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及质量控制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及质量控制问题

周正一 1 周应辉 2

汨罗市立业建设工程质量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湖南省汨罗市 414400

汨罗市建筑工程服务中心 湖南省汨罗市 414400

摘要:结构检测工作是工程进行期间,保证施工达到要求让工程项目不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手段,对工程建设工作极为重要。鉴于结构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围绕相应工作进行分析,并给出提高工程结构检测质量工作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可以快速发现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当下在工程质量问题检查方面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每座建筑均有相应的结构体系,在结构支撑下保证建筑的稳固、安全。建筑结构直接关系到整座建筑的质量,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与处理,从而保证建筑达到建设质量要求,也是当下建筑领域在建筑质量检查方面常用的方法。

一、建筑工程结构测试的主要方法

(一)外观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仅由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建筑外观并在观察过程中找到建筑在外观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建筑质量作出初步判定。外观检测法在应用期间需要完成以下的工作:

  1. 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结构外观、尺寸等内容,分析、推断建筑结构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结构外观,快速发现建筑表面存在的外形不规则、建筑墙体倾斜、墙体裂缝等质量问题。

  3. 利用拍打、敲击建筑结构等方式,对建筑结构质量进行细致的勘察,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建筑结构,在此过程中确定建筑构件尺寸、结构外观质量是否与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内容一致。

在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期间,选择外观检测法完成建筑结构质量检测的工作,因为不需要使用仪器设备,所以减轻前期准备环节的工作量,选择相应方法可以快速发现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但是因为检测工作由人员进行,所以检测人员的观察力对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以及工作经验将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可靠性。另外,选择外观检测法具备直观性、主观性等特征,获得的结论难以真实反映建筑物的实际状况。

(二)仪器检测法

器检测法会根据外观初步检测结果,由检测人员通过仪器对建筑内部进行检测,通过全面的测量、分析,结合掌握的信息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通过仪器检测可以获得建筑结构的精确值,给出对建筑质量的结论。目前,我国建筑领域所应用的仪器检测方法又可以细分为无损检测与有损检测,下面为两者的主要内容:

(1)无损检测

钢筋配置扫描法、抗压强度回弹法、雷达探测法均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方式,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测,应用各类检测设备在不损坏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完成对建筑构件结构的检测工作。使用无损检测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配合检测仪器获得声、磁、电等声波,对建筑构件结构进行判断,得到较为真实、可靠的数据,给出对建筑质量的判断。选择无损检测法具备很多优势,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破坏建筑结构的问题,利用仪器设备通过磁、电等声波了解建筑内部构件的强度、频率并进行判断,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可以了解建筑内部结构构件的实际情况,即便是构件上极为细微的裂纹,也可以通过无损检测方法被检测人员捕捉到。结合仪器设备得到检测结果与规定和规范内容进行比对,完成构建的评级工作,得到可靠的结论[1]

(2)有损检测

有损检测是在相应仪器辅助下,在建筑现场通过替凿、钻芯取样,锚固构件拉拔等方式,检测局部结构构件的钢筋配置与抗压强度等,在流程检测法作用下可以获得构件在结构性能方面较为可靠、准确的参数。利用现场检测获得的结果与设计要求和建筑规范内容进行比对,快速发现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在房建工程质量检测环节应该对结构的机械性能进行试验,同时需要完成结构载荷试验,通过相应试验可以检测建筑结构和在条件下的损毁程度,在相应方式下判断房屋质量与设计要求施工要求是否一致,通过破坏性检测相应数据能够判断建筑结构的状况。分析建筑结构的耐用性并根据得到的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数。

三、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加强进场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力度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工作进行期间,应该提高工作的质量控制力度,需要重视进场材料检测,将材料检测工作向前移,在初期完成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并且关注材料采购环节的检测工作,严把材料质量关。在材料采购期间,应该与口碑好、资质佳的厂商合作,由此可以保证材料源头不会出现问题。在工作进行期间挑选专业能力强且职业素养高的采购人员,负责材料采购工作,并且加强对工作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采购人员因个人利益与商家合作购入劣质材料的情况[2]

在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查流程对材料进行细致检查,按照程序规定检查材料质量,一旦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坚决退货,并且会追究采购材料人员的责任,通过相应方式可以提高材料在工程中的监管力度。在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期间需要编制系统、科学的管控制度,同时应该加强制度的监管力度,约束采购人员与材料检测人员的行为。材料进场检测是极为关键的工作步骤,也是保证有问题材料不会应用到工程中的关键所在

[3]

(二)健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在进行期间,需要依托健全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分析工程采用的责任管控体系是否科学,这也是检测结果具备较高可信度与准确性的重要内容,应该将关注点集中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上,根据工作要求完善相应的规程制度,要求项目部、技术部、施工单位、监管部门熟悉监理规范的相应内容,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由此可以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快速找到质量责任人。

通过合理的监管以保证各项工作可以达到管控目的,在施工期间从工程设计、立项、材料购进,在相应工作进行期间在质量管理制度严格管控下,保证质量责任可以落到具体人员,利用健全的管控制度以及责任制度进行强力管控,提高制度的落实力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规避质量问题[4]

(三)控制检测误差

在工程结构检测期间一定会出现误差,但是应该借助合理的方式以及先进检测仪器,将检测误差逐渐缩小,使其不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确定允许的检测误差,还需要掌握控制检测误差的方法,检测仪器是工程结构检测的重要装备,应该提高仪器仪表检测精度,还需要保证负责检测工作的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可以合理应用检测设备,规范自身行为。在检测工作进行前,技术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有一定的了解,清楚建筑结构技术指标、熟悉建筑在质量方面给出的要求,按照检测操作标准核查所用仪器仪表设备,确认其是否可以正常应用,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到检测工作的进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结构检测的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检测人员按照规程操作的前提下,可以发挥检测仪表的职能作用,良好的开展结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结语:

在工程进行期间质量管控工作极为关键,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常用方法,通过精密的检测仪器让检测人员更好的掌握工程结构情况,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选择针对性管控方式处理工程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中,唐思源.某学校科研厂房钢结构安全性鉴定[J].建筑结构,2019,v.49(S1):1009-1011.

[2]王玲.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J].四川水泥,2020,No.284(04):140-140.

[3]蒋小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效果[J].城市建筑,2020,367(26):121-122.

[4]张小琴.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