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策略研究

罗萍

( 1. 重庆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重庆, 401320)

摘 要: 我国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给旅游养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文从旅游养老的概念入手,分析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优势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旅游养老;优势;条件;发展;对策;重庆市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我国现有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比18.7%,老龄化形式严峻;重庆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1.87%,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比例,位列全国第五位,西部地区第一位,老龄化形式异常严峻。旅游养老就是在这种发展机遇中兴起的一种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旅游形式和养老方式。

一、旅游养老及其发展

旅游养老是老年人以异地养老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近几年旅游养老在我国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老年旅游形式和异地养老方式。

旅游养老按地域可分为乡村型和都市型,按目的地又可以分为避暑避寒型、观光型、疗养治病型和探亲型等。重庆市由于其典型地理和气候特点,其大城市大农村格局形成了众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炎热的夏季气候催生出了很多避暑旅游目的地,乡村避暑型成为重庆市旅游养老的典型形式。

二、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优势和条件

(一) 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优势

其一,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旅游养老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其二,重庆市不但本地具有发展旅游养老的客源优势,而且周边的临近省区也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客源。

(二) 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条件

1. 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主观条件

其一, 老年人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增高,且老年人退休后拥有了充足的时间,在经济和身体条件的允许下便产生了外出旅游的想法。

其二,物质条件的保障。对于退休的城市老年人群来说,一般都拥有较为丰厚的退休金和一定的储蓄,这部分人是旅游养老的主要目标人群;随着观念的转变,很多子女会为了弥补不能陪父母的遗憾,会给予老人一定经济补贴,进一步增加了开展旅游养老的物质保障。

其三,老年旅游者时间的允许。2019年全国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7.3岁。按照国内退休年龄计算,老年人休闲期一般可持续近10-20年,这为老年人外出旅游创造了条件。

2. 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客观条件

第一,重庆市交通便利为旅游养老发展提供了通达保障。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运、空运、陆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到目前其铁路内外通道网络逐步完善,高速公路全面实现了“4 小时重庆”,农村公路实现了“双百”目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雏形,区域性航空枢纽基本形成。

第二,重庆市具有开展旅游养老的政策保障。除宪法、法律及国家相关部委的有关条款外,全国性老年人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探索出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形成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兴办养老服务业的灵活机制,加大老年人的优惠与福利,如门票和公共交通优惠等。

综上所述,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具有很强的优势,同时又具备各方面的发展条件,充分说明其发展旅游养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重庆市发展旅游养老的对策措施

(一) 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养老产品

重庆市旅游资源丰富,应联系旅游养老的实际,进行资源合理安排分配,做到物尽其用。旅游养老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跟据老年人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

(二) 政府参与,加强对旅游养老相关政策完善

首先,重庆市民政、老龄以及文旅等多个部门应积极配合,在原有法律规章制度上,进行修订或者重新制定办法,明确旅游养老单位在经营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其次,重庆市文旅管理部门要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旅游养老开发和建设,并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如土地廉价批租、价格优惠、税费减免等方面。

再次,重庆市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旅游养老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收费标准,并联合养老管理部门建立经营准许制度,加强对提供养老服务单位监督力度。

最后,为了保障养老人群的切实利益得到保障,应对服务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制定类似于《旅游养老务质量规范》的条例。

(三) 加大对旅游养老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

在众多宣传方式中,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对消费者影响最大。因此,在宣传中选择广告媒体时,可采用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这两种易被大众接受的途径,有效的提升旅游养老的知名度,拓展其市场。此外,宣传不应该只面向老年群体,还应面向中年群体,因为子女是决定老年人旅游养老一个重要因素。

在针对老年群体进行宣传时,可以根据老年群体空闲时间多的特点,选用电视报刊媒体。可在居民小区、养老院等老年群体出现频率高的地方设置专门咨询机构。在针对上班一族的中年群体进行宣传时,可通过电梯广告和公交广告,及在起上班人流量较大地方张贴海报,广告牌之类的方式。

(四) 注重旅游养老专门人才培养

其一,要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应从引导和激励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就是通过培训的方式告诉员工正确的服务方法和标准;激励就是通过制定奖惩措施来促进员工进步。

其二,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旅游养老行业。比如开办照料老人的职业培训与专业教育,在旅游学校,增设老年学课程,鼓励学生兼修旅游与老年服务的课程;同时吸纳更多的素质较高的下岗职工进入行业,对表现突出人员可提升为管理者,让下岗职工成为旅游养老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刚. 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12-16.

[2] 周刚,罗萍,李运娥,章天园,赵悦.旅游养老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J].荆楚学刊,2016,17(6):36-45.

[3] 刘燕飞.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8(4):13-16.

[4]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1.html,2021-05-11/2021-05-2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jw.xinjiang.gov.cn/hfpc/zhgl10/202006/5ea0ebd480a141c29841525d3c5271ef.shtml,2020-06-06/2021-05-18.


作者简介:罗萍(1978-),女,云南禄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养老,会计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市休闲养老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20197010)研究成果;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加快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研究”(2017-ZB06)研究成果;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乡村民宿地主客感知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KJ1600331)研究成果;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养老产业发展路径设计与对策研究”(16XYY18)研究成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