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视角下看英语中的词根与词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汉语视角下看英语中的词根与词缀

姚琳

天津农学院

摘要: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该民族哲学,文化传统之中。而东西方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但在单词的创造上,中西方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本文试图通过现代汉语词缀和英语词缀较为详细的对比参照,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

关键词:词根;词缀;相似之处


语言与思维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两大重要的元素。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引导和支配语言的运用。

一.汉字与单词的异同

首先从构造上比较:中国的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独体字是指直接由笔画组成的不能再分析的单一结构的汉字。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按照一定的构造组合成的复杂结构的汉字。而英语分为词根和词缀两个部分。词根(roots)是一个词最根本、最核且不能加以分析的部分。词根决定单词意思,而词缀就好像汉字中的偏旁部首,前缀改变单词词义,后缀决定单词词性。

其次从外形上比较:汉语是象形文字,用偏旁部首构字,记住独体字,或者由独体字简化成的偏旁部首就可以大概猜测出其汉字所表达的含义。后者是表音文字,虽然这两者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从其本质看却是相同的。英语中的单词以简单词为基础,将其进行化简再加以词根、词缀构造出新的词义。

汉字以形表义,形象、生动;英文记音表义,丰富、多彩。这两种不同的构字(词)方法正是两种不同思维形式的反映.因为汉文字是象形文字,无论是合体字还是独体字,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如“日"“月”为“明";一“木”是“树”,双“木"为“林”多“木"成“森”。这是多么富于想象力的文字,不象英语的“forest”,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二.汉字与单词的排列组合

英语单词有17万到100万不等,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英语这门语言,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变化,旧词不断淘汰,新词不断诞生。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词汇量有3万,在英国已算罕见,英语国家的老百姓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也只有3000-5000个左右。

在英语中,派生一向是它的构词的主要方式,因此英语中有大量的词缀,例如《英语百科全书》中就收有前缀约170个,后缀约200个。下面我们列举一些英语中的常用词缀。

常用后缀:-able;-ant;-ache;;-er-;-;ness;-fy;-ful;-hood;-less;-ical;-ist;-ly;-ment;-ness;-or;-ous;-sion;-tion;-th;-try;-ty;-ward等。

常用前缀anti-;bi-;com-;en-;for-;homo-;hemi-;inter-;kilo-;mono-;out-;over-; neo-;non-;penta-;pre-;re-;等。

利用这些前缀和后缀便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词汇。从功能上来说,通过不同形式来标识不同的词性,是形态手段的重要特点之一,派生词就是利用一定的词缀来构词,使构成的词大部分带有词性标志。例如单词:“movement”和“adjustment”,他们拥有相同的后缀“-ment”,但单词的具体含义却相差甚远。“movement”属于名词。其含义为“运动;活动;运转;乐章”。而“adjustment”虽然也是名词,但其含义却是“调整,调节;调节器”。而以相同的词根也可以构造出不同词性和不同词义的词。还以单词“movement”为例,其词根“move”本意为“移动;调动;搬家;改变;采取行动;走棋;提议;出售”等,而增加了词缀“able”变成“moveable”其含义则变成了形容词,“可移动的”,换成“er”则又变成了名词“mover ”原动力;鼓动者;搬运公司;搬家工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文的单词之所以如此之多,但和庞大的英文词库比起来还是显得微不足道。这就可以看出,英语的单词是通过基础的词根配以复杂的词缀从而得到了庞大的英文单词词库。

再来看看汉语,虽然汉字的个数并没有准确的数字,根据不完全统计汉字大约有十万个左右。而根据1988年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有2500个,次常用的汉字有1000个。但至于汉语词缀的数量,目前由于大家对词缀的性质把握不够,确定词缀标准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汉语里究竟有多少个词缀各家众说纷纭。

但无论具体有多少汉字,但其最根本的依旧是偏旁部首。以最简单的“马”字为例,在迄今收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中,以马为偏旁部首的字最多,约620个。一个简简单单的马字旁,却创造出了数以百计的汉字,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类思维的强大。

三.词缀的具体含义

由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大部分带有词性标志。但是许多词缀不仅具有标志词性的语法功能,而且总是带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例如英语词根hum-,我们可以按照其语义把它们分为三类:"person":human;“moist” humid:以及" soil ":hummock.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词缀的语义呈现出一种类化的、相对抽象的词汇意义。语言学家通过观察和统计发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英语派生词缀里,前缀较后缀的语义似乎更为细致明确;相对而言后缀的语义则较笼统模糊,呈现出一种类化的特征。

在英语中有单语素词,汉语有独体字。汉语的独体字数量不多,只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几,但十分重要,它们是合体字的构件,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汉字的偏旁大多来自于独体字。如“金”变为“骸”意为金属,大凡是金属类的物质名词都带“金”字旁。例如:“铁”,“铝”.“银”、“钢”等。“火”也可作偏旁,与“火焰”有关的大都带“火”字旁,例如“焰”“炖”“炎”“烧”“煤”“灶”“烙”“烁” “烦”等.汉语合体字就像英语的双(多)语素词,可以再拆分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汉字“烤”可分为“火”和“考"两部分,左边表义,右边取音,构成一个新字。就象英语的“inhuman”可分为“in"和“human"两部分,各有含义。汉字的偏旁与英语的词缀所不同的是偏旁多出自于独体字,即自由语素。英语词缀都是粘着语素。

四.综述

通过以上的对英汉两种语言“透彻”的分析,不难看出,只要我们明白了词根的基本知识并能掌握一些有关词缀的知识,我们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分析并理解许多的生词。这正是我们充分利用了汉语的形象思维和英语的逻辑思维这一特点来理解分析的。

本文不讨论究竟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还是先有语言后有思维,或是讨论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美国语言学家Eugene A Nida曾说过:“"Language and culture cannot exist without each other. ”本文力求通过对汉字的偏旁部首与英语的词根词缀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不同的思维形式。汉民族的语言富于形象思维,而英语民族的语言富于逻辑思维。就整体而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动静有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多方面,多元化的,而这次只是通过对汉字偏旁部首和英语的词根词缀这一小小的“天山一角”来简单地讨论一下两个民族间的不同文化等所形成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姚琳(1998-11),女,汉族,籍贯:天津,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