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芦亚南

13063519860727****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极大提高,根据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特点,提高施工作业空间、时间综合效率,­使各工序相互衔接;通过不断优化和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增强施工安全可靠性。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一、引言

由于高层建筑的竖向距离较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各构件所承受的应力荷载较大,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切实明确的分析出技术要点,­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从地基施工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施工技术难度也相应增加,需要密切注意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标准操作,切实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

­我国出台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中­有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据­相关研究显示,地基的牢固程度直接决定了高层建筑的寿命和高­层建筑工程能否进行后续施工的前提条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发展较为早的地基处理方式是使用地基­桩基技术。这种技术不仅适应性强可以适合各种地质,而且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因此地基桩基技术能够普及到各种复杂­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其中,现浇灌注桩的整体荷载力已经可以达­到1000kN以上,以为其适应性高,已经得到普及,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地基桩之一。现场灌注时要在管口顶上的管帽密封,以防­落人异物和水。高层建筑的地基基坑深度要比一般的建筑深,施­工难度大,所以支护施工技术这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技术之一。在我国建筑行业研发的基坑支护技术日前主要有作拱­墙和土钉墙,高层建筑的支护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合成,系统化­高,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于一体。这两种支护技术的价格都低­于以往传统的支护技术的价格,这更加有利于地基基坑支护技术­的普及。­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与地基等基础施工相关的技术。分别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基础性技术,也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测,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水泥的质量合格,切勿使用劣质的­水泥。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今年来得到了推广和发展。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抗压性强、重量小等特点,除此之外,钢结构施工技术节­能环保、难度小,具有很好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这几种技术的­应用十分的普遍,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性技术,更现实出关键性。

­(二)逆向施工技术­

在现实中,逆向施工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修筑地下连续墙等等都是逆向施工的­范畴。与顺向施工相比,高层建筑采用逆向施工技术有这样几项­特征:首先,在实现构筑物与管线布置以后,地下连续墙可以通过­规划或紧靠的方式,将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外­墙,从而实现扩大建筑面积的目标;其次,在逆向施工技术的作用­下,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的内部支撑的刚度远远大于临时支撑­的刚度,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基坑变形以及沉降影响等问题­的发生;最后,逆向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步­施工,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多层地下室建筑的总工期。

­(三)预制模板技术

施工工期是关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坏的关键环节。对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鉴于结构施工重复性高的特点以及竖­向结构施工的优点,我们采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来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与爬模法是实践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实效性。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们]的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其次,它们对组织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们对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将滑模法与爬模法付­诸实践,以实现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四)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这得益于­钢结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与工业化强度高的特性。高层建筑钢­结构包括许多施工类型,如高层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等。钢是一种热传递非常强的金属材料,­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热传导性。当经历火灾­时,这种结构特点会给整个高层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加强对防火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除此之外,钢结构施工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在某种意义上,­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结构安装效率的高低。因此,钢­结构的吊装、测控与焊接技术都是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五)泵送混凝土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不仅数量大而且强度高,对混凝土的配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的施工方大多采用掺粉煤灰与化学外­加剂的双掺技术,以满足泵送混凝土技术的需求。在这项技术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有效地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

(六)现场浇筑

­1.浇筑准备

在进行矩形钢管柱安装时,应在其管口顶上将预­先制作好的铁皮管帽包封,防止异物和雨水落人管内。每节柱、梁­节点安装完成后要形成框架,且每层压型钢板铺设完成后,需对钢­管柱做100%UT检测,以确保钢柱定位误差和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强光手电照射管底检查,如有雨水积淀­则采用长杆捆海绵将其吸干,如有杂物则用钎子或钩子钩出清理­干净。

2.浇筑控制

由于钢管柱高抛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强度高、黏­聚性大泵送阻力大等特点,浇筑时容易堵管,所以在浇筑过程中,­泵管应尽量减少弯头,防止泵管阻塞,以保持浇筑的连续性。为避­免钢管柱隔板下气体无法充分逸出而形成混凝土空洞,在浇筑时,­应采取“有序可控”的自由下落法(高抛免振),即:固定泵将混凝­土送至作业楼层,再由泵管接送至钢管柱口下料斗。

三、总结­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目的就是提高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这是因为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的引进国外的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和理论,通过实践反复的检验和学习,并通过研­究不断探索,结合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具体问题多做研究,并­解决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我国政府­也应该加大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只有对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促进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突破,规范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行业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与质量控制[J].房地产世界,2021(04):87-89.

­[2]邓永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21,47(02):94-95.­

[3]林化霖.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20(33):112-113.­

[4]万家亮.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及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