桠溪河流域污染源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桠溪河流域污染源现状调查

陈飞 王利超 陈尚华

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对南京市太湖水系桠溪河流域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生态补偿断面水质达到控制目标要求。并为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桠溪河;污染源现状;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

1 桠溪河流域概况

南京地区入太湖的河流只有高淳县的胥河,属西太湖水系。胥河有桠溪河、松溪河、陈家河和向阳河等四条支流,除桠溪河外,其余三条均为灌溉用沟渠。桠溪河是胥河主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高淳桠溪镇[1]。桠溪河自西向东流经集镇,中部南北走向有跃进河、松溪河,西北有淳东干渠,东南有湖西灌溉总渠,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地势低洼。平均河底宽7m,平均水深2m,常年水位4m,主河道全长8.39km。沿途除地表径流外,还汇集桠溪镇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最后在朱家桥汇入胥河。在胥河和其支流桠溪河交汇处为高淳落蓬湾断面,为国家水质考核断面。

根据高淳区环保局发布的《2017年高淳区环境质量状况》,2017年,桠溪河朱家桥上游300m水质劣于规划Ⅲ类功能标准,水质现状符合Ⅳ类功能标准,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与2016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2 桠溪河流域污染源调查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年8月~10月,调查范围为桠溪河流域北31°25’17.51’’,东至119°10'7.56",南至31°20’49.31’’,西至东京119°6'49.41",占地总面积3975ha。

2.1 流域水质调研

桠溪河共有68条支流,在桠溪河及其支流上共布设了109个监测点位。由于桠溪河流域主导产业为旅游业,污染源主要为农业、养殖业、居民生活等,区域内工业企业数量少,本次水质监测选取了COD、NH3-N、TN、TP共4个指标。

水质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调查区域内水质调研结果汇总表

60dd6bdce2d76_html_23201d1672516c96.png 根据表1可知,调查区域内各水系COD、TN超标现象较普遍。

2.2 水生生态调研

本次调查主要为水生维管植物资源的调查,涵盖野生植物资源、栽培植物资源、珍稀保护植物等的调查与分析,以及区域内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调查范围内共有水生维管植物26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隶属于12科20属。蕨类植物采用秦仁昌分类系统(1978年),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分类系统(1978年),被子植物植物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1936年)。其中,野生植物有5科6属10种;栽培植物有7科14属16种。野生植物占该调查区域内水生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41.67%、30%、38.46%。可见,该区域内的野生植物种类较匮乏,栽培植物较多。

2.3 区域污染源调研

(1)主河道周边土地使用性质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为桠溪河主河道两侧1km范围内的土里利用情况,根据《桠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结合高清影像图,桠溪河主河道两侧1k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以传统农业用地和水产养殖、村镇建设用地及城镇建设用地为主。

(2)入河排口调研

通过对桠溪河主河道两岸入河排口的调研,主河道两侧共有32个排口,按排水性质分为:农业排口23个、雨水排口6个和污水排口3个。

(3)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状况调研

桠溪河主河道两侧1km范围约有97%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已接入城镇管网,汇入桠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桠溪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500t/d,污水处理采用A/A/O+自然塘稳定处理后排入桠溪河,桠溪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4)区域污染源分析

根据桠溪河主河道两侧1km范围主要土地利用情况及入河排口

的调研,对桠溪河可能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为城镇生活、村镇生活、农业、水产养殖以及林地,点源污染主要为桠溪污水处理厂排口及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排口。调查结果如图1~图4所示。

60dd6bdce2d76_html_cbbc5ab7b655b362.png60dd6bdce2d76_html_a04bf439cd7f34f2.png60dd6bdce2d76_html_5ae9857a8cd0ae.png60dd6bdce2d76_html_51de561b9374d728.png

从图1~图4可得出,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的污染源主要如下:COD排放量排序为传统农业>村镇面源>桠溪污水处理厂>河蟹养殖,NH3-N排放量排序为传统农业>村镇面源>桠溪污水处理厂>水草养殖,TP排放量排序为传统农业>水草养殖>村镇面源>桠溪污水处理厂,TN排放量排序为传统农业>水草养殖>村镇面源>桠溪污水处理厂。

综上,污染物排放量的较大的主要为传统农业、村镇面源、桠溪污水处理厂、河蟹养殖、水草养殖。其中传统农业、村镇面源、河蟹养殖、水草养殖均为面源污染源,桠溪污水处理厂为点源污染源。

3 流域污染源控制及水生态修复建议

3.1 区域污染通量控制

现场调查发现桠溪河流域主要的为农业区,除了传统种植业外,还有大量的螃蟹、青虾、鱼的养殖,为了配套螃蟹养殖,该区域有较多的沉水植物种植区。水草种植农户秋季在河边捣碎水草,收集水草种子,捣碎的水草倾倒至河道中,因此水草种植存在集中释放污染物的现象。水产养殖中以螃蟹养殖为主,每年冬季蟹塘需要干塘清淤,也存在内源性污染集中释放的现象。由于常年的农业生产,西北部的农业区现场水体沼泽化现场普遍,水质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的水质和污染总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农业区

[2]。建议针对该区域的污染治理建立管控农业生产中污染进入周边水体的机制,在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创新治理,水体修复工程建设方案兼顾原有健康系统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水生种质库的保护,工程需要进行科学论证,不盲目清淤和全面治理。

3.2 镇区重要点源污染削减

桠溪污水处理厂无论从污染的排放总量还是排放浓度来看,都属于对桠溪河水质影响较大的污染源。虽然桠溪污水处理厂自建成运行以来运行情况良好,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距离桠溪河断面地表水Ⅲ类的目标差距较大,亟待提标改造。

3.3 城镇沿河面源拦截与河道水生态修复

在直接入河的涵管、河口建立系统污染拦截措施,针对农业污染的涵管上游建设生态沟、生态拦截坝等设施,系统拦截面源的氮磷流失;针对雨水污染在有条件的涵管上游建设雨水湿地,在入河口建设河口湿地,全面拦截农业和城镇面源污染,减少污染物直接进入河道。同时在浅水区引入河道水生植物先锋物种,为今后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3.4 建立长期有效机制

水环境修复工程目的是改善水质,过程有内源性污染清除、外源性污染拦截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重建。其中外源污染拦截工程需要长期发挥作用才能保障最初恢复的脆弱的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演替为稳定结构。因此水环境修复工程有别其他工程,效果的保障主要依靠长期科学的运行维护。现场调研发现,部分河道已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由于工程过后无人运维管护导致整体工程效果并明显的现象,对水质改善作用甚微。因此建立健全水环境修复工程的管理机制是流域治理工程必须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灵辉,孙钟勤.南京市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断面水质现状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2(4):41-45.

[2]于忠华,秦海旭,路云霞,卢宁川.产业生态化视角下南京太湖流域污染减排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