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地铁安检及其组织形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探讨关于地铁安检及其组织形式的问题

李菁希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410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地铁安检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安检工作,指出了安检的要点,分析了安检的目的。其次,主要从乘车以及进站两方面出发,对具体的安检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在阐述其目的的同时,剖析了安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从宣传教育等方面出发,以优化地铁安检组织形式为目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铁;安检;组织形式

1前言

近年来,国家在公共交通建设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铁的出现,不仅缓解了路面交通的压力,同样也减轻了居民出行的经济负担,因此,已经成为了多数人群出行的主要选择。安检属于乘客乘坐地铁的必经流程,同样是地铁工作的重点。做好安检工作,可有效减少风险以及意外,为乘客的安全负责。而对安检的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则是保证安检效果的关键。可见,有必要对地铁安检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2地铁安检要点及其目的

2.1 安检要点

地铁安检工作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安检人员应当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借助相关设备,保证检查彻底,避免出现私藏违禁物品进入地铁的行为出现,以免对乘客的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胁。(2)针对携带可疑物品者,应当重点予以检查。严谨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物品进入地铁。针对携带上述物品者,应当嘱其妥善采用其他方式保管后,再次进入地铁,地铁工作人员不得代替保管。(3)针对可疑人员,应当要求其出示有关证件。针对携带违禁物品,且物品为枪支弹药等情况,同样应当检查身份证件。如乘客具有重大威胁,则应联系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2.2 安检目的

做好地铁安检工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部分乘客出于自身乘坐地铁知识匮乏的原因,而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地铁,对自身以及其他乘客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做好安检工作,可将上述物品排除在地铁之外,从而减少威胁,保证乘客乘坐地铁时的安全性。(2)部分地铁乘坐人员为逃犯,做好安检工作,可帮助公安机关对逃犯进行定位以及搜索,从而使其能够及早落网。(3)做好安检工作,同样有利于帮助国家建立起安全壁垒,避免其他国家的人员,出于非法目的,而影响我国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4)做好安检工作,同样有利于给予乘客安全感,使其对国家以及城市交通领域产生信任,有利于国家和谐以及人民稳定。

3地铁安检组织形式

地铁安检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位乘车,而为进站。本部分主要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对其目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当前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3.1乘车

3.1.1目的分析

乘客选择乘坐地铁,主要目的是节省出行费用,避免道路拥堵导致出行时间延长。而建立乘车安检组织形式的目的,则主要如下:

(1)节省费用。地铁站门相对集中分布,一般组分布的形式,标准站车站门通常不超过两组,所以只需要设置不超过两个安全设施,与坑安全需要更多的安全设施和人员、训练安全可以节省大量成本。(2)简单的组织。驾驶安全设施所需数量少,一般需要两个,它基于列车制动机组,人站制动机采用套筒式护栏设置导轨,组织方便。(3)遵守客流组织原则。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原则坚持“从内到外”的原则,车辆安全员站在站内的刹车机,使用地铁隧道穿越乘客不能通过安全出口迅速,容易分散交通。与此同时,它并不占据人口以外的空间或与财产相连。

3.1.2问题分析

当前,乘车过程中的安检组织形式,还存在以下问题:(1)地铁乘客高峰期,处于早晚两个阶段,究其原因,与城市居民工作时间有关。上述高峰期,地铁内乘客量通常较大,部分乘客行动缓慢,容易导致安检区域附近出现乘客滞留,严重可导致踩踏以及拥挤等事故发生,从而影响乘客的乘车安全。(2)除了拥堵之外,在乘车的过程中,一旦进入安检,便无法原路返回。出站口距离安检口,存在一定距离。当乘客需要返回时,需要一定时间,且在此期间,乘客行走的方向也必然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地铁内出现混乱的状态。部分地铁下行的过程中,未设置扶梯,导致携带婴儿车的乘客,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跌倒等风险。

以上问题需要及早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地铁安检的效率,促使安检工作进展,减少地铁中的危险行为已经因素。

3.2进站

3.2.1目的分析

(1)节省车站空间。进出站场的安全检查是在出站人群、通道或通道与站厅的交界处进行的,节省了站场内非付费区域的空间,对站场内部空间的影响相对较小。(2)有利于实施三级客流控制措施。对于主要客流站,在实施三级客流控制时,站可通过安全检查与客流组织合作,减缓客流。当境外人员被关闭或实施单向交通时,安全部队可以与车站合作控制客流。

3.2.2问题分析

进展安检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查投入高、设施不完善等方面。具体如下:(1)投入问题:随着我国地铁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来自各个方向乘客的乘车需求,地铁需要设置多个进出口,而每一个口均需要配置安检设备以及安检人员,上述特征,导致地铁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以购买各项设备,并为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可见,地铁乘车时投资较大,成本处于较高的水平。(2)地铁处于地下区域,一旦发生降雨等问题,可能面临着水流进入的风险。因此,需要适当增加地铁进站口的高度,以免发生上述问题。当前,各城市地铁虽然做到了这一点,但却存在临时设施缺乏的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地铁闸机,本身宽度较窄,难以支持婴儿车通行。家长必须将婴儿抱出婴儿车,并将婴儿车自闸机以上送往站内。上述行为,极容易占用闸机。

4地铁安检组织形式的优化建议

4.1积极宣传

积极对地铁安检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一方面能够提高乘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配合安检。另一方面,则能够减轻地铁安检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违禁物品能够被及时准确的查出,避免带入地铁内。地铁安检宣传的方式较多,可以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种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地铁早报上,可以每日刊登相关宣传资料,保证乘客在阅读早报时,能够掌握安检知识。另外,地铁上同样可以悬挂宣传标语,提醒乘客配合安检。

4.2人性化安检

安检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性化理念,从而在保证地铁安全的同时,提高乘客出行的便利性。例如:地铁可以按照每天的人流量变化情况,完成安检工作,对其进行合理布置。在早晚高峰期,可以适当增加安检人员,以免发生拥堵等问题。而针对老年人与孕妇等特殊人群,则可以开放绿色通道,避免其在拥堵过程中发生意外,同时避免上述人群由于行动缓慢,而对其他乘客造成不便。当安检的过程中查出违禁物品时,应于其他区域对物品进行检查,不得于地铁安检口处检查,以免对乘客进站造成阻碍。地铁内部可以适当设置座椅,以供有需要的人休息。

4.3组织培训

地铁应当对安检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其安全意识,避免在物品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遗漏。另外,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应当使其了解到何为危险物品,如何对其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保证地铁车辆运行安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地铁行业提供指导,使其对安检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确保乘客乘车安全、便利,减少风险,同时,确保进站设计合理,乘客进站效率高。在未来,地铁领域应当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保护乘客安全、保证地铁持续稳定运行为目的,对自身的安检组织形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保证乘客对地铁的信赖度,改善城市地铁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卫静,刘德海.特殊时期地铁安检强化措施的优化模型和社会福利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7,25(06):188-196.

[2]徐慧智,张文会,王连震,夏浩栋.地铁安检设施布局方案仿真及优化[J].森林工程,2016,32(05):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