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规划问题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红色旅游规划问题浅析

叶青

( 潜山市委党校 安徽潜山 246300 )


〔摘要〕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其规划对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也必须建立在深入的调查、详尽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

〔关键词〕红色旅游 规划 客源 布点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规划是生产力,而且是主要生产力。红色旅游规划是旅游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展望红色旅游中长期发展的纲要,它将勾画出红色旅游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目标。因此,它对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国或者一地要使旅游业兴旺发达起来,就必须制定出独具特色的、构思新颖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保持地区间与行业间的综合平衡和相互协调。“规划”不是“鬼话”,不能随心所欲,其实现一定要有相应的条件做保证,因而事先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详尽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红色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至少应包括客源组织规划、资源开发规划、布点建设规划、路线设计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

  1. 红色旅游客源组织规划

充足的客源是旅游业的基本保证,也是制定红色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既要吸引足够的游客,保证接待设施利用率高,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要进行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实现最好的社会效益;必须具备便捷、安全的接待条件,丰富多彩而具有浓郁的革命特色,客观准确、热情周到的讲解等旅游接待服务。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通过游客的感受、体验、思想熏陶而实现的。客源就是红色旅游业的销售市场,主要对象乃是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及人民群众,推销红色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鼓动、接待信誉和强有力的组织。编制红色旅游规划,要从一定的地域历史性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避免雷同跟风。必须做周密的市场调查,认真分析红色旅游发展的趋势,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有针对性地用真实客观、生动形象而又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和推销当地的红色旅游产品及其路线,同时配备相应的有信誉度的产研学机构组织客源,认真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

  1.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文化工程和政治工程。红色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研究,其目的就是加强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保持、改建与扩大原有的遗址景点,使之增加环境容量与丰富研学游活动内容,是红色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要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开发方式而定,同时必须与相应的配属工程同步施工兴建。规划之前要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观赏价值、可进入性、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开发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客流量状况。

应遵循择优原则,同时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旅游遗址与自然景色、文物古迹的优势和地方特色,使其建筑设施同景观保持和谐。

  1. 红色旅游路线设计规划

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建设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增强革命斗争本领,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推销红色旅游产品通常依据预定的路线,涵盖旅游点、研学游内容、停留时间、食宿条件、搭乘工具、服务项目和讲解观摩等。旅游线路的设计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新增点和接待能力,兼顾旅游“旺季”和“淡季”,使客流保持平衡,制定相应的游览方案,满足游客需求,并受到深刻难忘的教育。

旅游线路的起始点与终点应安排在不同地点,形成单循环,便于参观者出入,尽量不做大的迂回或重复往返,缩短途中时间,降低费用。避免雷同,富有节奏,在入境、途中和出境前尽可能各有一个高潮,使人流连忘返,意味无穷。

  1. 红色旅游布点建设规划

红色旅游的开发利用,最终转化为旅游点的布局与建设,无疑它将对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景观、红色经典、山水风景等多组合产品,能很好保持游览者旅游和研学兴趣。因此,必须与相应的市政工程相互配套,相得益彰,否则会将影响旅游地的利用率。其布局和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1. 研学条件:研学是游客“动”时的主要活动场所,指专供研学者研学的遗迹、展厅、园林、博物馆、文化设施、特殊建筑、大型工程,以及对外开放的拓展军事基地等。开辟游览点既要考虑到游客的爱好和要求,更要对遗址的容量作出推算,根据接待能力和规模,制定相应措施,避免因为拥挤而破坏遗址设施和文物,以及降低旅游质量。

  2. 食宿条件:旅游是动静结合,动是研学游览,静则留居休息。旅馆是研学者休息和就餐的场所,是旅游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布局位置要适中,便于研学者出入休息。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普通的客房,也可以因地制宜,但切忌高大上、洋气十足。卫生、整洁、安全、舒适,是其基本要求。

  3. 公用设施条件:包括车站、视听设施、购物商店、医院乃至卫生间的布局都要考虑周密,要使其容量与接待能力相适应,保证所接待的研学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4. 物品供应条件:研学者在停留期间所消耗的物资和购置物品,种类多,需求不一,有的不便运输,有的要突出地方特色,需要在当地组织生产。因此要根据调查所得的平均消费定额和规划接待的研学人数,推算出需求量和季节分配,并略有后备,将其纳入地方生产与调拨的规划之中,

  1. 红色旅游人才培养规划

红色旅游发展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无论是客源组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点的设计、布局和建设、红色旅游线路的开辟安排,食宿管理服务、账务管理和企业运营,乃至车辆驾驶以及导游解说,无不需要专门训练的人才。对其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要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做到内心热爱、态度热情。否则,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使整个活动大为失色,且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红色旅游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红色旅游智力资源开发,对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必须把红色旅游教育与红色旅游科研在规划中得到应有的体现。不仅在人才的数量、专业的类别上,而且也要在人生阅历和“知信行”历练上能和红色旅游的接待规划相适应、同发展。

Tel:15399627311 Email:315867110@qq.com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梅苑路87号潜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