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浅谈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技术的应用

李朝玉 肖宇 李爱民 刘静

国网安徽芜湖无为市供电公司 ,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 238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对电力方面的需求也就更多更严格,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配电电缆作为电力工程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只有确保配电电缆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切实将电力工程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配网工程建设;电缆敷设安装;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电缆凭借其占地少、可靠性高、便于维护等独特的优势在配电网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而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腾飞、国民消费水平提升对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高层次的质量要求。在极端天气、线路老化、自然灾害、外力破坏、人为偷盗电缆等因素威胁下,极易造成电缆运行故障,致使整个电力线路发生停电事故。输电中断直接导致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安全隐患与经济财产损失。在电力技术、信息化技术支持下配电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赋予电力电缆自动识别故障的能力,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与隔离技术发展迅猛、日趋成熟。电缆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向监控端发送故障维修提示,切实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性,提升全社会的供电质量。

1电缆故障的原因

1.1设计和敷设施工问题

虽然我国的电缆和敷设施工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还是有待完善。在电缆设计问题中主要体现在电缆防震保护工作不到位、终端引下线太长、电缆塔位基础设计不完善、终端构架平台架构设计缺陷等。在电缆敷设质量中主要体现在电缆接头部位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严重。

1.2高压电缆设备制造缺陷

虽然高压电缆设备生产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高压电缆在进行制造当中经常出现制造问题,例如绝缘偏心、电缆受潮、电缆金属保护套密封不好等。还有一些制造问题体现为电缆接头生产质量问题,出现这一类故障的时间不能够精准地确定,当管控工作不合理时,将会对高压电缆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1.3外界因素

在高压电缆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工作人员操作上的问题,使得电缆收到损坏,分为外部损坏和内部损坏。在进行挖掘地下电缆附近的土地时,周围的土壤进行挖掘时,因为缺乏和电力企业之间基本的沟通,使得高压电缆挖掘工作出现故障,对电缆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在环境因素较为恶劣或者是自然灾害发生时,外部力量会造成高压电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长时间的电缆使用当中,会发生腐蚀或者是受潮,都会对电缆的使用情况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故障产生。

1.4电缆老化,绝缘性下降

在电缆长时间的运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老化,外部的胶体产生了开裂和破损,降低了电缆的绝缘性,因为电缆的绝缘胶体产生脱落等因素导致电缆没有了绝缘作用,而在这样的状况中内部的金属电缆由于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最终提升了故障的发生率。

2配网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要点

2.1全方位查验

若配电线路网络电缆出现故障,电力部门的维修人员应首先找到配电线路网络的设计图纸,依照设计施工图纸科学、系统地分析配电线路网络的实际运转状况,大致找出配电线路网络电缆的故障位置,进而组织人员对判定故障点进行系统全面核查。若在查验过程中,未能在预先判定故障点发现故障问题,电力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力对配电线路网络进行全方位查验,直至找出准确的故障发生点,并确保配电线路网络再一次投入正常运转。

若配电线路网络的电缆出现短路故障,电力部门的维修人员应在准确找到故障位置后,全方位查验故障发生点区间范围内的电线路电缆运行状况,尤其应重点检测配电线路网络的薄弱点;其原因在于,若电缆出现短路故障,则经由电源至故障发生点的沿线电缆都会因电流的瞬时突变引发程度不一的损坏。值得注意的是,全方位查验方法需要电力部门组织大量人力,耗费一定时间,占用企业大量资源,因而通常只在极为必要时方可使用。

2.2电缆敷设

(1)导向架的设计与布置。导向架的拐弯半径要满足电缆最小的动态弯曲半径大于20倍直径,即大于3m的要求。竖井口是敷设的关键位置,此处的导向架必须经过特殊处理。电缆进入竖井后,该位置的受力随着进入竖直部分的电缆增多而迅速增大。当电缆完成进入竖井后,受力将全部施加在金属护套上,这个数值远远大于电缆的侧压力允许值。竖井内的电缆自重由20台输送机平均分摊,导向架实际受力为竖井段最后一台输送机到平洞地面的电缆自重;导向架由多个滑轮组成,形成多点受力,进一步降低了电缆受到的侧压力。

(2)电缆预留段的敷设。设计在敷设中考虑了预留电缆,以备日后检修之用。要求在开关楼地下一层和地下平洞、主变出线支洞预留电缆。电缆敷设到位后,主变出线支洞→地下平洞→开关楼地下一层,利用输送机、电缆葫芦及人工配合逐步进行固定,并形成弧形预留段。

(3)电缆摆设前,根据图纸再次确认电缆相序后方可进行电缆固定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全线电缆均安装固定在支架上,每相电缆敷设完毕后,即进行摆线及电缆固定工作,并在电缆两侧终端安装位置分别预留5m。

(4)电缆敷设后的蛇形固定。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敷设的高压电缆是500kV水电站的出线,电缆在一日的工作周期内有可能出现数次满载和空载运行,负荷的变化会使电缆产生热伸缩,当电缆截面积较大时,伸长量也较大。如果不能消除由此产生的机械应力,将对电缆的主绝缘和铝护套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缆采用蛇形固定方式,在水平位置,每间隔4.5m设固定支架,制作电缆竖直波谷量为220mm的蛇形;在竖井位置,每间隔2.7m制作电缆水平波谷量为200mm的蛇形,用以消除电缆的机械应力。

2.3电缆沟敷设施工技术

具体来讲,在进行电缆沟敷设施工作业过程中,为迎合配电电缆对防护方面提出的相关要求,因此,对于防护方式采用的是铠装层和金属支架两者方向防护形式,通过这种多层的防护方式,能够对电缆运输起到一定的安全性作用。在正式进行电缆沟敷设施工作业时,具体施工工序如下:首先,在电缆沟所处具体位置安装滚轮,其次,将电缆放置于电缆沟底部位置;最后,安排相关人员记录各个电缆线路名称,记录目的在于方便后期维护工作时的管理和检查。在整个敷设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电缆沟埋设过程,埋设深度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控制,以此保证埋设深度符合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要求。

2.4架空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对于某些电力工程所处施工环境比较特殊时,在进行配电电缆施工时就不能应用普通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出现了架空电缆敷设这一新型施工技术,运用该技术开展电缆敷设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想切实保证电力输送符合相关标准,这就要求对电缆横截面范围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控制范围在35mm2前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电缆使用性能起到保障性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电力工程作为满足当前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的基础国民工程,在实际施工期间,其中涉及比较专业的施工内容相对比较多,这就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根据施工规范开展施工作业,才能避免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配电电缆在实际应用中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云龙.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大科技,2020,000(007):74.

[2]王琦.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 轻松学电脑,2019,000(024):P.1-1.

[3]俞伟良,曹耀明.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575(14):287-288.

[4]冯臣.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