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慕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廖科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慕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教学模式,迅速席卷各大高校。本文结合慕课的内涵与特征,对慕课的课程设计与制作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慕课;课程设计;慕课制作

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慕课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良好契机,对传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引发了教育部门、教师及学生群体的极大关注。研究如何设计与制作一门优质的慕课,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慕课的内涵与特征

慕课,是英文MOOC的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其发源于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是一种基于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行为。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慕课就是当今“互联网+教育”最有代表性的产物。慕课最先起源于美国,随后这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集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于一体的教育模式迅速席卷全球各大高校,中国从2013年后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一流大学相继建立各大慕课平台,慕课随之融入高等教育,并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慕课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开放性高。这种开放性体现在教育理念、学习对象及学习方式的开放。MOOC尊崇知识共享的协议,不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对于课程的选择,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课程。第二,灵活性大。MOOC的授课形式一般为“短视频+小测试”,每个视频通常为5-15分钟,每堂课讲解一个知识点,学习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个人终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解决了想学就可随时随地学的需要。第三,互动性强。不同于传统课堂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模式,MOOC主要借助于上线课程平台内部的交流模块,如:学习讨论区、留言板等,甚至是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学习者可以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在线提问,或是互动讨论交流,实现大范围的互动,有着较强的参与感与互动性。

二、慕课的课程设计

对建设一门慕课来说,包含了选定授课科目、课程教学设计、素材、教案、课件、习题测试、评论交流、学习反馈等环节。其中,要把课程设计放在核心地位。首先,课程的建设者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及是否符合院校教育水平的要求来选择授课科目。在选定了授课科目之后,要充分分析该门课的学习对象,包括学习者的知识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学习动机等因素。其次,把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梳理,细致地对知识点进行划分,根据学习对象的需求和学习目标规划出重、难点,而后,设计知识点呈现方式。紧紧把握其“微”的特征,一节课通常为5-15分钟。注意课程单元的整体设计,每堂课虽然只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但要把握好课程的完整性,确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突出课程教案、课件、习题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科学且系统的课程设计才能给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知识技能。再次,对于课程的教学资源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感官,力争创设具有较高参与性和较强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加深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良好学习体验,使其能围绕学习任务来开展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主动的去接受吸收课程所讲授的知识,提高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三、慕课的制作

一门慕课的质量是否过关,除了课程结构精心设计之外,慕课的录制拍摄质量、后期制作水平同样重要。

1.前期准备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慕课制作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前提。通常而言,慕课制作的前期的准备工作涉及到教学团队的确定、授课科目的选定、课程整体设计规划、教学策略的制定、教案的编写、拍摄脚本的拟制、拍摄及制作团队的确定等。

2.录制拍摄

完成好拍摄准备之后,就开始进行授课视屏及各种素材的拍摄。在录制拍摄中,要注意:一是优先保证录制现场的声音品质,尤其是对授课教员、学生发言、其他有效声效等做到全面、不失真的收录。二是录制的画面品质要高,在构图上要做到合理布局,在图形呈现时做到清晰、稳定。三是为了便于后期制作,尽可能以脚本为依据来拍摄,每拍摄完一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整理和校对,避免有遗漏或是缺陷的部分,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补拍。四是灵活运用拍摄技巧,可采取多角度、分屏等方式,便于后期制作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的选择来提高视频感染力。

3.后期制作

在完成所有素材内容的录制拍摄之后,便需要展开后期的编辑制作。编辑的流程为:导入素材,声音、图像对位,粗剪,镜头组接,精剪,字幕及特效校正,流媒体转码,以达到编辑的目的。同时,在编辑中需要用到多种常用编辑软件,如剪辑软件Premiere、Edius,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动画制作软件Flash、3dMax,特效制作软件AfterEffects,字幕制作软件ArcTime等。此外,在后期的制作中,要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特色,使用不同软件或是呈现方式来提升视频的观赏性,注重画面的动静结合,动态画面展现思维过程,有利于学习者循序渐进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静态画面保留思维足迹,有利于学习者回溯、感悟思维方法。

4.平台发布

基于互联网构建的慕课平台是课程发布的重要载体,高性能服务器、海量存储器、千兆以上的宽带接入,为慕课的发布提供了优质的平台。慕课建设者无需掌握复杂的网站制作技术,只需要把慕课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素材上传至平台后台的管理系统,即可完成发布,供学习者选择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翌.胡秋艳.浅谈“慕课”课程制作方案[J].才智,2014年27期

[2]杨建青.蔡建新.马睿.浅析“慕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J]中国市场,2017年3期.

[3]张旭森.浅谈高校慕课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