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

宁琼玉

吴川市樟铺镇西坡小学 广东湛江 524575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教学重点,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小学生未来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可以促进小学教学改革,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核心素养包含道德、能力、情感素养等等,其中能力素养方面包含学习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等等,这些素养是每一个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接受良知、学会辨别是非、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启蒙时期和关键时期,所以这一时期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有些教师还是只重知识传授,不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和道德情感熏陶,导致教学效率偏低,教育教学效果不好的局面。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够重视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依然还有一些教师采用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目的的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灌输式教育,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所学的知识,而这种方式只能在脑海中留下短暂的记忆,并不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教师的举动和教育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影响很大,而灌输式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甚至还会导致学生感受到学习非常的无趣,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跟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背道而驰的。

(二)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很多小学教师理解不够全面深入,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出现了观念上的偏差,而教学观念的偏差就会导致教育教学方式不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最终达不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比如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或者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已,而这些仅仅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核心素养的所有内容。但是这种教育教学观念会导致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发生偏差,既达不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又影响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转化思想的方式和理念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自然地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转化思想首先要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转化思想,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进行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转化思想,教师不再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教学重点,而是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作为教学重点,这就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转化思想以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教学重点,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随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高,同时,这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化,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的基础教育必将得到有效加强。

三、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传统会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而没有结合学生主体地位的小学教学并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无法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无法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而转化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就可以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利条件。我有如下经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开展教学,其结果是学生依赖性很强,缺乏独立性,灵活性不好,但是经过转化教育教学思想之后我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给学生充足时间和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自主寻求问题答案,最后由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最终结果。这样,学生变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好转。因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小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生未来成长中需要具备的技能,所以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指导,这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 以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开展探究和实践,从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这也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体现。比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开展探究和学习,在探究学习的方式方面,指导他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查阅资料等等,这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遇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时候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这些都是小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述为主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转化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现在的小学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并且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为了转化思想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在教学中就引入了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我引入了生活中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学生们知道“拾金不昧是美德”,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路上拾到100元,你们怎么处理?”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是上交失主还是占为己有由学生讨论并发表看法和做法,全部学生最后都提出要上交失主或学校,就这样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感素养得到一次很好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我就是不断提出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问题,使小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进行关联,从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生活技能,而我作为教师也转化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目的。

结束语:转化思想,培养小学核心素养可以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也可以促进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思想的转化,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颖.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求知导刊.2019,(38).41-42.

[2]韦小茹.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新智慧.2017,(23).28-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