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邓小娟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是对骨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骨科病人70例。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试验过程中,在对患者用药和日常护理方面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对两种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护理方法是否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从下肢深静脉损伤发生的概率来看,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

下肢静脉内血液出现异常凝固,这种现象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外科手术中很早就出现了。如:导致残疾,影响正常生活质量,丧失劳动力等,都是下肢深静脉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对该病的正常干预,当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本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骨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分析,对70例患者进行半随机分组。这些干预组中的35例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是有关这次护理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这70名患者中,男、女各35名,随机抽取。对该试验的比例分配方法,根据年龄、以前的病史和性别因素,采用统计学原理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对照组:

(1)为矫形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提供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

(2)在常规护理开始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疾病,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通过采取改变病人体位的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指导和帮助病人每隔三小时翻身一次。

(4)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应增加对静脉输液途径的管理。为使整个静脉输液通畅,增加血栓形成的机率,减少留置时间,医护人员可使用留置套管针,达到预期效果。

治疗干预: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干预组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策划,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包括:运动指导、饮食配方、综合术前评估、间接性压发等。对其它方面的护理干预组和控制组基本相似。

治疗措施:(1)合理区分高危人群,如:超重、高龄、有重大病史者等,在进行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术前针对高危人群有以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应采取的处理方法:①前期医务人员对患有此病的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多向他们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消除病人紧张心理,这样对治疗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第二,烟味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由于尼古丁的刺激,末梢血管会变小,导致血流量减少。建议吸烟者戒掉吸烟,防止胆固醇下降。(c)众所周知,手术的成功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只是一个环节,手术后期的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饮食方面的改善,增加运动,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以对患者身体的有效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卧床护理: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适当地抬起下肢,有助于体内血液流动。

(3)间歇性压迫法:此法可有效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既可控制血流速度,又可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量。

(4)运动:运动对任何疾病都可以起到康复作用,对病患来说,卧床休息是一种锻炼,但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运动操作方法。例如:可请护士将病人的一条腿抬起,病人则用双手按压肚脐位置时,稍停片刻,依次按压;也可将一条腿伸直,用一只手握住前足,使身体作拉伸运动。与呼吸练习一起进行。

(5)饮食注意: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主要是吃一些容易被身体消化的清淡食品。尽量不要吃含糖量太高的东西,多吃些西红柿、苹果等有酸味的食物。与此同时,为使肠胃顺畅,多喝水,适量食用香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2结果

综合分析表明,干预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际上验所使用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骨头手术的特点如下

(1)患者多数因身体原因而长期卧床休息,不能下地行走,使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造成该部位血液循环不顺。

(2)患者体内血液流通不顺也与必要时由医务人员实施麻醉有关。麻醉剂会使肌肉放松,无法更好地收缩,从而导致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

(3)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没有按照医护人员交代的饮食注意,因此,由于某些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3.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1)治疗疾病,一旦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患者要及时就医,而不是选择等待,这样就不会导致疾病再次扩大。

(2)环境:日常生活环境要注意良好,例如:室内温度,安静的气氛。等使患者身心都得到放松。

(3)饮食:每日尽量吃低脂食品,避免使血凝,多注意排便。每天喝一杯水,保证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

(4)身体方面: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病人应多休息,尽量少走路,适当地做下肢运动,不要在膝盖下垫东西,防止静脉倒流。

(5)疼痛护理观察:其疼痛主要是:①血栓引起静脉发炎,使身体产生疼痛感②血栓造成静脉内的阻塞,使下肢血液不能往后流过,从而引起痛痛感。病人这时应多休息,减少地面行走,以进一步缓解肢体疼痛的感觉。当痛到无法忍受时,适当口服止痛片来止痛。

总而言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麻醉、手术后制动、长期卧床等导致的血流滞缓。长期卧床的患者较为多见,其下肢静脉血流速明显慢于正常血流速,从而使大量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内膜,出现凝血状态,引起血栓。患病后患者血液循环受阻,会出现下肢肿胀、酸痛、发炎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甚至导致其他复杂性疾病的发生,阻碍骨科治疗的效果。临床中,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以预防为主,并结合患者术后的身体情况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规范患者生活,并进行适当的功能体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上面列举的几种方法,其效果都很不错,已经治愈了,这一信息的出现使得此法的实用性,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06):167-168.

[2]郭立宏,孟祥英.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66.

[3]张燕华,罗玉荣.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208例.2017,26(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