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对防控院内感染执法监督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卫生监督对防控院内感染执法监督效果分析

韩梁生

平度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 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 探究卫生监督在防控院内感染执法监督带来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卫生监督机构2020年2月到4月的工作人员40名,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不采用卫生监督模式,观察组采用卫生监督模式,分别让两组分配给医疗机构进行院内防控感染监督工作,并且统计两组1个周期、5个周期、8个周期的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医院感染率,8周后的室内空气达标天数、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结果 根据数据得出,观察组的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和降低医院感染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8周内的室内空气达标天数、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的数据也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卫生监督在防控院内感染执法监督里有卫生质量提高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卫生监督 防控院内感染 执法监督 分析

卫生监督主要是以贯彻行政执法责任为核心,营造出合法公正规范的要求模式,卫生监督道德落实会根据地方差异防范安全意识不够和疫情报告执行延迟等情况无法贯彻[1]。相关防范知识不达标,医疗废品处理不完善,污水未进行达标无害化处理,院内诊室消毒不全面等现象都有流感爆发的隐患[2]。加强卫生监督效率和重要性,为了探讨卫生监督对防控院内感染起到的效果,意识到卫生监督在控制预防院内感染起到的重要作用,此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组对比,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卫生监督机构从事卫生监督执法的40名卫生监督员,年龄25~52岁,工龄2~5年,大专21名,本科19名。观察组:年龄26~51岁,平均38.1±2.3岁,对照组: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9.2±2.8岁,大专18名,本科22名,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不使用实地到场卫生监督模式,定期记录疫情防控报表,8个周期统计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相关数据。

1.22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卫生监督模式。① 监督人员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员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法律规章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普及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②开展讲座让医疗机构明确防疫的达标标准和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其实施落实,认真检查医院的卫生环境采样、重点科室的消毒环节、疫情防控的报表工作等,及时发现卫生漏洞,并进行现场及时切入指出纠正。③对医疗机构建立起严格完善的防控规章制度和赏罚体制,在监督环节中,通过医疗机构的消毒设备检测等医疗仪器的管理和控制上探查工作人员的防疫看重意识,建议其赏罚体制才能让工作人员有强制性的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对面防疫工作的严格态度。④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一次,监督人员无需陪同临床诊治,但必须做到各个防疫新问题的记录和解决,反复实践中提升卫生监督的水平质量,对空气质量、医疗人员使用的消毒液、医疗人员自身的卫生工作、诊室表面和消毒灯以及患者的分泌物处理都要进行严格的落实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1个周期、5个周期、8个周期的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医院感染率。8周后的室内空气达标天数、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共计224天。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统计使用SPSS23.0进行统计,(计量数据(61089bc98b931_html_b6c3012e55281064.gif ±s)用比较,计数用%记录),(P<0.05)为差异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两组数据统计,观察组在1个周期、5个周期、8个周期内的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医院感染率的防控上都优于对照组,(P<0.05)代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两组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医院感染率对比[n%]


周期

医疗废品处理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

X2

P


1周

33

18

5.9218

0.015

观察组

5周

67

14

58.2841

0.000


8周

96

2

176.7907

0.000


1周

31

19

3.8400

0.050

对照组

5周

29

22

1.2896

0.256


8周

27

26

0.0257

0.873

2.2 两组数据对比显示,观察组在8周后的室内空气达标天数、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 两组室内空气达标天数、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对比[n%]


天数

(d)

空气达标天数

(d)

疫情消毒登记报告合格天数(d)

观察组

224

201

211

对照组

224

167

156

X2

-

21.6880

45.5882

P

-

0.000

0.000


3讨论

随着社会的疾病感染率高升和新型病情的不断增加,大多数传染疾病都是通过呼吸道以及污水排泄造成的,根据这一情况,卫生监督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着很大一部分的作用[3]

医疗机构作为病情控制的重要场所,院内感染防控监督管理已经引起大范围的关注,卫生监督作为防控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4]。主要从各项卫生是否合格达标出发监督,定期抽查医院的防疫报表,使用的消毒液和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医疗的废品污物处理是否按照正确严格的标准来实施[5]。以及医疗人员自身的防疫意识和安全知识能力指定的及格线,本研究使用卫生监督后对比得出,医疗机构的卫生达标质量和感染防控,工作人员的储备知识能力都朝着提升的趋势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监督对防控院内感染实施后,为各项卫生指标和工作人员的防范质量都有明显的进步,卫生监督在院内防疫感染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程鲁云. 卫生监督对防控院内感染执法监督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02):50.

[2]谭隽.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结果调查及预防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024(002):277-278.

[3]姚丽霞, 李彤, 李英剑,等. 现场快速检测在不同等级医院传染病日常监督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9, 026(001):53-57.

[4]张雪云. 医院工作人员院感监督对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 2019, 000(019):51.

[5]吴谦. 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016(0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