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估算与智慧握手——浅谈小学中低年级数学估算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让估算与智慧握手——浅谈小学中低年级数学估算教学

唐立

陕西省城固县朝阳小学 陕西 汉中 7232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到了估算教学,估算教学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需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估算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如何开展估算教学进行有力探究,以逐步的提升估算教学适配性,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估算教学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深入探究寻找有效教学方法,以使得估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该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教学 策略探究

估算教学是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内容,估算是指在不要求计算精准性的前提条件之下,对算式进行模糊计算,求出一个近似值的过程。估算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的得数与精准计算所得的得数相近。在实际生活当中,估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借助有效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逐步的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更好的提高估算教学质量。

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中低年级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对于估算认识不清,因此在估算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低年级生对于估算的理解并不是根据估算的定义,而是根据在题目当中他们看到了“大约、约算”等字眼。例如一个筐子中有31个苹果,而另一个筐子中有51个苹果,两筐苹果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呢?当学生看到大约之后,便开始进行估算。若对题目进行转变,两筐中的苹果超过150个了吗?学生们在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就会将其转移为精准计算,但是这道题目依然是估算,学生对于估算的定义理解不清楚。其次,大多数的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通常会选择先精准计算,再估算,在精准计算结束之后,再进行四舍五入的估算,这种方法严重降低了计算效率,同时也浪费了较多的时间。而有的同学在进行估算学习的过程当中将凑整与估算混淆,凑整的方法较多,但凑着与估算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凑整,这种问题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了估算教学的开展,对此我们就需要加强估算教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估算的基本定义以及在做题时如何更好的运用估算。

二、小学中低年级数学估算教学策略优化

(一)消除估算学习误区

在整个估算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并不能够理解题意以及凑整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估算的定义理解不清。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带领学生明确估算的定义以及适用范围,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估算的实际定义包括计算方法。估算为大致推算,估算有三种情况,推算最大值,推算最小值,推算大约多少?怎么估算呢?估算要先对参加计算的数值取其近似值,把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变成一个简单的计算,通过口算的方式得出一个近似的结果。例如我们在计算57+32时,我们首先需要对57和32取一个近似值,57≈60 、32≈30进行四舍五入60+30等于90那么57+32≈90。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估算教学

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事物认知能力较弱,在进行估算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将估算教学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估算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小学生对于估算的理解能力较弱,我们可以将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估算计算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以此逐步的提高估算教学质量。

学习时我们需要购买学习用品一本本子1.2元,一支铅笔0.3元,一块橡皮1元,如果买一本本子,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学生们就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如果妈妈给学生三元钱,是否可以购买一本本子,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呢?在估算过程当中,我们通常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计算,1.2元≈1元、0.3元≈0元、1+1=2<3。在本次物品购买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花费大约两元钱,因此妈妈给的三元钱是可以购买这些物品的。其次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去超市购物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估算问题,因为超市购物当中的物品并不会是准确到具体的某个数字,大多都带有一定的小数点,但我们在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物品的总体价格。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将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事例引入到整个教学当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好的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探索估算方法提高学生估算水平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普遍缺乏估算能力,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传授一定的估算方法逐步的提升学生的估算水平。在教学之前,我们就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进行估算学习,在进行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之上再引入新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估算学习的认知。老师也需要逐步的鼓励学生探索估算的相关方法,以逐步的提高自身的估算能力。在上课时,老师就需要向学生投放更多的估算机会,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在一个班级当中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差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估算计算的学习,优等生计算的数值存在一定的难度,学差生进行简单计算。

优等生练习题:一年级捐献图书398本,二年级捐献505本,两个年级一共捐献了多少图书呢?学们生们就会思考398+505=?我们需要学生自己说一说如何进行计算,首先我们需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分别为3和5,我们就可以将3和5进行相加,但是一年级当中的图书为398与400本距离两本而398四舍五入为400 4+5=9,400+500=900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捐赠了大约900本图书,通过这种方法进行估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差生习题:20+25 33+24 96+11 58+62

学差生进行简单估算学习,而在估算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更加细心才能够逐步的提高自身的估算能力。中等生则需要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之后再进行优等生习题练习,以此逐步的训练自己的估算能力。

结语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估算的基本定义并不理解,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估算的基本定义,同时需要通过借助生活事例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估算学习,同时也需要逐步的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计算能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优化策略[J]. 张敏.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05)

  2. 微视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刘树香.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