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与“星”同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因材施教 与“星”同行

罗淑媚

东莞市塘厦第三小学 523700


——以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为例谈小学融合教育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融入,如何开展融合教育,让随班就读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是当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教学中,教师在面对随班就读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时,根据学生们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有效策略,让教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更好地够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此,笔者对如何在小学融合教育下开展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随班就读 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 差异 需求 训练

一、差异教学

(一)依“需”而教

对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而言,上学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学业问题,而是要面对社会化课题的的考验,实现社会化的进步,最终走向社会,能在社会生存。因而教师在设定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目标时,要根据他的需求而设定,在设计教学时,要尽量将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联系起来。

比如,在语文课讲授《花的学校》时,提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时想到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抽象思维相对溃乏的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是超出他能力范围。于是,在提问前,先让学生们开始大胆地交流,分享自己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他在聆听中初步感悟学习。进而他回答问题时,适当地配以生活中拍摄到的校园内花的照片,或他生活中时常见到的花的照片给予提示。接着,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花的学校,将抽象教学转化为视觉教学,让他在形象教学中,理解文意。在教学过程中,当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不懂如何完整表述自己的想法时,给予教学辅助——图片、提示语、操作性工具等,不时引导班级的同学,根据随班就读学生一些简单语言表述增添内容,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说出他的想法。

自闭症儿童虽然较多有害怕失败和自卑心理,时常做事被动、谨小慎微、逃避竞争,但长期浸淫在这互帮互助课堂学习氛围中,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会感受到班级学生对他的接纳和关注,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体验,变得自信。

(二)“量”材而教

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有限,教学的时候要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一视同仁”地要求他们和普通学生一样。如果都“一刀切”,那他们就会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要抓住随班就读学生最急迫的需求,据“材”——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而定下教的“量”。比如,普通学生要背诵整篇课文,他可以分段背诵或只背诵重点段落,适当地减少一些学习任务。因此,为了让他更好增强自控力,可以给他制定一个个人的课堂记录表,记录他的课堂表现。这个表格由他和助学小伙伴合力填写,让他有意识地提高有意注意力。这也为行为干预提供数据,便于个别化教学。

(三)循序而“教”

1.温故知新

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有刻板行为,一般会畏难学习新知识,担心学不来而抗拒学习新知识。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可先复习旧的知识,给自闭症儿童增加了自信,减少对新知识探索的抗拒心理和行为。例如讲授《带刺的朋友》这一课前,先配以图片回顾描写动物的课文,再猜猜它是谁,接着引入新课。同时,考虑到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的信息听取能力并不强,视觉更为敏感,于是结合动画播放方式用故事渗透教学,用动画向学生展示刺猬偷枣的过程,由此吸引了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的注意力,让他自觉地跟随学习。同时,让全班学生都能感受到刺猬的可爱,从而喜欢上刺猬,进一步的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采取的教学手段中,全班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趣味教学法和针对性教学法的融合,学会在方法并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语文。

2.合作学习

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取用合作性学习,能了无痕迹地将随班就读学生安排到普通学生群体中,让他慢慢融入普通学生群体。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将学生进行分组,组建成不同性质的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可分成同质性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异质性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补互助,共同探讨、学习。

例如在《小书包》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组成异质性的学习小组,并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其中,随班就读分配相对简单一些的任务,且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助学小伙伴提示他。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再对学习小组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包进行观察,并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书包的特点。在浓郁的讨论氛围下,适时地鼓励随班就读学生发言,并让大家给他补充内容,再让他复述。等到全班举手发言时,鼓励随班就读学生说一说自己书包的特点,他小组的组员可以用手指书包的一些部位,提示他口头表达。当随班就读学生能够利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形容自己的书包时,我会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让随班就读学生收获到学习的成就感,感受到同学和教师对他的友爱。在接纳的环境下,快乐学习。

3.多元教学

传统课堂单调的讲授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视听觉疲劳,无法吸引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对本身注意力就短暂的自闭症随班就读学生来说,要在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下学习,那是极其艰难的。因此,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弥补了传统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的不足。

①融入音乐元素,配乐朗读,打拍子,帮助他找到节奏感,增加朗读的激情。

②融入美术元素,根据文本内容画图。例如,语文课《威尼斯的小艇》根据第二自然段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画出威尼斯小艇的外形。通过让学生画出的小艇模样,验证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文段。并出示小艇的照片,让他有形象的认识。

③配动作背课文,促进理解和记忆。例如《惊弓之鸟》第三自然段描写更羸射雁的动作。可让学生扮演更赢,边模仿射箭动作,边背文段……这样可将文本还原为动作思维,帮助他理解抽象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随班就读学生会和普通学生一样,走进普通学校一起学习,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学生的融入,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提升,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科的特点,综合地评估各方面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手段,从中找到适合融合教育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支持策略,达到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真正的普教融合,共享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融合教育实践指南[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3

【2】杨璐.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来自美国的经验[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4:22

【3】王霞.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7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