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背景处理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谈谈背景处理的有效性

李秀琼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中学

【摘要】:文本背景植入教学的有效,关乎课程、课堂、生成价值实践的有效。它的时机选择与几个文本解读的处理有关。只有厘清几个文本解读的特点与关系,才能对背景作理性的植入。

【关键词】:文本背景,个性解读,课程解读。


在国培送教下乡听课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文本背景处置的有效性问题,摆在了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有的教师对文章背景知识的关注、重视不够,有的干脆忽略;大多数则不加考虑地将之放在课题或作者介绍之后只作为一个流程而已。我觉得,这样的背景处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文本,很难处理好课程性阅读和一般性阅读,即作者文本、编者文本与学生文本的关系与过渡,也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了。

文本背景究竟怎样处理才有效呢?

我以为,还是与几个文本阅读的处理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一句话,就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学生个性解读,指的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提倡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实质,就是学生文本的一般性阅读。而文章的背景呢,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过程无疑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无论对知识掌握还是对学习提供资源上讲,老师都应该处理好背景介绍这个环节。因为这是作者文本的内涵要义。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实现一般性阅读到课程性阅读的过渡。也就是学生文本如何达到编者文本的阅读目标。我们主张语文课堂需要切实践行“个性解读”,也需要对背景介绍作出合理安排。那么究竟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呢?也就是何时介绍背景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又能更大程度遵循关照学生的个性解读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教师深入、全面的个性解读为先,再在尊重、把握学生个性解读基础上,适时处理背景介绍,此所谓教者文本的处理。教者文本是综合作者文本、编者文本、学生文本的资源承载体,它是教学客体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也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它要完成的是一般性阅读到课程性阅读的桥梁搭建,是学生文本、作者文本、编者文本能够交流互通的纽带,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所以教师的个性解读是为给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支撑,指明方向,打开思路,点拨方法的。教师个性解读是无限接近作者文本的挖掘机,是达成编者文本的设计师。既体现文本知识素养的价值,也体现文本品格素养的价值,即立德树人。而背景介绍何时植入应当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对文本深入作者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课程文本目标之时,需要助力学生资源的时候,才是最恰当的。否则,教师对于课文背景的不加思考的处理或不处理都是经不住推敲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种态度、方式没有体现文本背景的创作必然性和价值意义。

个性解读,是学生主体阅读文本客体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它必然带有个体认知基础与经验积累,即一般性阅读特质。个性阅读过程就是主体与客体对话的情感体验心理历程,即与文本、人物、作者、编者深层的对话,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化创造性的反应,在角色体验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评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在自我学识、经验积累基础之上从“我”出发,去发现、品悟、评判、创造、建构文本的内涵、意义,从而建构对文本的个性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之中,阅读主体的个性无疑得到尊重,得到彰显,情感得以满足、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的价值得以提升,为终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样,文本的意义与阅读主体的生命感知就是不可分割,共同存在的。而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引导者,也是资源体,更是评价者,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以此鼓励学生成为积极的、自主的、创造的、反思的阅读者。但学生的个性解读,往往又是肤浅的,片面的,甚至是无效的,这种一般性阅读的不足,靠什么来深刻、全面、有效呢?

在我的记忆中,阅读教学多按照“课题→作者、背景→文本”流程进行,这种模式化的程序对学生的后续阅读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你想呀,教师首先没了自己,又怎敢断言给予学生的是合符课标的新方式、新方法呢?毫无疑问,阅读主体总是带着自己的已有学识基础和经验进入文本的,这个过程首先就应该是读者重新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遵循以往那种教学思路去实践新课程理念,且不说教师自己思想没有解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背景介绍”的先入为主,这对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相当于打了擦边球,教师对文本主题作了比较明显的暗示,已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使得学生思维受限,学生阅读、思辨过程变得单一平面化,可以说是围绕“背景打转转”,毫无新意和深广度,甚至他们回答的问题都早已打上了“背景”的烙印,显然犯了“套版效应”的阅读大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不同主体对相同客体的个性解读结果。那么这种个性解读是不是相对准确的呢?或者说更接近作者文本呢?古人推行看重的“知人论世”法也的确是通向和文本对话、理解文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那就接着用“背景”去审视一番吧。选择怎样的时机介绍背景实在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应结合教学实际动态的把握、选择最佳的介绍时机,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成”目标。

总之,在背景处理和个性解读上,我没有厚此薄彼之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处理“背景介绍”,不管具体时机在哪儿,我觉得都应该始终关注学生个性阅读在先的基调,才是顺应课程标准要求的,合乎学生思维发展需要的。否则,什么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会大打折扣,最终名不副实。


参考文献:《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引导学生个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