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

宋晓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类及所有生物存在的生命资源。节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节水即节约生命资源。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系列讲话中对节水也都有明确要求,提出“节水优先”治水方针,要求“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提高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需求”“加快推进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关键词:节水;水资源;概念;内涵;效率;保护

1国内外节水概念解析

国际上对节水的表述大多为WaterConservation,节水即节约水资源,其要义是对水的维护、保护和持续利用。我国常从WaterSaving(省水)的角度认知节水,节水即节约用水,更多强调用水户在用水过程中对水的节约利用和高效利用。国内外对节水认知,均强调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保护”,在节约中利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节约。

1.1国外对节水的理解

国际上对“节水”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美国环境保护署水资源保护计划指南》(《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waterconservationplanguidelines》)中节水(Waterconservation)为“水的损失、浪费、使用的任何有益减少。在公用事业规划的语境中,‘有益的’一词通常是指一项活动的益处超过成本。”《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水知识术语表》(《Glossary|ColoradoWaterKnowledge|ColoradoStateUniversity》)定义节水(Waterconservation)是指“在农场、家庭及工业上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通过蓄水或保护工程收集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欧洲环境局术语表》(Glossary—EuropeanEnvironmentAgency)定义节水(Waterconservation)是“以有益的目的保护、开发和有效管理水资源”;节约用水(Watersaving)是“旨在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持续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水效联盟术语表》(Glossary—TheAllianceforWaterEfficiency)采用美国水资源委员对节水(Waterconservation)的定义,将其定义为以下活动:“①减少对水的需求;②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③改善土地管理以节约水。”《城市用水与节水手册》(HandbookofWaterUseandConservation)中节水(Waterconservation)为“水资源消耗、浪费、使用的有益减少。”《欧盟节约用水潜力》(EUWatersavingpotential)定义节约用水(Watersaving)为“减少流域内的总供水需求。”

1.2国内对节水的理解

国内目前普遍从用水端理解节水,比如:我国现行标准与报告中,GB/T30943—2014《水资源术语》定义节水为“提高用水效率而科学合理地减少供、用水量”。GB50506—2009《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定义节水是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用水量、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污、保护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电力名词(第二版)》定义节水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使用量、增加废水的处理回用量、防止和杜绝水的浪费”。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定义工业节水是指“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水措施,减少工业取水量和用水量,降低工业排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过程和方法”。《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认为节水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定义节水为“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取用水过程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杜绝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1.3节水概念界定异同

国内外对节水概念的理解,均强调要提高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减少对水的无效、低效消耗和用水浪费;但对节水范畴的界定尚有差异,部分强调用水主体的节约用水(watersaving),部分强调包括取水—供水—用水—耗水—排水—回用等全过程、各环节中水的节约与保护(Waterconservation)。前者可以称之为狭义节水,后者可以称之为广义节水。狭义节水认为节水就是减少用水和高效用水,其特点是将单位用水量降至标准水平以下、或将单位用水量产出效果高于标准水平以上。广义节水强调要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各环节的节水,包括水资源有序开发、合理配置和减少无效、低效和不合理用水,同时,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

2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及管理措施

节水涉及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时代特点和空间特色,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资源供需状况对节水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用水结构下的节水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的区域(流域)节水推进策略应因地制宜。因此,本研究从节水的二元属性、内涵特征、度量方法及作用意义四个维度科学认知节水。

2.1明确节水二元属性

维持流域水循环稳定和水资源的动态更新,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基本要求。从水循环机理上看,自然水循环是水资源自然属性,社会水循环是水资源利用功能属性。节水的核心是在自然-社会水循环过程中,更多地从社会水循环角度,调整无效、低效和不合理的取用水行为,重点是管好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既要维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又要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2节水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从节水内涵特征看,节水就是对水的减量化、高效化、循序化、资源化、生态化及规制化的利用。减量化利用:通过节水管控,可以减少无效低效用水,减少无效损耗,实现减量化利用。高效化利用:通过节水管控,可以提高用水效率,提升用水效益,实现高效化利用。循序化利用:通过节水管控,可以促进水资源有序开发、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一水多用,实现循序化利用。资源化利用:非常规水源利用也是节水工作重要内容,加大再生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可以减少新鲜水的利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2.3节水度量

科学度量节水及其成效,对于指导节水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从节水行动和节水效果两个层面进行节水度量,其中,节水行动度量是对用水行为或管好用水、促进节水等行动的执行力进行认定和评估,节水效果度量是对节水行为和节水行动等取得节水客观效果进行计量和核定。行动度量:主要包括自觉节水意识与节水优先理念,政策、标准、考核、管理等行政手段的落实,监测计量、适用技术研发、节水科技成果应用等的技术支撑,水价机制、财政税收政策、节水投入与产出等的经济支持,以及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等节水能力保障。效果度量:主要包括节水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

3节水作用意义

节水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特点和用水模式,兼顾生态用水与治污要求。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先进合理的节水工程措施,节水可以起到降耗、增供、增效和减排等作用。节水就是降耗:通过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减少对水资源的取水量和用水量,从而相应地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有利于维系水循环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结语

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在部分地区甚至是根本性措施。本文在梳理古今中外节水相关定义、理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出发,充分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供、用、耗、排各个环节,深入剖析了节水二元属性、内涵特征、度量方法及作用意义。由此,思考我国新时期节水工作,应统筹自然与社会、总量与强度、效率与效益等相关关系,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进而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莹,赵勇,刘昌明.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干旱区研究.2004(2):125-129.

[2]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waterconservationplanguidelines[J].1998.

[3]EuropeanEnvironmentAgency.Glossary—EuropeanEnvironmentAgency[EB/OL].https://www.eea.europa.eu/help/glossary,10Apr2017.

[4]AllianceforWaterEfficiency.Glossary—AllianceforWaterEfficiency[EB/OL].https://www.allianceforwaterefficiency.org/resources/resource-library/glo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