探索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探索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张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由于受到人的主观判断以及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因素影响,电测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的状况。为有效做好误差控制,保证结果可靠性以及精准度,需要通过对仪表测量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对误差减小方式方法展开研究,以便通过有效手段剔除或减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质量。

关键词:输入信号;检测方法;测量误差;电测仪表;环境影响

电测仪表是重要的测量设备,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精准数据方面支持,是保证工作开展精准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辅助设备。但因为受到测量条件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干扰,在具体进行电测仪表应用时,会出现测量误差。虽然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对有效手段的运用,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需要做好内部误差源的分析,以便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误差修正方案。

1.电侧仪表测量误差产生原因

1.1输入信号

仪表输入级别和放大器有着密切关联,在数字电表输入端,需要接入被测对象。在进行测量时会通过一定量的零电流,影响测量结果。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流具有恒流源特性,不会因为被测对象内阻而发生相应改变,输入信号相对较小,各项数据也会变得更加突出,所以需要做好输入信号选择,以便有效降低电流所造成的干扰。

1.2人员操作

人员操作失误会受到主观原因的影响,个人操作能力不足以及操作过程不规范等方面的状况,均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如果人员操作经验丰富,操作过程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在检测时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便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但如果人员操作不当,测量经验有限,没有按照预先程序科学展开操作,便会出现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状况,需要做好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操作态度训练。

1.3接触不良

如果电测仪器存在按钮接触不良的状况,会直接造成回路接触不良问题,会随着热电势的增加而变得运行不稳,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脏污或银触点腐蚀所造成的。同时,转换开关的磨损程度与质量也会对测量精准度产生干扰,当开关出现性能变差的状况时,接触电阻等处便会出现误差问题。如果在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切换到某个档位时,出现不成规律或大幅度变化状况,一般会在反复旋动接电之后,使读数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此时需要做好仪表检修工作。因为按键开关或转向开关属于不可拆卸模式,如果存在触点电阻稳定性不足的状况,可通过在手柄位置滴加工业酒精的方式,利用不断转动手柄的办法保证功能恢复效果。要对转换开关绝缘电阻进行控制,确定触电位置是否有金属粉末,以便通过对粉末进行清理的方式,完成修复操作。

1.4检测误差

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需要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执行,要通过对检测方式的科学选择与应用,做好测量数值计算,以便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检测方式能够为仪表测量提供重要参考,如果检测方式选择不合理,或存在检测操作失误等方面的问题,会对结果可靠性产生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测量误差减小方式方法

2.1控制环境方面影响

环境影响是电测仪表不可忽视的重要干扰因素之一,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加大对设备安放位置、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温度等方面因素的管控,保证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可以被控制在最小。一方面在进行仪表测量前,需要对仪表安装环境展开分析与研究,做好常规温度以及湿度检测,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安装位置,通过安装除湿装置或恒温装置的方式保证仪表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做好技术防范工作,对电磁波干扰问题形成有效管控,通过对电磁波消除技术的合理运用,利用金属对电测仪表展开全面包裹处理,做好仪表和电磁波之间的隔离,有效降低电磁波对于仪表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在进行仪表安装之前,需要对安装环境振动强度以及光照等方面信息展开全面勘测与评估,确保仪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波动问题,保证仪表安装质量,提高其测量精准程度。

2.2做好人员方面误差管控

首先需要加大对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操作规范性的培训力度,通过高效宣传帮助人员明确测量操作规范性对于操作结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确保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意识,能够主动对规范操作以及各项内容进行学习,提高人员的严谨态度,从源头着手减小人员方面操作误差;其次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帮助人员掌握仪表误差控制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原理,要做好检测结果记录工作,对检测全过程操作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误差问题产生原因,并通过针对性手段对其展开处理,保证误差能够被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最后通过对监测设备的合理运用,对设备安装全过程以及使用全过程展开监控,及时对人员存在的不合理操作以及不规范操作展开纠正,且要对仪表存在的不稳定以及其他方面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因为受到人为因素干扰,电表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所以需要做好人员紧急问题处理培训,帮助他们在状况出现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能够按照综合情况对仪表展开检修,保证仪表使用质量以及安装质量。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应加大对智能化仪表设备的使用力度,以便通过对智能化手段的合理运用,保证测量准确性。

2.3做好检测方法选择

针对检测方法所存在的误差问题,需要做好检测方法分析以及研究工作,明确检测方法之间存在的不同点,并通过利弊分析的方式,筛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案,以便达到预期检测效果。在进行检测方法选择时,需要做好测量目标差异分析,并在测量方法确定之后,按照方法以及误差许可值等方面的情况,展开测量方法操作方案编制,以便有步骤的展开各项工作。

2.4粗大误差处理

粗大误差问题产生原因相对较为复杂,测量操作不合理、仪器缺陷以及测量方式错误等方面情况都可能会造成该项问题。在对可疑数据以及测量工作展开分析时,如果给定置信概率,明确置信区间,但数据却超过了置信区间误差允许范围,便可以确定误差为粗大误差类型。作为常见的检测方式,主要有格拉布斯检验法以及莱特检验法等。在对粗大误差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对异常值进行剔除,保留正常数值,从而获得最终结果。

2.5辅助设备问题处理

辅助设备也是造成误差的影响因素之一,电桥供电性能不足等均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干扰。为妥善解决各项问题,需要做好一系列应对举措。一方面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对电源展开选择,要按照标准电阻确定工作电流,保证电流不会超过电阻的50%;另一方面需要对新充蓄电池进行人工放电处理,要在其达到稳定值之后,才可对其展开应用。同时需要对导线展开科学选择,使用专用型导线,保证导线电阻值能够满足设备应用要求,以便为测量工作高质量开展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结束语

为保证测量结果精准度,技术人员在对电测仪表设备展开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自身对于测量原理以及测量仪器结构等基本内容的理解程度。应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提高自身的设备操作技能,减小人为方面误差。同时需要按照设备常见误差产生原因,通过有效降低环境影响等合理手段,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以便更好地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方面服务。

参考文献:

[1]曾全胜.电测仪表测量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方法[J].电子世界,2020,(07):67-68.

[2]刘文斌.电测仪表测量误差形成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0):127.

[3]杨杰.电测仪表测量不稳定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电子测试,2018,(19):96-97.

[4]聂仁杰.探究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J].电子测试,2018,(1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