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厂"运行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校企合作的 "教学工厂 "运行模式研究

张牧琢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299

摘要:现目前高职专科院校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企业化的职业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高端的技能型人才,采用学校和工厂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教学工厂”,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可以真正接触工厂、参加工厂的理论实践教学活动。本文系统地剖析了我国高职专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实际运行模式,针对校企合作“教学工厂”的实践性与科学性提出解答的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工厂、实践教学


  1. 进行校企合作的原因及创办“教学工厂”好处

(一)原因:高职院校为了训练适应社会的高端技术应用人才,符合企业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和实际教学相互融入,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及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校企合作“教学工厂”会使得课堂的教学流程和制造过程之间能够很好地产生联系和对接,通过分享校企的资源,工学相结合来共同完成。

(二)创办“教学工厂”的好处

1.有利于校企利益共赢。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可以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缺乏、生产场地不够充裕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进行改造,有效地减少了企业的制造费用并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制造费用。校方也可以考虑通过设立"教学工厂"来给学生们建立更多的可以参与实践的机会和岗位,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文化素质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

2.有利于校企责任共担。当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能够准确落实健康及能保障各方利益的保障机制后,就能分清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责任,对他们间的权力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能够有效的进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

3. 有利于促进校企在优势上相互互补。学校也可以充分借助于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可以设计一些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岗位专业技能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可以聘请行业内的技术骨干人才到学校做兼职讲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高层次、技能型的专门性人才。企业也可以通过利用学校的专业技术资源和教师对于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再教育,提升其整体素质,同时还可借助高校人才资源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与服务。

  1. 导致"教学工厂"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1)学校以为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工厂”只是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基地、安排大学生进行实习,而非是高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

(2)校企没有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保障合作机制,不同的企业需求也不一样,如果制度上存在不健全,很难保证到学校和企业的权利及义务。

(3)学生在参与生产性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存在,再加上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因此,企业觉得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所以导致学校对合作充满热情、企业却很冷淡的情况出现。

  1.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体制的方式及存在的难点

(1)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体制的方式

建立一个以政府和企业为引导,企业、学校等多元化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办学综合体,三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依靠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这才能够是我国形成长效的政、校、企双方合作发展机制的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主要支持方向是为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向上级政府寻求相应的政策扶持,在经济上也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

(2)存在的难点

学校和企业对于合作“教学工厂”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现目前的合作案例实施时间不长,机制运作方面也不够成熟,以至于没有看到很大的合作成效。

现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因为政府无法一套基于行业协会管理制度的科学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和体系,政府、学校、企业也没有获得当地性法律规定的支持和保障,以至于当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领导层思想或理念发生转变时而发生变动,出现校企合作的机制达不到长效的状态。

四、解决方法

(一)认识层面:政府和学校对于教学改革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在政府和学校层面不仅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性,还应要有克服问题和困难的决心,坚持改革。在企业方面,要提升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合作带领的利益,并和学校、政府积极沟通,解决目前在合作中出现的短期性、人情化和功利性等问题。

(二)政策方面:加强对政校企三方的制度保障建设。

政府部门应该更加明确地表示对于如何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体系的具体指导方针与实施的正确意见,通过修改和完善《职业教育法》,立法明责强制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执法职能,制定可操作性较高的地方法规,及校企合作奖与惩机制,帮助学校之间建立更加深度的合作,形成长效有效的机制和体系。

(三)方法层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办学联合体模式及校企合作“教学工厂”运行模式。

(1)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办学联合体模式要先解决好以下问题:

明确规定了政、校、企办学联盟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职务和行使的地位要求来做,明晰了政、校、企三方面各自的责、权、利,建立了以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作为最终的目标。

在地方地域内去选择一些影响力较大且同时具备战略目标眼光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作为其战略伙伴,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办学综合体的成功开展,又加强了对改革成果的示范与推广。

办学联合体委员会主要是在各所大学中的高等专科院校(包括集团体)的共同领导和监督下运行的,与各大专科院校的二级管理机制-"教学系部",是不同的两个基本概念。须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各校高等教育办学联合体和各类高职专科院校二级"教学系部"之间的关系,还必须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好高等教育专科院校办学联合体和高等教育院校(群)之间的关系。

(2)建立科学的校企“教学工厂”合作方式及如何有效运行

合作伙伴是教学工厂建设成功的关键,学校在选择企业是要选择热心参与教育事业且具有一定实力和行业代表性的中小型企业,这样就可兼顾教学与生产两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能一味的强调是否是世界500强企业,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意识及证教学的需求才是是第一要素。

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中需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学校应在场地、学生优先就业、设备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支持,企业也需要在学生的实习、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研发等方面给予学校支持,需要注明实质内容并且可操作,减少日后实施过程中带来的麻烦。因此在合作前学校要做好调研工作,对于合作形式、内容、目标、预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和预算清晰。一般合作的时间不宜太长,4-5年可以保障学校教学计划的同时,又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利益。

在教学工厂建成需要一定时间的运行磨合期,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互相理解,互相适应,最终达到合适状态。因此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学校可成立教学工厂工作协调小组,由学校和企业人员积极协调和沟通在实践中需要的问题,根据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磨合期后,“教学工厂”将进入深入运行期。这一时期学校要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培训、生产管理和科研教研等进行深入研究及探索,真正去实现教学工厂的产、教、研功能。

  1. 结束语

总之,校企之间的合作长期且深入,必然要建立在科学、长效地运行的管理机制和体系,这需要由于政策及其法律法规在社会层面上提供保障、完善且成熟的产品行业体系、国家对于产品制造业的开发力度及高等技术专业院校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出决心。同时,还要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再加上成熟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就可以建立长期且高效的校企“教学工厂”。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达成的,现目前所构建的校企办学联合体管理模式来促进校企合作的形成与其长效运转的机制,也是当前可行的一种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巧月.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厂”运行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16(11):21-22.

[2]梁晨.基于新加坡“教学工厂”视角下职业院校校企双元育人路径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01):28-31.

[3]陈旗展.浅谈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学双赢模式[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02):80-81.



2019—2020年度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YJKT201913,张牧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