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肝纤五项检测临床诊断的研究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肝纤五 项检测临床诊断的研究价值

吴松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心医院 434020


【摘要】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肝纤五项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20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与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来检测血清肝纤五项标志物,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晚血组、慢血组与健康体检者的肝纤五项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检测血清肝纤五项诊断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检出率,给临床治疗提供患者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血清肝纤项检测诊断结果;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血防专项(WJ2017X024)。

血吸虫病属于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属于肉芽肿的间接延伸,也是导致疾病发生严重并发症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肝纤维化四项在临床上称之为肝纤四项检查,主要是用来诊断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与治疗效果,是判断纤维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的重要指标[2]。本文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患者进行肝纤四项检验,其中包括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单胺氧化酶(MPO)分析此种检验方式对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肝实质性损害的价值,现将研究内容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20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与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慢血患者符合《血吸虫防治手册》诊断标准,晚血患者为医疗救治系统中已经确诊的患者,本次研究中所有调查对象均无心、肺、肾等器官性病变,并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方法

所有需要检查患者应该在空腹状态下到院进行抽血,采取静脉血液3ml,分离血清之后在-40℃的冰箱中保存。

1.2.2血清肝纤四项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来检测患者的血清HA、PCⅢ、Ⅳ-C、LN和MPO,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对三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血清肝纤四项的检测结果,标志物检测指标的阳性或域值为:HA ≥110ng/ml、PCⅢ≥120ng/ml、Ⅳ-C≥ 84.7ng/ml、 LN≥133ng/ml、 MPO≥12ng/ml。

1.4数据分析

文章中进行的统计学分析的软件为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计数型指标则采取例数(n/%)来进行表示、而再通过X2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验,如果P<0.05,则两组结果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所有受试者血清肝纤四项的检测结果,表1中显示,晚血组与满血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6862、30.5165、17.8778、32.2203、25.2215,P均<0.05)。晚血组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7563、39.4355、17.8193、54.6092、17.2614,P均<0.05),慢血组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5518、7.8801、2.0454、20.8591、3.2151,P均<0.05)。

1 所有受试者血清肝纤五项的检测结果(x±sngml

组别

HA

PCⅢ

Ⅳ-C

LN

MPO

晚血(n=20)

235.04±2.31

87.95±1.55

49.47±1.62

129.81±1.43

12.81±0.52

慢血(n=20)

162.04±1.92

73.42±1.46

43.61±1.86

115.74±1.33

11.74±0.43

健康体检者(n=20)

96.41±1.53

69.94±1.33

40.70±1.49

107.63±1.12

10.63±0.47

  1. 讨论

血吸虫病史肝纤维化的慢性病变过程,如果不能及时诊断与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就会转化为肝硬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肝纤四项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与动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3]

肝纤五项中HA属于一种基质成分,可以完整的反映患者病肝的全貌,也是判断肝病变与纤维化的敏感指标;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反映的是肝纤维合成的状况与炎症的活动程度,在肝纤维化早期的时候,此项指标会明显升高,而陈旧性的肝硬化患者或者肝萎缩患者,其血清中PCⅢ不一定会升高;Ⅳ-C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其含量增高可以反映出肝纤维化的过程,也是诊断肝纤维化早期的重要标志;LN是基底膜中特有的一项非胶原性结构蛋白,LN异常升高的时候,就提示患者的肝组织内可能已经次形成了纤维化[4];MAO能促进结缔组织的成熟,在胶原形成过程中,参与胶原成熟的最后阶段架桥形成,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合。本次研究中显示,晚血组、慢血组与健康体检者的肝纤四项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检测血清肝纤五项诊断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检出率,给临床治疗提供患者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娟. 胱抑素C及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血吸虫病[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2):66-68.

[2]张新卫. 血吸虫病患者检测胱抑素C及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17,36(3):67-68,71.

[3]王娴默. 血吸虫病导致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362-365.

[4]徐红.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血清学检查结果及检测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2021,42(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