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李涛 徐彦秋

湖北襄阳四中 441021

动态平衡问题是平衡问题中的难点问题,这里,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如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一、图解法

组合 401、如图所示,用水平细线将电灯拉到图示位置,若保持灯位置不变,将细线由顺时针转到竖直的过程中,细线受到的拉力?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组合 36 析和解答:如图所示,选O点为研究对象,可认为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一个灯的重力引起的对O点向下的拉力,一个是电线的拉力,再一个是线的拉力,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可知电线拉力(OB)和细线(OA)拉力的合力必和灯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力的平行四边形,由于电线拉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而且电线拉力方向(即OB)方向也不变,可以发现随细线OA拉力方向改变,电线拉力逐渐变小。(即线段的长度)而细线拉力则先变小后变大,当细线拉力方向和电线拉力方向垂直时,细线拉力取最小值,由此选项D正确。

点评:利用图解法来定性分析一些动态平衡问题,简单直观有效,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分析时要注意那些力的大小不变,注意那些力的方向不变,注意那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1)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F1方向不变大小变,则用三角形法(或图解法)处理问题,另一个力F2的最小值条件为F1⊥F2.(2)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则用图解法处理问题.


2、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MN之间的夹角为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60b9dc0ea5431_html_31db57cc63f9ef40.png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60b9dc0ea5431_html_ab66c50a3251b086.png 析和解答:选AD.重物受到重力mg、OM绳的拉力FOM、MN绳的拉力FMN共三个力的作用.缓慢拉起过程中任一时刻可认为是平衡状态,三力的合力恒为0.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定则得一首尾相接的闭合三角形,由于α>且不变,则三角形中FMN与FOM的交点在一个优弧上移动,由图可以看出,在OM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绳MN中拉力一直增大且恰好达到最大值,绳OM中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D正确,B、C错误.

点评: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还有两个力的夹角不变,可以画圆,因为有两个力的夹角α不变,所以表示重力的线段对应的圆周角不变。


二、解析法

3、如图所示,一个重球用绳子挂在光滑的墙上,当保持球的重力不变时,缓慢向上拉绳子的过程中,绳的拉力T和球受到的支持力N如何变化( )

A60b9dc0ea5431_html_91ee8cb9e6db2c6a.png 、T不变,N不变 B、T不变,N变小

C、T变大,N变大 D、T变小,N变小

60b9dc0ea5431_html_538a3a540ca15a95.png 析和解答:如图所示,选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G、线的拉力T、支持力N,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可知线的拉力T、支持力N的合力必和球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由平衡条件可知,T =G/ cosθN=Gtanθ,缓慢向上拉绳子的过程中,θ变大,cosθ变小,所以T变大,tanθ变大,所以G变大。所以选项C正确。

点评:有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适合利用解析法,解析法思路清晰,推理严密。另外,本题也可以用图解法。


三、相似法

60b9dc0ea5431_html_c72c57f3c3a9739a.png4、如图所示,定滑轮的正下方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径,用力F拉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使质量为m的小球缓慢由A处上升到B处,若小球在滑动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大小为F,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不计定滑轮的大小及一切摩擦,则( )

A、N不变,F不变 B、N不变,F变小

C、N变大,F变大 D、N变小,F变小

分析和解答:在小球中A处缓慢地移动到B处的过程中,可认为小球在不同的位置均处于平衡状态,而小球始终受到重力,半球对它的弹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F作用,画出小球在某一位置A时受力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N和F的合力恰好与mg平衡,作平行四边形AFGN,其中△AGN与△AO'O相似,由此可得

N/G=R/H和F/G=OA/H

式中H为定滑轮到半球球心距离

所以 N=RG/H,F=OA·G/H

在小球A移动B过程中,球半径R不变,H不变,OA变短,可知N不变,F变小,故选项B正确。

点评:在题目所给已知量中,只含长度量时可考虑使用三角形相似法解三力平衡问题。


四、整体法、隔离法

60b9dc0ea5431_html_547f1d02f82b63e4.png5、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5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分析和解答:以两环和细绳整体为对象求FN,可知竖直方向上始终二力平衡,FN=2mg不变;以Q环为对象,在重力、细绳拉力FOB压力N作用下平衡,设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P环向左移的过程中α将减小,N=mgtanα也将减小。再以整体为对象,水平方向只有OBQ的压力NOA P环的摩擦力f作用,因此f=N也减小。答案选B。

点评:注意掌握隔离法和整体法。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隔离时,选受力较少的Q作为研究对象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