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前臂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改良前臂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彭明霞,戴巧艳,何翠环,李春艳,魏转乐,林小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的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的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的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内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的效果。

【关键词】前臂固定带;改良;前臂损伤;

临床上前臂损伤、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后常使用前臂固定带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减轻患肢肿胀的目的1】。目前国内外悬吊带种类繁多,临床传统常使用三角巾、颈腕吊带或用绷带来抬高或悬

吊患肢,大多通过颈部悬吊患肢于胸前,悬吊着力点集中在颈部,对颈椎压力大,可使颈部血液循环受阻2,出现颈部酸痛等不适症状6,常导致患者中途想放弃悬吊。传统前臂固定带也存在此问题,而且前臂固定带直接接触颈部皮肤可能引起皮肤的破损。此外,传统前臂固定带还存在稳定性差的现象,患者步行时,前臂会随着摆动,使患肢低于心脏水平,前臂的摆动更增加患肢骨折处的疼痛。在护理实践中针对传统前臂固定带进行改良,经临床使用,具有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稳妥,并且不会使患者颈部皮肤出现破损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1.1 设计 (1)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2)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方便患者调节,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3)在前臂托内增加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

1.2 制作 基于传统前臂固定带之上,在前臂托近肘部外侧缝制一条可插式调节扣,可插式调节扣内扣上一条3cm*60cm另一侧附有魔术贴的尼龙带,前臂托近手指侧外缘缝制两个铝扣环。前臂托内侧近大拇指处缝制一条3cm*12cm的尼龙带扣。肩颈悬吊带上增加一块可调节无纺布棉衬垫(厚0.5cm)。

60f7d756cfadf_html_688167e0784b3e14.png

图1:改良版前臂固定带正面图

60f7d756cfadf_html_d032f3e9ec68589.jpg

图2:大拇指固定带

2 使用方法

使用时先将患肢放置前臂托内,再将肩颈悬吊带悬挂于颈部,调节肩颈衬垫的位置,放置颈部受力点,使前臂悬吊于心脏水平。大拇指扣在前臂兜内侧的大拇指固定带内。调节腰部固定带的长度,将腰部固定带穿过前臂托近手指外缘的两个铝环扣,用魔术贴贴住固定,使悬吊上肢呈贴胸固定位。

3 讨论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每次护士协助患者佩戴后,患者常因活动容易使患肢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的肿胀,不利于患肢的恢复,反复的调整增加了护士的临床工作量。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不仅缓解了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并且使用方便,佩戴舒适,且具有以下优点:

  1. 减轻疼痛,使患肢处于功能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因患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患肢佩戴前臂固定带时,前臂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位置,增加患肢肿胀。改良后能增加前臂的稳定性,使前臂悬吊于心脏水平,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减轻患肢的肿胀,更能减轻患者因前臂的摆动带来的疼痛。

  2. 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局部压力:颈部的衬垫以及大拇指固定带能够减轻颈部的局部压力,衬垫位置可调节,材料柔软,方便患者使用,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而且颈部衬垫能保护患者颈部皮肤,减少颈部皮肤的压红或破损,能有效避免颈部出现压疮问题,特别适合上肢需要长期悬吊固定的患者。

  3. 减轻护士工作量:腰部固定带拆卸方便,既增加了前臂固定带的稳定性又增加了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者佩戴舒适的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国家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821436213.9)


参考文献

[1] 高小雁,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陈伟惠,全常群,黄扬云. 上肢悬吊型活动托板套的制作与应用[J]. 护理研究,2011,25(3A): 632.

[3] 丁元霞,杨 静,苏秀娜,单玉云,张华,尹严.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8):94.

[4] 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37.

[6] 介玉姣.前臂悬吊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4):73.

[7] 刘云,杨菊萍,杨文珑. 背带式前臂悬吊带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6):94-95.

[8] 荀兰英,韩树华,马丽华.肩锁关节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6):408-409.

[9]权晓敏,韩红菊,赵梅.自制和改良系列护理用具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15.

[10] 贺爱兰.可调式前臂吊带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0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