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汪礼萍

宜昌市夷陵医院 湖北宜昌 4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临床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经过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时间、基础护理时间、护理文书时间、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医护工作模式的整合充分结合了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职责[1]。本研究中把临床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临床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5-68)岁,(58.43±22.14)岁。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61.37±21.52)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根据临床医师和护士人数,从护理年龄(高级)和专业水平上将其分为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根据临床医生选配护理人员的方式,实行医疗一体化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来评估患者的状况。临床医师制定检查计划后,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医生,辅以护理人员),并敦促患者配合各项检查,同时临床医生和护士互相讨论以制定治疗计划。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对两组护理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包括健康教育时间、基础护理时间、护理文书时间、总体护理质量评分4项,单项满分为25分,总分共100分。由护士长或科室主任进行评分,并对最终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对两组病人进行访谈调查,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精神和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60af3de81998a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时间、基础护理时间、护理文书时间、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60af3de81998a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分)

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时间

基础护理时间

护理文书时间

总体护理质量评分

总分

观察组

46

23.62±2.64

24.74±1.21

24.67±1.94

23.85±2.84

96.73±6.37

对照组

46

21.84±2.72

20.63±1.63

21.74±1.84

21.72±3.73

91.63±4.72

t

/

3.627

5.742

3.743

4.732

4.864

P

/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60af3de81998a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例数

护理环境

服务态度

服务专业度

服务质量

总分

观察组

46

22.53±2.52

24.53±1.58

23.55±2.56

22.45±2.68

98.25±3.56

对照组

46

22.34±1.53

20.35±2.54

21.54±1.53

20.16±1.63

89.63±2.74

T

/

2.973

3.948

4.836

4.362

3.634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医护一体化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快速完成患者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充分合作和默契合作,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等许多任务[2]。护理任务有两种,对于患者,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参加病人护理,可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有利于自身疾病的控制,对预后有很好的作用[3]。此外,医疗服务的整合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护士病人关系[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时间、基础护理时间、护理文书时间、总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及护理质量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玉梅, 陈来秀, 张彦芳. 医护一体化查房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037(003):154-155.

  2. 王莉慧, 文红. 医护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的应用与效果[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 023(005):679-681.

  3. Zeng Jiatao, Du Yuejun, Chen H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family outpatient ward" integrated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mo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Journal of practical hospital clinic, 2019,16 (03): 74-77

  4. 顾纪芳, 曹丽, 刘庆芬. 区域协同医护一体化无缝链接模式提高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护效果[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 v.25;No.118(02):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