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治疗进展

包蕾 张琳娜 王建疆 孙馨妍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 神经内二科 155100


摘要: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在发病后6个月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在实际临床中脑卒中患者有20%-50%会发生认知障碍,若患者未进行相应的治疗与干预,随着病症的发展最终患者可能会发展为痴呆[1]。现阶段临床中没有有效的根治措施,现阶段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传统康复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现代新型康复技术、运动疗法、其它疗法,本文中就相关状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脑卒中在实际临床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征,是现阶段临床中对中老年生命健康威胁较大的一种病症,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执行力和感觉,对患者的预后状况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中可采用的康复治疗手段较多,但具体康复治疗效果不同。

一、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近些年在北美、加拿大等国家中,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进行评估,发现在脑卒中治疗后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20%,5年内发生率会增加至29%左右,且仍有明显的增高趋势。近些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在实际临床中这一病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因具体病症部位不同,患者出现的认知障碍具体状况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临床中需要运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

  1. 传统康复治疗

传统康复治疗在实际临床中以中医治疗为主,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医功法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能够有效进行益气化瘀、活血通络,对患者脑内血液循环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能够进行穴位刺激,在进行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进行针刺治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有明显改善效果,对其日常生活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临床中整体治疗效果较好;中医功法治疗能够针对患者脑损伤部位以及具体损伤状况进行辩证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执行能力和认知能力[2]

  1. 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具体包括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和丰富康复训练两类,常规认知训练从患者的记忆力训练出发,依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打游戏等,之后进行定向训练,逐渐恢复患者的空间和时间感知能力,恢复良好后进行思维推理训练,可从简单的物品分类开始逐渐刺激,通过以上方式刺激,促使患者的新通路逐渐建立,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患者在认知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后逐渐丰富外界的训练环境,对患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进行全面的刺激,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重要意义[3]

  1. 现代新型康复技术

主要包括的方式有人工智能技术、直流电刺激、肌电技术反馈、重复颅磁刺激和高压氧疗法几种。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中不仅有利于认知功能障碍评定,还能在计算机引导下进行相应的训练,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康复机器人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在实际临床中能够使患者较为舒适的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采用微弱直流电刺激脑皮层的治疗方式,通过电刺激方式使患者的神经细胞兴奋,在多种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病症中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因其无创、安全且便于携带的特征在临床中应用前景良好;重复颅磁刺激可以使患者水平方向上的神经元更加兴奋且能够促使大脑皮层广泛的双向调节,对皮质功能的重建有显著功效,能够通过突出活动性加强和传递能力改善帮助患者恢复认知状况;高压氧疗法能够通过氧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控制损伤处兴奋氨基酸产生和凋亡,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肌电反馈能够对患者的神经肌肉进行刺激,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良好恢复其思维能力,提高患者认知状况恢复效果[4-5]

  1. 运动疗法

运动不仅有助于疾病预防,也能良好帮助患者减慢慢性病症进行性改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予以适量的运动,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运动疗法中以有氧运动为主要方式,但在此过程中需注意良好控制运动量,运动量小或者运动强度过大均会影响其康复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临床中需严格遵照患者病症评估结果进行运动疗法制定[6]

  1. 其它疗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好可以通过团体认知行为训练、配偶参与注意力训练、音乐疗法等方式,均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但现阶段临床中对具体的康复治疗方式还未明确,要有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在临床中所受关注度也明显增高,现阶段临床中对其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康复治疗,本文中就常见的康复治疗方式进行论述,整体来看具体的康复治疗方式较多,理论上可以有效应对不同的认知障碍状况,但对于其具体康复治疗效果还不能明确, 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具体的康复治疗技能以外,还与患者的体质状况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中要保障其康复治疗效果,还需要针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制定

[7]


参考文献

[1]方芳.探讨丁苯酞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9):106-108.

[2]钱玉芹.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01):119-120.

[3]李朝健,陈文远,王小桥.针刺联合丁苯酞胶囊、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8):158-161.

[4]张维周,贾健.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163-165.

[5]张颖彬,莫林宏,聂忆秋,等.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06):965-969.

[6]陈守强,李博阳,苏凤,等.盐酸多奈哌齐联合丁苯酞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2):29-31+34.

[7]杨爱平.言语听觉训练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07):9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