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研究

蒋雷

东明石化集团 山东 菏泽 274500

摘要:本文以某型号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为例,在简单说明其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以技术改造、运行改进为切入点,阐述了尾气塔氯化氢排放的优化、炉体破裂问题的防控、防爆膜爆裂停炉事故的防控、下酸温度的控制等一系列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的改进措施,旨在推动氯化氢合成炉运行质量与安全性的提升。

关键词: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技术改造;运行安全


引言: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在当前的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实现对氯化氢产品的制备,同时,在该合成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部分被应用于蒸汽生产,因此可以获取蒸汽这一副产物。在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长时间的运行中,受到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氯化氢产品的生产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且由于运行工序复杂、人员操作不当等现象,极容易发生运行事故问题,需要落实重点优化。

一、氯化氢合成炉运行中副产蒸汽的可行性分析

在使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中,会随之释放出大量的反应热,根据化学反应式0.5H2+0.5CL2=HCL+22.603Kcal/mol可了解到,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每生成1千克的气态HCL,所释放出的热量相对加高。同时,在合成炉内,氢气与氯气反应主要以燃烧的形式进行,并由此生成HCL,其火焰中心区域的温度普遍在2500℃以上。综合来看,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中所产生的热量极为可观,完全可以支持副产物蒸汽的制备。

二、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及其运行情况的概述

在某型号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的实际运行中,发现氯化氢产量下降;副产蒸汽因品位低而直接排空,对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浪费,从硬件与工艺方面来看,该氯化氢合成炉已然无法满足《氯碱行业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推广目录(第一批)》中的相关要求。为了确保该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推动其生产效率提升,需要落实技术升级改造。同时,在该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观察到如下问题的频繁发生,包括:尾气塔氯化氢排放超标;由于闪蒸罐液位出现失真而引发炉破损;防爆膜发生爆裂事故从而导致停炉;一级降膜吸收器的下酸温度存在过高问题;由于纯水pH值偏低从而促使炉水呈现出发红的状态。

三、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的改进措施探究

(一)技术改造

对DSC系统进行优化,增设压力、流量、液位等控制回路及系自动连锁保护户系统;加设活性炭吸附装置,促使有机废气的吸附率稳定在不低于90%的水平;增加散点除尘的收尘点以及除尘器的数量,加大配套引风机的运行功率,促使除尘效率稳定在不低于99%的条件下,强化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的环保性能。

(二)运行改进

1.炉体破裂问题的防控

在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平衡容器液位计极容易受到季节、温度因素的影响,如果伴热保温效果不理想,则极容易引发水位失真问题的发生,从而导致炉体破损事故的出现。同时,若未全面落实现场的常态化巡检,也容易引起炉体烧损事故。出于对规避上述事故问题的考量,需要落实以下措施:第一,将平衡容器液位计更换为双法兰液位计,避免季节与温度对其造成的干扰。第二,将原有的磁翻板更换为石英管双色液位计,并配套加设视频监控系统,促使远距离的液位准确观察测量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着重落实对闪蒸罐补水曲线的观测,确保补水规律性展开,以此达到降低炉体缺水干烧问题的发生概率,体现出对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安全的维护。

2.防爆膜爆裂停炉事故的防控

为了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防爆膜爆裂停炉事故的发生,需要落实以下措施:第一,在对未一次点火成功的合成炉展开再次点火之前,要求联系相关操作人员,对合成炉氢气、氯气自动阀的状态进行确认,保证完全关闭后,开启氢气与氯气进炉的手动阀。第二,手持测爆仪对尾气塔排空口、酸水循环槽的放空口落实检测,维护合成炉运行的安全性。第三,在停炉前,展开对氮气压力的确认,确保停炉后氮气可以迅速转移至炉内,达到降低灯头温度、稀释残余混合气体的效果。第四,对闪蒸罐低排阀落实小开处理,持续供给循环水以及纯水给水,促使炉内的温度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下降]。第五,点炉前用充氮气置换炉子合格。

3.下酸温度的控制

在展开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检修的同时,使用柠檬酸等物质清洗一级降膜吸收器,剔除在长时间运行中积累在相应吸收器中污垢,以此达到维护冷却效果的目标,避免出现下酸温度过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将一级降膜吸收器中循环水回水的温度稳定在不超过45℃的条件下。

4.纯水pH值的控制

为了规避因纯水pH值偏低从而促使炉水发红问题的发生,在纯水给水进入合成炉之前,要展开对pH值的检测与调节,促使纯水的pH值稳定在7-9.5的范围内。需要中注意的是,如果纯水的碱性较强,则会引发的树脂腐蚀从而结垢,因此在调节pH值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氨水等弱碱性介质。同时,要求对产汽部分炉水实施常态化排污,频率至少为每日一次,全面剔除其中包含的有机物、残渣等杂质。另外,要求着重对合成炉产汽部分的进水水质展开检查与控制,具体要求如下所示:

进水pH值稳定在7-9.5的范围内,检测频率设定为至少每班1次;进水溶解氧稳定在不超过每升0.1毫克的条件下,检测频率设定为按需检测;进水中油的含量稳定在不超过每升2毫克的条件下,检测频率设定为按需检测;进水中铁的含量稳定在不超过每升0.3毫克的条件下,检测频率设定为按需检测;进水浊度稳定在不超过5的条件下,检测频率设定为至少每班1次;进水硬度稳定在不超过每升0.03摩尔的条件下,检测频率设定为至少每班1次。

5.冬季防冻

在对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展开冬季检修的过程中,若是在当天无法完成所有的检修工作,且无法实现对石墨块孔内的水完全排出,因此容易出现结冰问题,导致石墨块冻裂,最终促使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二次损坏。基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将冷冻盐水加入在石墨冷却器底部,实现对石墨块与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的保护。

总结:综上所述,在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炉破损、防爆膜发生爆裂事故、一级降膜吸收器的下酸温度过高等问题,需要落实针对性优化处理。实践中,在落实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技术升级的条件下,通过使用双法兰液位计、观察闪蒸罐补水曲线、应用柠檬酸清洗一级降膜吸收器等策略的落实,提升了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炉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龙彬,高云,杜燕,等.TQZ-140型副产蒸汽氯化氢合成装置运行总结[J].氯碱工业,2021,57(02):31-34.

[2]王文生,王振华,邬永胜.全自控副产中压蒸汽HCl合成炉工业化的应用[J].中国氯碱,2017(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