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影响下的产品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3

设计心理学影响下的产品设计

陈静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摘要:对于设计心理学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产品设计存在直接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设计心理学中的可视性原则、匹配性原则、概念模式、限制性原则等等都能够对产品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析对设计心理学影响下的软件产品设计。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心理学影响;品设计;

前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品想要进一步扩展市场,那么就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们在使用工具时下意识的行为操作习惯、潜在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进而按照心理学的特点对产品的造型、色彩等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从而在最大化限度中将产品设计推向人性化、情感化的交互方向,让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得以融洽。

设计心理学概述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制造商而言,他们对于产品设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人们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产品设计需求,而是朝着心理方向进行转变。另外,关于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也由原本“机器为本”的概念朝着“以人为本”的概念出发。这一种情况就会致使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将目光转移到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对于设计心理学而言,它需要指的是对产品开展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到消费者的心理,按照普遍消费者的行为规律,进而设计出人性化的产品,以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而在工业设计中,相关的设计师在开展产品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特点使得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还能通过对产品的设计使其能够成为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关的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中,不单单需要使得产品在操作方面能够实现某一种功能,也需要从精神层面上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国外的一名学者曾说过:“对于产品的设计过程,无非便是一个交流过程,让人与产品之间进行沟通,那么设计人员就需要深入的了解其交流对象。”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正确的概念模式与产品造型设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正确的概念模式,它主要指的是设计人员提供给用户一个准确的概念模型,进而使得操作以及按钮的设计能够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让总体的设计与用户内心匹配。在当前,关于产品的功能设计不单单指的是使用功能,其中还具有审美功能、文化功能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一类内容需要借助产品外观造型来进行体现,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用户能够快速的掌握到产品使用方式。

产品造型主要指的是产品外观在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一款产品拥有漂亮的外形、精美的设计界面,它不单单能够提高产品的销量,也能够加强产品的魅力。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在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产品外观形式问题,让产品的外观能够具有新意、美观的特点。其中概念模式它是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概念模式主要指的是当人们在通过对自身判断、接触事物从而形成的一种观念。通俗地说来便是指当人们在看到产品的一瞬间便能够明白产品如何使用。

例举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分析,对于一家产品设计企业而言,曾经接触过一款名为“劈叉器”的产品。这一种产品主要是为了帮助用户在健身中练习劈叉的。但是产品在设计中相关的健身器材厂家要求对现有的劈叉器进行改进。在传统的劈叉器中十分单一、器材较为笨重、运输不方便等等使得产品难以适用于大众。而在该产品设计企业中,将其改为可装卸、收缩的产品,这就能够让用户快速地掌握到产品的使用方式,并且使得产品能够应用于诸多人群。另外在该产品中,还对产品的造型、色彩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让它的外观造型、功能协调一致,这样一款利用产品预设用途以及限制条件重新设计的劈叉器,便突出了概念模式,使其成为了一件集易用性以及易理解性为一体的产品。

2.可视性、正确匹配和产品功能设计

在这一个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关于在产品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分别为概念模式以及可视性。可视性主要指的是产品呈现在用户眼前,用户通过自身的经验便能够了解到产品的操作方式和技巧。而上文所述的劈叉器产品,便是一件将可视性原则运用得较为合理单产品,产品的控制和被控制之间关系都需要得以融洽,使得整体操作变得十分协调、快捷。而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产品的匹配问题而言较为常见,该问题在日常用品中十分突出。

例举“热得快”作为案例分析,“热得快产品,”这是一款宿舍、办公室较为常见的产品,该产品体积小、价格便宜,十分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这一款产品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为用户的生活埋下了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发现在诸多的学校宿舍中因为应用“热得快”从而引发的火灾事件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款产品在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自动断电的用处,使得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而言,我们需要注重产品外观以及功能性的原则,让产品能够既有既方便又安全的效果。

3.反馈原则与产品色彩、产品交互设计

反馈原则,它主要指的是用户能够接收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的反馈信息,进而将这一些信息能够传递给设计人员进行改进。对于色彩而言,它在总体上是一个能够反映出用户心理的基本倾向。在心理学研究中表明,红色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让人感受兴奋、紫色表示着华丽、蓝色表示着宁静。这一些色彩倾向都是人们潜意识中所存在的。那么设计人员在开展产品的交互设计中,便可以从充分的利用情感色彩的效应,使得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进而让自身的产品能够变得更具有特色。

例举:在海尔高档热水器产品中,曾经便向广大设计者征集过一次产品创新设计的比赛。在当时,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的热水器不论是从外观、功能、界面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其中较为明显的便是在热水器水温现实中,水量现实不够合理化,这时便有着一名设计师充分利用了颜色以及情感的反馈,使得整个现实界面的温度显示能够配合屏幕颜色出现改变,改变了当时热水器的交互设计,让热水器的外观变得更加协调,解决了生活中一些隐藏的小细节问题。

三、基于设计心理学的产品外观设计

产品的外观设计主要是通过产品外观和形状的创新设计,使产品外观新颖独特,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产品外观设计中,我们需要使得产品外观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因此,应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式的平衡来设计具有形式美感的产品外观。形式平衡通常是产品外观的形式平衡,它与产品的各个部分相关,并根据每个部分的内部关系反映产品的形式感,这是产品美感的体现。在当前的设计环境中,大多数产品的外观设计都是对称设计的。外观的对称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实现产品外观的一种平衡美。

而且,对称方式在自然界中也很普遍。有机体和植物的许多外观具有对称形式,可以反映出平衡的美和静态的美。

另一方面,产品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是相同的,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非常重要。通常,它们反映在具有较小的上部,较大的底部和低重心的产品中,从而实现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稳定性不仅可以使产品在老化过程中更稳定,而且还能表现出更深的视觉稳定性,可以使消费者在视觉感受中感受到产品的稳定性,并使消费者在心理上处于自在的状态。

根据人们的心理研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能够产生心理稳定和镇定作用的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器和其他日用品。如果消费者观察到外部事物具有平衡与稳定性,就会从潜意识中产生一种稳定而平静的情绪,因此更易于接受和购买和使用。因此,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越来越多地关注产品的形式美感设计。通过产品所体现的平衡与稳定性,可以达到消费者的视觉稳定性,从而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在产品的比例设计中,产品的比例是不同的,外观效果和美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产品规模设计中,基于设计心理学的概念,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长而低,而产品是长而低的设计规模。它不仅可以反映产品外观的平滑形式,还可以给人以流水的感觉,也可以使设计的产品表现出尊严大方的感觉。这一种产品规模设计普遍体现在飞机,地铁等产品上,不仅体现了流线型的美感,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到舒适,而且还可以使人们直观地感觉到产品的速度感和稳定性。

当然,产品的另一种常见设计方法又短又高。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人感受到纤薄的产品,给人乐观向上的进取心理感觉,使人们在享受这些产品后更加快乐。这种短而高的产品规模设计通常反映在碗,水杯和其他产品中。这些产品与人们的生活饮食息息相关。如此纤细的产品设计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到快乐。最后,在产品秤的设计中,秤的设计范围一般是基于人们生活习惯两个方面的心理意义。例如,伞柄的大小,鼠标左右的宽度,按键的长度等都是根据现有的规模感和心理感受而设计的,从而实现了人们的感官体验和舒适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

四、基于设计心理学的产品色彩设计

第一,颜色的感知,通常表示为人们在看到产品颜色后的感知反应强度。一般来说,当颜色是深色或冷色时,消费者的感知感相对较弱,这会使消费者心理上沮丧。相反,当颜色是明亮或温暖时,消费者的感知感相对较强,这将使消费者在心理上感到兴奋。在一般的产品设计中,暖色或亮色是产品的主要颜色,而深色或冷色通常用于填充产品的颜色,以达到辅助效果。

第二,色彩的软硬感觉,明亮的色彩使人感到“硬”,柔和的色彩使人感到“软”。颜色反映的软硬程度通常与产品的特性一致。一般来说,软产品通常使用柔和的颜色,而硬产品通常使用鲜艳的颜色。

第三,对于颜色的温暖感和冷感,产品的温暖感和冷感通常取决于产品所处的环境。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产品的冷暖色调。例如,产品经常在炎热的环境中使用,其颜色设计通常需要冷色,这可以帮助消费者减轻使用产品时因高温而引起的不耐烦,其颜色通常为紫色,蓝色等。产品通常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其色彩设计通常需要冷色,当消费者使用产品时,可以使他们感到愉悦并减轻沮丧感。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关于设计心理学的可实性、匹配性、反馈性等原则都在产品设计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设计心理学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产品造型设计、色彩设计等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得产品的造型、色彩都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丹臆.浅析儿童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设计心理学[J].西部皮革,2020,42(20):134-135.

[2]李宝珠,刘海静,封澳杰.浅析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某家咖啡厅设计为例[J].居舍,2020(30):65-66.

[3]刘志文,高俊虹.基于设计心理学对无线蓝牙耳机的可用性设计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0):72-74.

[4]巩熠.设计心理学在移动端在线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19):136-138.

[5]苏悦.产品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20(18):164-165.

[6]陈媛媛.基于设计心理学的产品外观设计和色彩应用探究[J].科技传播,2020,12(18):124-125.

[7]李泉涛,王苗苗.设计心理学影响下的女性笔记本设计研究[J].明日风尚,2016(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