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2
/ 2

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观招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吉隆供电所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对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加,对低压配电系统加强管理,保证配电网运行通畅,已经成为电力工作人员需要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传统主要由人工进行运维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却在系统运行不畅、运维抢修效率低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着正常的电力供应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则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低压配电系统;应用

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1)工控机是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它能够自动处理与电力相关的信息,实时保存电力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所产生的数据,应对其进行控制,同时,系统能够起到一定的测量作用,从而起到一定的综合管理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将相关信息进行打印和记录,利用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合理管理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随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电力系统顺利运行。(2)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是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构成之一,实时测量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等,实时监测各个开关量,发现其中隐藏的电力故障并发出报警通知。同时,这一装置还能在此基础上控制继电器出口和应答式的通信功能,从而提高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使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得到坚实保障。

2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供电方式正逐步由低压侧两路电源备自投的应用方案替换原来的单电源供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电源供电连续性低、出现故障时所有负载都将停电的问题。但由于实际使用中每路电源都有各自的负载,因此,也在联络开关合上时单一线路运行加大额外负载、平常或用电高峰期变压器过载等情况,仍旧需要进行一定的高效人工干预,由工作人员手动切除部分负载,以维持电力稳定。

前提是,工作人员需要清楚变压器及所有负荷运行情况,因此,就不得不利用智能开关的相关参数。然而,由于智能开关的参数并不能直接在开关柜上显示,与之配套的后台软件也被电力局内部禁止安装,用户基本不会安装后台,因此,就难以从有效途径获得足够详细、准确的参数。这也就导致了工作人员真正进行手动操作时,只能够根据大部分经验来切除负载。而由此产生的隐患不仅仅在于无法合理分配电能,更在于极有可能为民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由于数据采集不足,相应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工作人员要对设备故障进行抢修时,无法从运维系统中获取必要的关于设备状态信息、电参量信息、出线的报警以及故障详细信息——即使用户装了后台软件,停电时也无法使用后台软件,将直接导致抢修过程冗长。在使用电力自动化之前的低压配电系统,整体的运转效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等都是相对低效的。

3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通信网络的框架监管

电力工程中的低压配电系统在日常运行时有着操作简易、安全性高的基本属性,这些运行优势能够将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全面完善通信功能,从而完成信息存储工作,实现数据实时储存,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监督电网。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在应用配置阶段中需要掌握通信网络框架结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分层从而达到建立网络构架的目的。在框架建立阶段中,工作人员可以将该框架运用于通信监管和总线集成器中,从而保障网络框架同通信信息实现实时对接,进一步拓宽网络管理层,促使网络系统在实际实时环节能够应用双绞线的方式,双绞线的方法能够高效完成对整体系统的检查和深入维修。在进行设置时,工作人员需要建立起与出口高度匹配的自检继电器装置,这一操作能够完成与中央网络的对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3.2自动化报警与控制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

电力自动化控制通过系统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比如,在监测到变压器负载率超过设定值或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将及时进行自动干预与控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优先级,选择性的切除部分负荷,确保重要负荷不断电,从而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供电中断、供电设备损坏、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此外,其能够通过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包括能够根据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即时监控分析,对于不合理供电因素即时发出警报,在出现有关问题时,通过发布指令进行自动化控制与调节,避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对线路中存在的过热、负载、设备老化等问题及时反馈、优化与控制,提醒工作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提前的维护。

3.3自动控制系统的保障措施

在运行体系结构和运行效果的过程中,一些研究者需要明确具体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处理机制,以确保控制措施能够符合实际标准,从而提高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管理者应从物质系统本身出发,综合考虑物质和实际的物质要素。只有保证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保证顺利应用的基础上,才能防止设备本身的损失价值过大。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从系统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保持原有运行效率的基础上,将能耗降到最低,减少经济投资。

3.4储存并提供有效的设备运行参数,为抢修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通过数据的存储,为系统的后期运行维护提供了设备负荷曲线、过载等情况的有效详细数据参考。另一方面,通过上传数据,运维人员可以从海量丰富的信息中总结出低压配电的常见问题。这样,工作人员就不再需要完全依靠后台软件和实践经验,主要通过分析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电力自动化控制,快速捕捉设备隐患和设备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准确地对其进行控制和维护,提高基层电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此外,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平台都与大数据相连接。因此,在数据采集、计算和输出过程中,可以避免电能计量过程中的较大误差,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抄表、自动支付和实时监控的自动化管理。这也能有效防止部分用户偷电。同时,电力自动化的分布式管理和控制可以自动检测不同电路中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通过预警,将数据传输到运维系统,工作人员可根据信息提前更换和维护设备,避免火灾发生,触电等事故造成的设备老化、终端设备损坏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低压配电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

电力控制系统在低压配电项目中的应用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能够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意味着要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低压配电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完整的操作控制框架,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最高效能的基础上升级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以及智能化发展目标的基本趋势,在保障网络协议项目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减少线路损耗和敷设损耗,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明丽.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0):117-119.

[2]刘杰,刘奎.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4):162.

[3]王守江.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2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