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那一方良辰美景——由《牡丹亭》畅想昆曲中的吴地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寻那一方良辰美景——由《牡丹亭》畅想昆曲中的吴地美学

张晓倩

江苏省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215021

【摘要】昆曲中至情至性的美,纤细、曼妙、空灵,浸润着吴文化的芳香,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折射出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而从民族精神世界再反观昆曲创作的“雅”、“哀而不伤”的审美情趣,便更易理解。

【关键词】昆曲;至情至性;诗性文化;刚柔并济

身为生活在姑苏城已二十载的地道苏州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昆曲评弹、吴侬软语早已是熟悉的风景、稔熟的声音,由于浓浓的故乡之情,已然觉得苏州城是一座处处蕴含美学意蕴的历史古城,而其中吴地袅袅之音——昆曲的美学价值有着无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昆曲艺术》一书中所说道:“昆曲中没有现代人的嗔喜怨怒,它实在也不必有这些东西,要到它那里寻找现代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不一定要强求昆曲来适应我们,它就是在展示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精英倾注着的人生理想和文化追求,那是值得我们礼遇和尊敬的。”①而昆曲中究竟展示了怎样的审美追求,能令古人为之倾倒,传唱不绝?而曾今哀婉地淡出人们视线的昆曲,又是以何种魅力重返世界舞台?

汤显祖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幻梦中的美景,现实里难寻。正因梦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丽娘牺牲了。杜丽娘要求柳梦梅掘她的坟墓,让她复生。为情人而死去,也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这样的“情”恰是汤老想表达的“至情至性”,这也是牡丹亭等昆曲中共通的美学核心。

鄙以为,牡丹亭中的至情至性观延伸开来反映了吴文化两处美学特点。首先其与吴文化的诗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苏湖熟,天下足”江南的富庶,社会环境的安定让吴地百姓过上了宁静平和的生活,也正是这种安逸催生了江南的诗性文化。另一方面,吴地充满情趣的诗意生活也为昆曲的创作、园林的建造注入生命的灵动。有这样一句话: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高墙将尘世隔开,文人们大隐隐于市。他们这种远离封建朝廷,逃避官场混乱而追求安逸闲适生活的思想,是吴地人最高的生活向往。园林的构造讲究细节、品味和意境,园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一桥一廊,一字一画,都是在经过建造者们细致斟酌后,才安置于园中的恰当位置,成为隽永,昆曲亦是如此。文人们像经营自己的园林一样,从声调韵律、脸谱妆容到舞台表演,一一严格要求,力求符合心意,甚至亲力亲为。所以,园林与昆曲往往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了诗性文化的一部分,显现出至情至性的光辉。

至情至性观除了体现吴地人的诗意安居、诗性智慧外,也反映了他们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一方面至情的他们“柔”到极致。《牡丹亭》中杜丽娘那略略低眉颔首的羞涩姿态,那微微上扬的万分淑仪的嘴角,那水袖轻挥的盈盈身段,那柔弱细软又声声含情的声段,一个端美淑仪、清心玉映,温柔似水又内心炙热的宋代大家闺秀,就这样把我们带进了她生生死死的爱情神话里。于丹曾说:“人生有了水分,心就会变得柔润而多情。”②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演化出了娇喘缠绵的“水磨调”;镌写出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剧文;孕育出了一代代生活即细水长流的吴地百姓。另一方面,至性的他们又让他们“刚”到极致。水乡所承载的不只是温婉,也有一种磅礴的浩然正气。杜丽娘为爱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是她性情“刚”的体现;伍子胥为信仰而活,骨子里充满了反抗压迫的刚强意志。作品中蕴含着他们各自的人生追求和对自由精神世界的向往。

昆曲中至情至性的美,纤细、曼妙、空灵,浸润着吴文化的芳香,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折射出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安宁。而从民族精神世界再反观昆曲创作的“雅”、“哀而不伤”的审美情趣,便更易理解。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赋予这杜丽娘和柳梦梅”可以说曾经一段时间昆曲从大众的视野渐渐消逝,昆曲似一位被遗忘的老人独自扼腕叹息,她的美不被世人理解与尊重。好在上天送来了白先勇老师,送来了青春版牡丹亭,真正让高雅文化能够雅俗共赏。康德说“美在于共通感”,我相信,只要是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欢。正如《红楼梦》如一出戏,非昆曲不可,同样身处快生活的我们,也离不开昆曲。所以当昆曲重返舞台,生活在喧嚣中人们便渐渐乐于去倾听昆曲那悠扬婉转的声音,体会那样一种“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细致心境,品悟人生的至情至性。

昆曲向世界展示的,是一座城、一个民族对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①《中国的昆曲艺术》编写组《中国的昆曲艺术》,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②于丹《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中华书局,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