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购物策略教学方法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小学数学购物策略教学方法总结

李惠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中心完小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购物策略教学方法总结出发,并结合当下购物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进行阐述说明。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学生对超市的很多折扣活动都有所了解。在课前让学生再次针对超市的优惠活动进一步了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关键字】小学数学;购物策略;教学研究;方式总结

引言: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运用购物策略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紧紧的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因而并不陌生,关于折扣等促销的含义比较熟悉理解。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比较强,对课堂上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参与欲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

一、小学数学购物策略教学方法总结

本文主要根据小数学人教版购物策略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并创建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走进生活、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纪特点床架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融入到生活情境当中,教师可以引出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马上就要到儿童节了,学校组织同学们一同去旅游,那么在旅游之前我们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学生的年纪相对较小对旅游会十分的感兴趣,因此可以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出超市当中促销的课件,从而使学生可以发现课件当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紧接着,教师对学生展开提问:同学们,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样的教学设计正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也拉进来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良好教学氛围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二)分散集中,生成问题

疑问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主要基石,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刚刚所观察的数学信息当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哪些数学问题?”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内部研究,相互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随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总结成为主要的问题:

(1)如果想要买一瓶饮料,去哪个商店相对划算?

(2)如果想要买一大一小两瓶饮料,去哪个商店更加合算?

(3)如果想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应当去哪个商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的方式来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从而选择便宜的商店进行购买。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三家商店价格的不同,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并引导学生算出三家商店购买一瓶小饮料的价格,从而使学生说出哪家商店的价格更加便宜。紧接着通过同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算出第二题和第三题,最后完成内部的小组探究,整理出其中的购买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索情景和理解的氛围,同时也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答案展开探究,从而分享自己的思想结果,让学生在思维上产生碰撞,并为自己的想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调整顺序,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元旦来临,班级要举办联欢会,教师说准备7000毫升的饮料(学生35人,每个学生200毫升)去哪个商店买更加合适?

师:同学们说一说去哪买合适,应当花多少钱。

生A:一共需要超过30元,到“万家旺”合算。

生B:到“万家旺”最好买大瓶,因为大瓶合算并且便宜。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购买需要多少钱。

生A:买5大5小:(50+10)×0.8—48(元)。

生B:买6大:60×0.8—48(元)[多买200毫升]。

生C:生活中不太可能买大瓶来分,我觉得就买35小瓶。虽然多花钱,但这样既方便又卫生,符合实际。35小:2×35×0.8=56(元)。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学们所运用的优惠策略有效的解决了数学难题,同时同学们还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对问题展开细致入微的思考。

(四)补习题,加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拓展练习)

为了可以抓住顾客的眼球,甲、乙两家商店对同样一款商品进行打折,两家的打折方案分别是:甲店八折出售,乙店七折出售。老师准备去买,请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建议,应该到哪家购买?(学生争论后,出示两个店的标价:甲店每双100元,乙店每双120元。再引导学生反思)

生1:到乙商店买(出示单价前);到甲商店买(出示单价后)。

师:还应当考虑到哪些主要的因素?

生2:不仅要考虑到该商店的折扣情况,同时还应当考虑单价。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有时还要通过计算、比较,才能作出选择。

数学的学习就是为了在生活当中得到更好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主要包括了“有几种没法”,同时又加深了“怎样买合理”教育策略,同时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除了看价钱,还应当有哪些需要注意,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记住小秘诀“超市购物有诀窍,广告里面存奥妙。货比三家第一招,同质便宜是大包。根据己需巧打算,精明顾客就是你!”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其次,学生学习了分数及百分数的一些计算,有一些折扣计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购物策略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福元.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49-150.

[2]康蕾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49.

[3]孙丽丽.大数据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