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分析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王英霞

身份证号: 13042819840905****(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的工程,环节多,工期长,专业性强。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使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这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结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改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为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控制、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性功能和建成效果,是保证住户居住环境舒适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外在和内在影响因素,导致电气系统往往存在较多质量隐患。因此,对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着现实性效用。
  1、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特点
  1.1 控制标准难度大
  建筑电气系统的施工中,需要设计多个环节的管线安装和铺设,需要大量安全接线盒与线缆等保护性装置,此类装置多安装于建筑墙体内层,因此电气系统的施工有着极强的隐蔽性特征,且施工的专业性水平较高,及涉及到电气相关知识又与土建工程有着密切联系,其施工的线路、管道和孔洞等预埋施工都是较复杂性的工作。电气系统施的标准较严格,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发现错误,且返工的难度极大。
  1.2 质量控制范围广
  建筑电气系统的施工包含多个环节和方面,各个环节之前组成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又可进行独立性运行。电气系统的施工通常包括配电系统、照明、安全监控、动力、消防以及 CATV 等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涵盖面十分广泛,往往需要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密切交流与统筹监督,需从多个环节进行控制。另外,因为建筑电气系统的施工其工序较为繁杂、施工周期较长,甚至会比主体施工的时间更长。在一般情况下,电气系统施工的具体工序有线管预埋、地穿线、通电实验、配电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范围十分的广泛。
  2、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 相关的技术问题
  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观念,错误地把电气线路做暴露在外的处理,这样很容易在后面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对其进行不必要的破坏,继而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有些施工人员还会在施工时对电气线路接地进行忽视,这样天气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防雷接地操作是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在电气工程施工当中,这项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中,常常会由于对引下线不规范的处理,不依据实际的要求进行操作,使得实际的施工比避雷带的截面要小。
  2.2 施工技术水平低
  要想更好地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其重要的一点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水平与质量控制观念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可能会怕增加施工的成本,而忽视对人员进行专业的考核,这样就会使一些没有资格或者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中来,他们常常会不依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操作,对要求高水平操作的施工也会采取忽视的态度,使得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无法达到标准的施工要求,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电气施工的管理不够完善
  良好的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电气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对施工管理进行忽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施工人员会出现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人为了使施工的进度快,而把某些重要的环节忽略掉。同时,因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不具备相应较完善的管理规范与制度,使得一些施工人员对管理者的话不当回事,管理人员也不重视工作的实行。导致由于电气施工的管理不当而出现抢工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一系列现象,使得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人员管理。在电气系统的施工中,对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保障进场的施工人员素质合格,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施工方进场,并结合本建筑施工具体特征和设计思想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同时对施工队伍进行教育与培训,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交底工作,通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的良好控制;(2)严格控制进场施工设备与材料。在电气工程的施工中,需预先性的做好材料控制工作,严密审查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并要求其出示设备生产资格证件与合格证件,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针对进场的施工设备与建材进行试验与调试,通过严格审查保障施工质量。由于电气系统的返工难度极大,需对所选用的建材型号、规格与质量等进行再次确认,保证材料的高度质量水平。


  3.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规范的编制。施工制度是保证质量控制标准的关键性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实际操作有着规范性作用,因此,在进行施工工艺的制度编制过程中,需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为电气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提供良好制度保障;(2)做好施工各环节的协调。在电气系统的施工中,主要包括强电与弱电系统的施工部分,因此,在对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将这两部分做好界限划分,对电源管线、自动化控制系统、暖通系统等强电施工内容在施工图纸中做好明确标准;(3)施工技术的控制。建筑施工的具体技术应用将直接决定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需要做好各类型管材以及保护性装置的质量把关,采用阻燃性的重型管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不受影响,应当在管线预埋施工之前,首先确定保护层的实际厚度,不可在建筑钢筋外侧敷设电线管,如果设备连接不牢固,则会在建筑后期振捣施工中出现脱落情况,因此,需重视粘结剂的选择和使用。在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中,需对电气管线与保护装置做好处理工作,避免浇筑中对管线造成破坏。在防雷接地的施工中,均压环、引下线以及避雷链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因此,需要严格把控施工工序,避免出现漏焊等情况,若出现焊缝等质量问题,需第一时间进行补救,把渣滓清理好,并均匀性刷涂防锈漆。电力设备的接地应当结合其符合以及建筑用电的特点来选择具体施工形式,通过重复性接地、防雷和屏蔽接地的形式保证电气系统及其设备的稳定性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中强弱电智能化系统,与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安全的关系,一直处于十分紧密的状态,而且其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其不仅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还对建筑的便捷性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现阶段强弱电智能化系统逐渐应用与建筑之中,建筑强弱电系统中的功能也因此变得多样化,因此要根据当前人们对系统的需求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让其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进而满足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丽清.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J].科学之友.2011(12)
        [2]武美英.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30)
        [3]刘凤莲.关10kV及以下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