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的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的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周元芬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0年在某院接受治疗120名患者,将其平均分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接受细节思维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结论:临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细节思维管理方式的作用十分必要,是一种非常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的护理管理方式。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细节思维管理;应用效果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各领域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场所,民众治疗的过程中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医院需及时的进行护理措施创新,发挥细节思维管理作用,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逐步提升护理质量,实现患者生活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9年至2020年接受治疗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数各为60名,对照组中患者中有30名,男性30名,其年龄区间主要控制在18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3.6)岁,住院的时间大约在5到20天之内,平均为(9.7±1.2)天。研究组患者中女性有28名,男性有32名,年龄区间在20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0±3.8)岁,住院的时间在5至22天之内,平均为(9.9±1.1.)天。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差异并不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接受研究的患者都明确此次研究的目的,并且资源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与伦理学意义十分相符。对患者的生活进行管理,同时积极地督促患者用药,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对研究组的患者施行细节思维管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具体来说,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管理,依照医生嘱托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对患者的血常规与尿常规等功能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患者出现了任何的异常状况,需即刻告知医生,逐渐完善相关记录工作。研究组患者接受细节思维管理方法:

1.2.1创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需创建细节思维管理管理制度,促使护理人员提升自身安全护理意识,将护理人员组织起来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照《护士条例》等规定明确规定护理内容,确定相关奖惩制度。

1.2.2细化护理过程

培训临床护理技能,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基本技能,例如培养熟练的穿刺技术与输液技术等,以此可减轻患者痛苦,不断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此同时,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输液过程,准备好换药的时机,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1.2.3落实护理流程

对细化思维管理措施进行全面落实,逐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具体操作技能,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与全面的服务。

1.2.4强化重点环节管理

在节假日与夜班时候,需增强对人员的管理,逐步实现弹性排班落实,密切监督患者状况,为患者及时的提供全面与系统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2.5加强与患者沟通

患者一般都会由于疼痛而出现一些焦虑与抑郁等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展开交流与沟通,带领患者参观医院环境,促使患者可以及时的消除对外界环境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及时观察,逐步制定出更具只对性的疏导方案,帮助患者逐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可以主动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工作中。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依照患者的具体洗好对病房进行简单装饰,逐渐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尽可能控制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

1.2.6健康教育

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像是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等,帮助患者增长认知,促使患者客观认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逐步明确药物的副作用。灵活依照患者状况制定用药时间表,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力。

1.3评价指标

将患者护理满意度当作此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比与统计两组相关数据。满意调查表需由本次研究自拟。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录入到专业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运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表示,同时给予x2检验,若P<0.05,说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组别

完全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20(33.3)

26(43.3)

14(23.3)

46(76.7)

研究组

34(56.7)

24(40.0)

2(3.3)

58(96.7)

P




0.001

X2




10.385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现代护理学要求护理人员需在满足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与高效的护理服务,以此逐步满足患者的期望。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研究组使用了细节思维管理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的提升是以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作为标准,并且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不少的调查研究都可以发现,医疗投诉与纠纷等等都是由小隐患与细节所造成的。细节思维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细节的重视程度,继而逐步实现护理流程的健全与完善,逐步提升临床护理实施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外,细节思维管理方式需要护理人员在高危时间段内,对高危人群进行严格的监控,尽可能降低出现护理疏漏的概率,避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将护患纠纷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在管理的过程中定期的进行学员培训十分有助于护理人员逐步完善自身的心理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且逐渐在护理的过程中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进行分别对待,掌握好细节,促使患者与家属都感觉到满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往往要更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并且与相关文献之间的报道也非常相似。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细节思维管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往往更加明确,非常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值得临床普遍应用与推广的护理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璇. 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1):3472-3473-3474-3475-3476.

[2]管丹平. 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3):318-319.

[3]段成伏. 细节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8):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