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土地开发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朱云峰

淄博市临淄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省 55400


摘要: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在土地资源方面的管理重点从以往的数量向质量进行了转变,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对策

1土地开发整理概述

土地开发整理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布局进行有效规划,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最终提升土地实际利用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以数量以及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对生态效益缺乏重视。

2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布局、规划设计,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提高综合规划的整体效率,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因为它不仅涉及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环境的发展。在当前各地城市化发展的形势下,土地管理规划质量不高,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土地得不到最大化,存在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2.2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到位落实慢。

项目立项完成后,政府下达土地开发整理令,各部门下达土地开发整理令,实行分级实施。可见,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政府愿意开发更大的项目,以便获得更多的土地指标,土地整理资金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耕地复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这些费用是从政府开发的大项目中获得的。一些从事审查项目管理工作的干部因业务不熟悉 ,审查不认真等原因。使农村经济发展得不到促进,耕地质量得不到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整理工作等得不到正常进行。

2.3思想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现实意义和目的认识不足;项目主体责任人对土地开发整理缺乏了解,导致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不理解;有的乡镇领导只注重工作进度,不注重工程质量。认为土地开发整理只是为了平整新增耕地,没有全面认识土地整理工作重要作用。也没有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作为土地整理工作重点来抓。另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社会各界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各部门沟通不到位,只注重开发整理的进度,而忽视了质量要求,无形中给工作增添了困难。

3土地开发整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3.1提高土地整理认识,强化监督

项目主体责任人绝大多数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缺乏知识,对土地整理的认识不够。致使项目在推进工作中存在困难 。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和让他们了解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带来的总体效益。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要在有关地区设立相关信息公告牌,让全民关注项目建设工作,同时邀请群众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向管理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工作更加顺利开展。积极向有关群众推广宣传相关工作内容外,还应让相关管理人员了解土地整理的任务和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让他们真正了解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后,极大推进加快项目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这项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精力,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作质量。

3.2选址审批

在开发整理过程中,人员素质和项目位置将直接影响土地开发质量。因此,在选址上,要结合各区、镇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实地调查,科学规划土地整理面积,全面测算农田、水、路的合理布局,每片新增耕地的坡、林。重点整治荒废闲置土地 ,关键是挖掘土地整理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耕地经济效益。比如,如果场地位于陡坡或山顶,将对项目预算产生较大影响,质量也无法保证。由于选址是土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相应管理部门应提前对场地进行检查、勘察,收集资料,讨论选址,完善克服边坡、峰等因素;解决影响现场土地开发的因素。在选择地址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勘察现场,高度重视项目所在地,多方征求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土地开发项目的进程。

3.3拓宽土地整理工作思路

从目前情况看,土地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农村土地整理和城镇土地整理。具体而言,过去的一些工作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地理类型的交叉处理,根据地形等完成工作后,农村土地质量得到了改善,为今后的作物栽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由于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有必要创新各种土地整理方式,更好地开展山、水、林、湖等其他综合整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耕地面积进行整理,耕地面积整合将更好地保障农民生产。在所有的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后,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有利。另外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必须做到土地入户。同时,适时推出鼓励政策,使农民能够积极支持。克服因各种原因带来的不利因素。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也防止土地整理阻碍城市化的发展。

3.4提高土地整理项目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现有土地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整理,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作为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质检监督人员的培训。在土地开发与管理领域,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水平和素质。在土地整治的全过程中,监管人员要不断创新技术,完善管理流程。此外,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并定期对开发项目全体人员进行考核,制定评价体系等,使全体相关人员都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在职业道德上不断优化和提高。

3.5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规划,树立正确目标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是切实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规划能够做好的前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实际业务培训,扎根深处。管理人员需要熟练使用相关管理知识,做好实地调查,可以帮助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制定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树立正确的清晰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及农业部门需要在现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条令,帮助土地管理部门清晰规划土地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按照有效的法律条令来执行,在保证相关经济效益的同时,推进社会的进步,保护人民合法利益。

3.6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综合管理工作

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帮助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能力,借助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例如,借助现代科技的云计算,帮助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科学计算最优化规划设施建设,或者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实现高空领域的划分和数据采集,加强对资源的合理优化,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

结论

土地开发整理就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实现资源的全面优化。当前形势下,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愈发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发展好生态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经济发展。因此,一定要重视土地开发整理。

参考文献:

[1]吴艳.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8):210.

[2]孙晓青.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分区及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9.

[3]夏凡.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