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

庄凯 1 胡晓滨 2

1 身份证号 35020519861009****

2身份证号 35020519870112****

摘要:在建筑的施工环节,建筑材料的试验与检测十分关键,他们直接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对此,在现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开展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亟待改善。基于此,针对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及管理策略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材料;管理策略

1引言

1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检测重要性认知不足

在部分施工团队中,工程管理者并未在施工伊始就针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建筑材料从来源处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2]。另一方面,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加班加点完成施工任务,忽略了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导致残次材料混入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构成威胁。

1.2检测员较低的技术水平

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因素也包括检测人员自身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它的水平的高低对检测结果和建筑质量的优劣都有着直接影响。倘若参与材料检测的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不够精湛,则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与实际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从而使工程质量的检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总结以往建筑行业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检测人员出现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所以,企业定期进行检测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十分必要,通过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从而使施工的效率能够不断提高,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检测人员来说,只有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对材料质量检测和材料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材料质量达标,因为材料的质量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3对建筑材料的监管不严

无论是施工监测还是材料检测环节,监管不严的现象全都普遍存在。在检测材料的环节中,很多原因会造成施工单位无法及时获取建筑材料的相关信息,如获取产品的途径复杂、运输过程中导致出现杂乱、耗损等。大部分供应商为了确保供应量,会从不同的厂家进行建筑材料的进货,由于生厂商不同,产品的品种、质量以及强度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样材料的品种存在杂乱化问题,为此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员无法获取具体的材料样本,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检测的时间成本大幅度增加。在国内相关建筑标准已有明确的规定,应严格根据标准的检测流程进行实验,从而完成对建筑材料的监管。认真严谨的完成检测材料的抽样,实施严格的监管。只有这样材料所检测结果才更加可靠、更加真实,而对于检测来说才真正具有实际性的意义。

2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2.1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与否,对其承载能力与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符合质量标准的钢材与水泥等在竣工后可达到设计图纸所要求的使用能力,为内部居住以及使用的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相反,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其强度达不到要求,将这种材料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将有可能会出现坍塌事故,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即使是顺利完成施工阶段,也会为后期使用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如遇上轻微的地震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能有效保障施工及使用安全。

2.2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的过程,可对所选建筑材料做优化,通过对比建筑材料的性能以及价格,可以在众多产品中选出具有优越性能且费用成本较低的材料,这对于科学合理地应用建筑材料以及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方面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如通过对施工地点的砂石以及填料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从而决策是否就地取材,从而大大降低成本造价。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将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从长远来看,将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长,也有着一定的经济意义。

3关于建筑材料管理的相关措施

3.1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前进行检测

在建筑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材料流经的相关部门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合格检测证明文件,要求文中必须注明建筑施工材料的真实数量、尺寸、形态、结构以及出厂日期等。进行该部分信息的核对时,必须逐一进行比对,杜绝“浑水摸鱼”的现象存在,一旦出现报告指标与材料实际参数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将该部分材料单独隔离出来进行复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再次检验,确保其与工程施工标准及要求相吻合。

3.2注重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检测系统

在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检测系统是重点工作内容。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报告等数据均能很好地实现施工团队内部共享。

3.3加大对建筑材料检测误差的控制力度

进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时,为了高度避免检测误差问题的出现,选择材料检测方法时,要精确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工作。例如,检测建筑水泥凝结时间时,必须严格等待水泥混凝土全部凝结后,记录水泥的实际稳定性参数及强度参数等。另一方面,在检测过程中,要做好检测误差管控工作,要求参与工作的检测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避免人为失误造成检验误差问题。

3.4配置合理的检测仪器

建筑材料的种类已经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与发展而逐渐趋于多样化。此时身为检测机构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跟紧市场的发展脚步,及时对用于检测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拥有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在检测中不出现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如此,检测环节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科学合理,对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还要提升管控、维护力度,确保检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3.5控制检测样本的质量

第一,关于检测样本的存放。严格根据具体的需求与标准将需进行检测的材料样本放入专用器具中,防止因材料的放置不符合标准而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受影响;第二,确保样本的体表质量。进行检测材料样本的选择时,需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所需使用材料的类型与数量,从而保证选取的材料具备代表性,使检测质量的准确性有所保障;第三,高度重视质量检测。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材料按照严格的取样标准存在于规定位置,防止检测结果因检测材料的肆意存放而受到不良影响。

3.6开展专业人员培训

作为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人员,要确保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必须不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自身的实验室检验能力。此时,作为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针对材料检测人员的检验水平进行考核,考核过关者还要定期结合检验工作开展内容及时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在进行材料质量检验室骨干人才的评定时,需要综合其从业经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激发员工个人对在检验事业中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

4结语

国家应将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应认真落实。为促进国内建材检测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应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石岚.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门窗,2014(03):424-425.

[2]孙秀梅,孙桂民.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22):228-229.

[3]梁海燕.房屋工程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2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