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183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探究

王福超 庞玉军 邓珊珊 程睿 沙磊 孙嘉阳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对183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3例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结果 贫血的发病诱因以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为主,分别为69例(占比37.91%)和32例(占比17.49%),溶血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也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9例(占比10.38%)和18例(占比9.84%)。同时存在一些病因不明的发病原因,显微镜观察未发现明显改变,共32例(占比17.49%)。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作为检测贫血的方式,在当前临床层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早期贫血,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贫血;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贫血原因


贫血是临床上血液性疾病的一种,发病原因是因为相较于正常水平,患者血红细胞容量较低,红细胞容积同样出现变化。贫血会令患者头晕目眩,精神萎靡,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若人们饮食结构存在问题,或免疫系统存在失调现象,都可能成为贫血发病诱因。当前临床往往无法仅凭专业检验确定贫血发病原因,主要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诊断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将以本院183例贫血患者为研究样本,对183例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3例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其中包含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102例,年龄在16-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2±3.5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验,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并做骨髓穿刺,制作骨髓涂片和瑞氏染色外周血涂片,通过显微镜细致观察,观察并记录有核细胞形态,并以有核细胞数量和成熟红细胞数量的比例为基准,以活跃程度对巨核细胞进行区分。一些病理需要进行铁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糖原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作为诊断分型的参考依据。

1.3 观察指标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制定)》,做本次研究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

2 结果

2.1 不同疾病的对应例数、骨髓象和病种表现

结果显示,贫血的发病诱因以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为主,分别为69例(占比37.91%)和32例(占比17.49%),溶血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也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9例(占比10.38%)和18例(占比9.84%)。同时存在一些病因不明的发病原因,显微镜观察未发现明显改变,共32例(占比17.49%)。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疾病的对应例数、骨髓象和病种表现

例数

骨髓象

病种表现

32

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在30%以上

急性白血病

69

铁粒幼红细胞比例降低,细胞不存在外铁

缺铁性贫血

19

幼红细胞比例增加

溶血性贫血

18

粒红比增加,有明显空泡现象

感染性贫血

4

成熟红细胞体积增大

巨幼细胞性贫血

6

骨髓增生低下

再生障碍性

3

骨髓中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2

显微镜下未发现明显改变

病因不明

2.2 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

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如表2所示。

表2 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60f0deff05035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分组

例数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体积(f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缺铁性贫血

69

76±15

0.320±0.058

65.31±12.75

14.03±3.57

急性白血病

32

65±19

0.223±0.057

105.34±20.59

15.38±4.26

3 讨论

贫血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无论是炎症或是免疫功能紊乱,或是恶性肿瘤,都会引发贫血症状,因此欲提高贫血治疗的针对性,需要先确认贫血类型。骨髓细胞形态学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检测方式,不仅准确度较高,而且操作相对简单,联合基因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检测准确率,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感染性贫血的诊断效果更佳。但是基因检测往往会对技术要求较高,广泛推广难度较大,而且贫血症状较多,会增加确诊难度,这同样会为后续治疗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可以了解到原始细胞数量状态,进而诊断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就是贫血,会抑制红系增生,减少患者体内红细胞数量,引发淋巴结肿大,因此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会显著增加。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也是一样,该症状患者的铁元素摄入平衡会被打破,或难以达到正常吸收水平。铁染色检查可以方面医生掌握患者体内铁储存状况,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观察骨髓细胞外铁和内铁存在消失情况。而感染性贫血是因为患者生成红细胞生成素的过程受到了抑制,或红细胞受到了病原体的感染,引发红细胞各类功能性障碍,影响铁元素的新陈代谢,成为贫血症状的诱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贫血的发病诱因以缺铁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为主,溶血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也有一定比例,同时存在一些病因不明的发病原因。总体来说,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作为检测贫血的方式,在当前临床层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发现早期贫血,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王超,刘跃平,徐静,肖胜,周恩武.某医院近10年贫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A01):121-123.

[2]孙涛,崔娟红,王玉飞,张丹丹,赵怡雯,宋丽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肝移植后贫血的诊断价值[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0(6):442-446.

[3]王文天,王凌,郭静,王盛兰,曾德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41-142.

[4]黄钜略,梁林慧,姚敦卫,黄训俊.标本采集制备质量对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