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营养钵的扦插繁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红叶石楠营养钵的扦插繁殖

陈百根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浙江 绍兴 312000

【内容摘要】 红叶石楠的繁殖主要有组织培养和扦插两种方法。组织培养对设施和专业技术的要求和成本都较高,对大多数苗圃和种植户并不适合。根据本地情况,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的经验:用洁净的黄心土加细沙作扦插基质,直接将红叶石楠的半木质化的嫩枝经消毒、生根剂处理后插入营养钵中,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加强肥水和病虫害的管理。

【关键字】营养钵 扦插 养护 管理

红叶石楠:别名:火焰红,千年红。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性喜强光照,也有很强的耐荫能力,但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目前这一新兴色叶树种被广泛看好,园林工程中常常用于色块和绿篱,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利用营养钵扦插红叶石楠进行繁殖,是一种比较方便、简捷的繁殖形式,它可以省却扦插成活后,小苗的上盆或迁移种植的麻烦。下面介绍一下利用营养钵进行红叶石楠扦插的过程。

一、扦插设施和苗床准备
  采用单体大棚扦插,要盖上大棚薄膜,外加遮荫网。棚内地面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小棚。小棚宽度为120cm左右,用250 cm左右的竹片搭建成小拱棚,上盖200cm宽度。苗床底部铺一层细沙以利排水,扦插基质可用蛭石加泥炭,或用洁净的黄心土(底层黄土过筛)加细沙,一般采用7份的过筛黄心土加3份细沙混合作为扦插基质,基质要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消毒,以防病虫害。在介质消毒前,先介质拌两个来回,边拌边浇水,使介质比较湿润,再边拌边浇消毒药液拌匀。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入营养钵内,来回摇动,让营养钵内的基质充填得较为紧实,以七八分满为宜。将营养钵搬入准备好的小拱棚内备用。

二、插穗的准备

1、采穗:扦插时间可以在每年的3月上旬春插,6月上旬夏插,或在9月上旬秋插。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或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最好在植株向上生长停滞,处于枝条横向生长中,新芽开始生长之前是比较好的采穗条时机。较好的采穗时间为露水干了以后到气温大幅度上升之前采后将穗条喷水保湿,或用湿布、塑料薄膜包裹。

2、剪穗:穗条的加工最好在室内或室外阴凉处,穗条加工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注意环境和剪具的洁净(用酒精擦洗消毒或百菌清)。用准备好的插条剪成一叶一芽,插穗长度控制在4-6厘米,2~4个节,具体剪切时要依叶片的大小和节间的密度调整插穗的长度,枝条太长没有必要,但是过短也会影响抽芽。一般留1-2片健康的叶子,过长过大的叶片也剪截只留4cm左右,叶片留得太多会造成枝条失水,而且影响单位面积的扦插量。小而健康的叶片可以留两片,半木质化的顶芽一般留两片比较成熟的叶片。上切口在节的上方1~2cm处,下切口在节的下方1cm处较好,去除下部的叶子,保留上部的叶子,通常在保证插穗不失水的前提下,多留几片叶子。如果叶子的长度不超过10cm,通常不剪叶为好。剪切插穗最好选用锋利的剪刀,切口要平整,平切、斜切、双面斜切均可,具体根据枝条的特性。在剪穗的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喷水,保证剪好的和未剪好的插穗不失水。

三、扦插:

为保证插穗的湿润,尽量随剪随插。在扦插前对插穗进行杀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根时间长和难生根的品种更应该加以注意。杀菌处理可以用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处理可以采用插穗浸泡和基部浸泡。细菌感染以基部为主,避免叶片受药害,通常采用基部浸泡,一般用1000倍上述药剂浸泡15~30秒。也可以杀菌同生根剂处理同时进行,将适量的杀菌剂溶解在生根剂中,杀菌剂浓度要比较高,200倍液量左右。粉剂处理可以将杀菌药剂直接混入粉剂中。扦插前,切口用生根剂处理,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插穗的生根剂处理:红叶石楠的生根剂浓度一般是IBA5000-10000ppm,插穗下部1-1.5厘米部分在药液中蘸5秒即可。生根剂浓度越高,相对的枝条发根的数量越多。
  在每个营养钵内扦插3—4条,以提高营养钵的利用率。扦插深度以3厘米为宜,确定插穗深度的原则是只要能固定插穗,宜浅不宜深,插的太深,插穗基部会由于通气不良而造成腐烂, 1.5cm之间,这样的深度最易生根。扦插最好在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为尽量减少插穗在扦插过程中失水。扦插时最好使插穗在营养钵内分布均匀,这样扦插既方便、美观,又便于喷雾均匀和苗木生长比较一致。

插好后立即浇透水,叶面用多菌灵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喷洒。然后立即将小拱棚的尼龙薄膜用周围的泥土压实封闭,提高棚内的湿度,防止水分的散失。将遮阳网在小拱棚上遮盖严实,以避阳光的直射。

四、插后的养护管理:

1、湿度、温度和光照的管理。扦插后要经常检查拱棚内的营养钵,留意棚内的湿度、温度和营养钵内基质的含水量。一般棚内空气湿度保持95%以上为宜,基质的含水量保持60%左右,棚内气温控制在38度以下。如温度过高,则应在拱棚上的遮阳网喷雾降温,湿度和水分达不到要求时,及时揭开薄膜进行浇水。从扦插到发根发芽之前都要遮荫,保持遮荫率75%以上。15天后,部分穗条开始发根,应适当降低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40%左右。当50%以上的穗条开始发根后,可逐步开膜通风,遮荫可降到50%左右。 当穗条全部发根且50%以上发叶后,逐步除去大棚的遮荫网和薄膜,给以比较充足的光照,开始炼苗。

2、扦插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红叶石楠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未发现有毁灭性病虫害。但如果管理不当或苗圃环境不良,可能发生灰霉病、叶斑病或受介壳虫危害。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可用5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300~400液或50%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介壳虫可用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洒或800~1000倍液喷雾。红叶石楠在扦插期主要容易发生炭疽病,需进行周期性的防治,防治药剂主要有炭疽福美、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蛾类幼虫的危害,防治药剂主要有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等。

3、肥料的使用。红叶石楠扦插后要经常进行叶面追肥,可以结合喷药防病同时进行。在愈伤组织形成到幼根长出,可使用水溶性肥喷施,其氮的浓度为50ppm即可。在根系大量形成后到移栽前,氮的浓度可增加到100-150ppm,可以采用浇肥的形式,使上下同时吸收。 因为小苗在生根以后可以在营养钵内培养很长的时间,为了方便管理和持续不断地供应植物所需的营养,使用缓释肥是最方便的,缓释肥应施在介质表面。一般每平方米用量为90-120克。

4、小苗期的管理。红叶石楠的管理同平常的苗木栽培管理一样,但要特别注意小苗的管理。红叶石楠是抗性比较强的品种,但在小苗阶段也容易出现问题,小苗抗性比较弱,容易感染病害。引起病害发生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方面:冻害、高温、栽培介质长期过湿。在冬季和初春都容易发生冻害,红叶石楠在冬季只要温度适合,仍会不停地生长,所以冬季小苗最好在大棚里过冬,或者冬季减少水分的供应,不施肥。夏季高温时最好在荫棚过夏。水分管理要注意,见干见湿。但不能让介质过干,过干后就很难再浇透。




 参考文献:

  1. 毛龙生主编.观赏树木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② 李光晨,范双喜.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③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