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旅游英语翻译现状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改进旅游英语翻译现状的几点建议

马志文、高伟、孙京乾 本文 指导教师:邢驰鸿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临沂



摘要:随着对外宣传的不断深入,旅游景点相关介绍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以及机器翻译的盛行,对外宣传时产生的问题很难被发现。翻译的质量与国际市场前景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翻译质量才可以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而改进旅游英语翻译现状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相关专业以及专业译者都应意识到旅游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为此做出贡献。


关键词: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翻译策略;人才建设


一、中国旅游景点翻译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旅游文化也在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的调查总结,我们发现在近几年的旅游景点翻译中,中国大量景区存在公示语或者景区介绍的翻译出现错译或者不规范的现象。尽管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旅游景区介绍翻译对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在政府也在相关网站以及景区进行了更多的宣传,但是目前中国并没有在这个领域进行大量的人才培养,而只是盲目地寻找英语专业人才或者甚至直接机翻。

与此同时,旅游翻译缺少统筹监管的部门,也缺少地道的旅游英语翻译人才。我国国内众多景区在公示语或者翻译的介绍中会甚至出现语法、拼写等错误,这完全是翻译者的态度问题。

直言直语,翻译简略,毫不生动,表达不出中文原本想要表达的意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滥用音译,二是生硬的逐字翻译或直译。音译是景点名称翻译中最方便的方法,但不能滥用。相反,它应该基于旅游景点名称或者介绍想要表达的意境。在我国许多景点名称的译名中,用音译法翻译往往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和功能。从而使外国游客无法理解。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必须使游客有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建立旅游品牌兴奋点,从而达到信息传播对称的目的。

。。。。

  1. 改进旅游英语翻译现状的措施


汉语的传统诗性特点,使风景名胜区的介绍文雅华丽,言简意赅,在介绍中注重节奏的对仗与和谐,追求整齐对称的句式,常采用平行结构和四字结构。这与英语的习惯和风格相去甚远。国外游客宁愿直言不讳,也不愿拐弯抹角。旅游文本的英译应尊重读者,避免重复。翻译的原则应是信息准确、语言实用、结构严谨、表达通俗、文笔流畅、用词简洁。要从根本上改善景区英文翻译不规范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译者应全面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提高准确性

为了实现景点英译本的准确交流,译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扩大知识储备,加强多语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深刻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望文生“译”的错误。在翻译具体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应注重语境分析,分析预期的交际目标和来访者的接受能力,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添加、删除、添加和合并等翻译技巧,灵活处理原文信息。

(二)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管理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应重视引进词的翻译工作,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必要的投入,聘请专家或高校专业英语教师定期检查景点的导游书,并对翻译质量进行相关鉴定,同时考虑误译和弊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和规范措施,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杜绝上述提到问题的出现,以提高景点的英语翻译质量,净化国内涉外景区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地方旅游相关部门也应设立翻译审批部门,确保景区翻译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避免一些常识性错误。

(三)高校旅游专业应主动介入,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高校相关专业应以景点英译的原则和技巧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通过组织各种教学活动,鼓励师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和纠正景点英译中的各种错误,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提升景点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四)重视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要想做好旅游翻译,就要仔细调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饮食习惯、地域环境、历史背景等相关文化,注意国家之间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注意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特色,努力保证传递给国外游客的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避免一系列翻译不规范行为,让外国游客体验到当地特色。

为了更好地向游客传达旅游宣传文本的实际语义和文化内涵,译者需要在翻译中充分考虑汉英宣传文本的差异,并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适当衔接。特别是对于长句和段落,可以根据情况调整语序,断句,增加主语和连接词,使翻译更加流畅地道,从而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更好地表达相应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称呼语时,我们应该把交际原则放在首位,并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旅游文本中的呼唤文本大多是景区公示语和旅游广告。在翻译中,应以促进外国游客对景点的了解为目标,尽量契合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适当重组句子,改变词性。

很多景点的介绍中有很多中国特色的词语,译者首先要考虑借用专业资源来指导翻译。由于中外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外国读者看不懂很多特殊的汉语词汇,比如兵马俑,秦始皇等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添加元素,并选择添加定义来解释兵马俑背后的中国文化,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兵马俑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观光期望。同时,可以添加一些文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点背后的文化含义。

(五)翻译的原则

功能主义目的不再要求译文与原文的绝对对等,而是强调译者应在对原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针对译文的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侧重于以下三个原则:目的、连贯和忠实。目的原则是指翻译应使译文或文本在目的语的语境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并在使用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是连贯的、可读的、为目的读者所接受的。忠实原则是指目的语和源语之间的语际连贯,即忠实于原文。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它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和手段。忠实原则不如连贯原则重要,二者同时遵循目的原则。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培养了译者的服务目的意识,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功能,摆脱对等翻译的局限,大大提高译者的地位。


三、总结

目的明确、表达准确、简洁明了的旅游景点英译易于理解,具有指示性和暗示性的特点,能够更有效地向外国游客传递旅游信息,促进中国旅游文化的对外交流和文化发展,充分展示中国旅游文化的魅力。其次,景点的标准化翻译不仅可以为外国游客提供方便的语言服务,而且有助于展示中国的地域风格,提升国家形象,发挥对外宣传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其内容的选择和中英文表达的规范都很重要。加入一些与景点相关的传说,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用一些描述性的文字来增强其美感,会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美景,感觉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陈琳.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点介绍资料的翻译及赏析[J].今古文创,2020(36):93-94.

  1. 杨晖.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205-207.

  2. 谢慧雯.江苏省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与应对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19(17):131-132.

[4] 唐文. 权力•死亡•荒诞--对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小说的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5] 邢驰鸿、唐文.希腊神话的文化解读与历史书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

[6]沈惠佳.“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浙江红色旅游翻译研究[J].特区经济,2020(09):145-148.

[7] 龚纯. 批评性体裁分析视阈下的旅游翻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 李静.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J].西部旅游,2020(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