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博 李俊启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02 。




摘要:目前,经济形势的稳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予了装配式建筑良好的成长土壤,装配式的应用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广泛,建筑类别、样式、结构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建筑业在重新审视自己在工业化、智能化大环境下的定位。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一、前言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恶化。为了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高层建筑成了较好的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物本身的有限使用寿命,导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建筑物被拆除,浪费了大量的工程材料,同时也产生了建筑垃圾处理难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的建筑施工速度缓慢、限制条件多等因素,制约了城市建筑物的建设速度。

二、经典建筑施工方法的局限性

1.经典建筑施工办法

传统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一般通过设计图纸,首先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能够达到预定构造并且能够发挥一定功能作用的建筑结构物。由于在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现场施工,导致建筑施工材料浪费,建筑施工周期较长,建筑施工质量会由于各类原因导致建筑结构物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经典建筑施工的局限性

现场浇筑施工方法,方法老旧材料浪费多。由于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

中,常常在现场按照设计图纸,组织现场施工,成为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筑物的模板支架,并进行绑扎钢筋作业,最后通过现场搅拌或者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满足设计需要一定标准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物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但是由于施工组织不科学,现场管理不规范,导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大量浪费。传统建筑浇筑法,养护建设周期长。由于传统的建筑施工多采取现场浇筑施工,需要架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构件养护等环节工作,来获得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土木工程结构物。

三、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内部诸多影响因素

1.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运输水平不达标

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结构形式、产品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都比较高、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数量较多。同时,某些施工现场存在预制构件标识不清晰、粗糙面设置不到位、钢筋留置不规范等问题。当前,物品运输保障系统还不够完善,不当的放置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比较常见。构件出厂、运输、进场衔接不够,运输成本偏高。不少项目出现构件到场无处妥善放置,构件安装时需放置的位置、次序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随着场外运输和现场衔接越来越顺畅,不少项目可以实现预制构件到达现场能够直接吊装并安装,有效减少构件现场堆放和二次搬运,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首先,结构连接处钢筋穿插数量多,施工中不能精确实现设计对钢筋位置的对接,造成有效高度变化、保护层厚度不一、钢筋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钢筋锚固长度不足等缺陷,影响结构功能;再次,模板多次使用后板缝变大,极易漏浆,结点处模板连接困难,结点尺寸难以保证,漏浆尤为突出,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出现大的空洞;第三,连接处钢筋密集,振捣不均匀,易使结点处的刚度和强度偏低;第四,灌浆密实度不够,现场灌浆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第五,抗裂、防渗等措施不力。

2.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偏低

施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已经习惯于现浇模式,对工程质量的预控能力不足,预制构配件的深化设计与现场浇筑部分融合度不高,施工单位对预制构件综合性能统筹不够,构件生产厂对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缺乏,尤其对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研究不够深入。节点连接、抗震等施工要求考虑不周,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必然形成严重障碍。构件拆分需要提前进行,拆分不合理对项目的经济性、流畅性及最终的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装配式建筑对项目的整体性和管理的协调性要求很高,未来管理体系需要结合 BIM 技术、建筑智能化等手段进一步提升。

3.工程管理理念与实际脱节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内部的风气,一直是忽视管理、重视经济效益,此举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磕磕绊绊,甚至举步维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相关管理部门也没有做到监管职责的完全落实,管理工作在十分被动的环境中开展,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配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调配数量足够的相关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和控制,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将这些要求“置之不理”。相关管理人员数量达不到标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管理人员只是“临时工”,并非专业管理人员。

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优化策略

1.有效宣传,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模式,搭建政府、协会、企业、公众“四位一体”的建筑产业化宣传、教育、培训平台,取得全社会逐步认同,为推动现代住宅产业化良性发展夯实基础。全面落实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锻炼培育大批有实战性的项目管理人才,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建立专家库,为解决装配式建筑的各类技术难题、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亲临现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不科学的二次搬运

根据装配式建筑物构配件工厂预制,并通过运输机械运送到施工地点。应该针对运输中的装配件进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提前预防。例如:在装配式建筑构配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构配件的倾覆、破坏,影响后续正常的建筑施工。建筑构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必须首先对存放构配件的施工现场的场地进行处理,可以采取夯实、碾压、硬化等处理措施。对场地的具体处理措施,应该根据构配件的面积和重量,结合地基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验算。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能够安全平稳存放在合理的位置。

3.优化施工管理工作,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

在装配式建筑物的构配件相互连接过程中,要根据构配件的受力特点,采取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胶结、焊接、拴接等形式,也可以采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厂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时,预留一定长度的钢筋,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将预留的钢筋相互连接,并在连接位置处小范围架设模板。浇筑不低于预制构配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采取将连接段端口的混凝土断面凿毛处理,提高混凝土的黏结质量,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4.对工程管理人才进行不断培养

要想真正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得到保证,必须着手打造一支具备强大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责任心的管理人才队伍,同时需要不断吸收相关领域的人才,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培训的时候,必须做到多元化培训,帮助管理人员建立强烈的自我提升意识,以及工作方面的紧迫感,促进管理人员主动接受培训。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要注重与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到这些机构内部,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和行业前沿技术,使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让管理人员的知识与道德品质得到同步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因此对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训刻不容缓,让管理人员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向,特别是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更要做到位。装配式建筑发展时间不长,施工方法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方面,所以施工的管理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和管理方法才能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全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38-240.

[2]赵志龙.装配式施工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1,(4):133.

[3]段程程.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21,7(1):41-42.

[4]韩俊俊.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238-239.

[5]冯刚.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砖瓦世界,202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