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对策

张微笑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 唐山 0630 00


摘要:现如今,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与不断进步的社会影响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节约土地的同时降低了人口住房压力,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层建筑的复杂性为消防带来巨大的困难,潜在的安全隐患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当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防火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监督管理;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中的主要建筑形式。受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影响,现代高层建筑具有功能丰富、管路众多、结构复杂等显著特点,普遍存在诸多的消防安全隐患。若这些隐患没有得到有效消除,不仅容易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还会给建筑内部人员疏散、消防部门火灾救援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消防部门应加强对高层建筑防火工作的监督力度,从多个角度探索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应对策略,为建筑内部人员生命财产提供有力保障。

1开展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与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指的是高于27米的住宅建筑,或者高于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充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缺一不可。高层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着特殊要求,因为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且人员数量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疏散起来将异常困难。发生火灾事故后高层建筑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数量远远超出低层建筑、普通建筑。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消除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足够重视防火监督,才能构建起一道安全屏障,充分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安全、财产安全[1]。高层建筑也承载着诸多城市职能,属于现代城市发展水平的最好证明,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高层建筑出现了火灾情况,很容易干扰到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甚至阻断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难以预估的不良影响。目前来看,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消防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消防隐患,消防隐患排查、防火监督工作中也有明显的不足,无法优化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时刻威胁着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新形势下,为了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全面排查,及时加强防火监督,具体总结有效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高层建筑消防施设计、施工质量不达标

由于高层建筑在设计当中讲究整体化的美观性,但是设计人员却在没有把消防安全作为设计当中最主要的问题。当真正发生火灾的时候,由于室内的装修占用面太大导致消防的设施和工具无处安置,当真正发生火灾的时候,导致不能及时扑灭。也由于施工人员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在施工当中没有按照所规定的要求和要领进行操作,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1]。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可见消防的安全设施尤为重要,只有对质量和施工有着高标准要求,才能将消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从高层建筑消防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压缩成本,在高层建筑在施工当中对质量不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消防设施的配置也安装较少,这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2.2先天性火灾隐患

高层建筑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先天性的火灾隐患,这是由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高层建筑设计如果对于消防知识不了解,导致其不具备相关设计能力,从而导致其图纸当中对于防火部分的设计不规范,这就埋下了很大的火灾隐患。此外部分高层建筑为了节省成本或未能按照国家防火标准来设计建筑图纸,私自更改图纸标准,也会导致火灾先天性隐患,具体在以下几方面,比如缺乏防火门、防烟区域和防火区域区分不恰当等。

2.3外部机制隐患

未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相关制度及监管缺失是导致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主要外部因素。未有效落实现相关制度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忽视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不能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使相关制度与规定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用的约束力。监管缺失体现在:消防部门日常工作比较繁重,没有精力每天对辖区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细致全面的监管,因此,高层建筑的日常消防安全监管工作通常由物业部门执行。而实际生活中,很多物业部门缺乏相关监管意识和能力,普遍出现日常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项目不全面、应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存有盲点,为消防事故埋下安全隐患。

3防火监督体制创新的建议

3.1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防火监督人员不仅是消防工作的监察者,更是消防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一旦有火灾发生,需要防火监督人员能够准确分析建筑物构造,制定准确的逃生路线,同时也要时刻观察周边环境,保证人民群众及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火监督人员在整个火灾救援工作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应重视防火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防火监督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全面掌握防火监督的内容,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每一位防火监督人员理论知识过关。其次,明确防火监督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将其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处理,包括防火检查频率、隐患处置、工作时间等,全面落实防火监督工作的安排,确保防火监督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3.2严格限制使用范围

为了有效抑制地下建筑发生火灾,需要严格限制地下建筑物的使用范围。不管是地下一层,还是在地下二层,都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进行使用,可以设置停车场、仓库等。此外,在进行地下建筑装修时,应该减少易燃材料的使用。针对可燃物,应该添加阻燃剂。地下空间应该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标志,帮助人们迅速逃生,提高安全逃生系数。同时,在进行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途进行划分,为人员安全疏散以及火灾扑救提供极大的便利。

3.3使用新型设备,提升高层建筑防火现代化水平

消防栓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型室内防火消防器材,能够对小范围、小火势的火灾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这种传统型消防器材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防火需求,因此,提升现代高层建筑的防火能力,必须要对防火技术及设备进行优化与更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防火设备和技术,在提升控制能力的同时,为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现阶段常用的智能喷淋火灾防控技术,通过在每层结构顶部安装智能喷淋设备,实现对建筑内部火灾监控的全面覆盖,并结合预先设置的烟感标准及设备自感元件,实现实时监控的作用。这种新型的火灾防控技术,具有喷水量大、自动感应着火点、反应灵敏、防控报警联动等多种优点,能够显著提升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能力。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物的逐渐普及,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的管理监督人员必须切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创新管理理念,加大力度排查消防隐患,重点落实防火监督工作,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提供良好的屏障,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琦.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山西建筑,2015,41(27):250-252.

[2]王燕京.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83.

[3]王铁石.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82.

[4]王秋潭,闫真真.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科技展望,2015,25(14):35.

[5]王斌.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288.

[6]李海成.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