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3

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研究

李冠军

上海舜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基坑支护与开挖,是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实施的主要方面。为此,本文结合上海舜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所承接的项目基本资料,着重从前期准备、支护开挖技艺掌控、以及辅助行因素整合等方面,总结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以达到明确项目推行因素,保障项目实施规范化开展的目的。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开挖工程;施工工艺


引言:基坑支护与开挖工作,是当代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分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能够协调有序的推行开来,做好施工工艺要点的把握和梳理是关键,这也是工程整体建设品质得以保障的基础部分。

一、建滔总部大厦工程概述

建滔总部大厦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桂湾片区四单元05街坊03地块,T201-0099号宗地,场地西侧为梦海大道,北侧、东侧为待建空地,南侧为桂湾三路[1]。根据钻探揭露和工程地质调绘,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海积淤泥质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黏土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黏土、中砂层、第四系上中更新统残积砂质黏性土层,下伏基岩为蓟县系-青白口系银湖群混合花岗岩[2]

二、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

结合项目实施具体状况,技术人员将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要点整理如下:

(一)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准备

深层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方面。为了确保工程建筑活动能够协调规范的推行开来,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3]

结合本次工程项目推行具体情况而言,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展开主要包括:(1)依据国家相关性管理要求,明确工程项目建设和推行基本需求,规范有序的进行深层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准备。(2)深层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人员,应详细、系统的了解工程项目施工图,尽量做到因地制宜。(3)深层基本支护与开挖活动的开展,还要做好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全面进行施工技术层面的培养,以迎合深层基坑支护各项工作的具体需要;另一方面,工作前期要进行基坑支护与开挖设备方面的准备,以确保各项工作协调全面的推行开来。

前期准备活动合理全面,可以减少后续项目实施期间的阻力,系统合理的实行多样化条件的规整,将项目推行活动有序衔接起来[4]

(二)关键技术施工点的把握

项目具体实施环节上,注重关键技术点的把握,也是该部分工作开展期间不能忽视的点。

1.咬合桩施工

钻孔咬合桩与钢筋混凝土结合,是深层基坑支护建设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实行多样化建设条件整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在咬合桩部分的施工点把握上,需要着重关注咬合支护基础、以及钻孔结构建设成效[5]

结合本次项目实施具体状况,技术人员在咬合桩部分的实施要点整理为:(1)支护桩采用1200@1600/1500@1900旋挖灌注桩+桩间1000的素桩咬合,桩长为入坑底以下11.0m-19m。桩长范围从23-40米,桩顶入冠梁底50mm,灌注桩钢筋锚入冠梁不小于35D。(2)咬合桩底部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素桩混凝土水下强度为C15,钢筋保护厚度>50mm。(3)导管灌注到混凝土水下,且施工期间需要配合桩顶进行组合建设,其建设高度一般要≥800mm。(4)基桩建设成孔时,钻杆部分应尽量保持稳定,保钻进速度与周围压力值之间保持均衡状态。同时,钢筋笼部分灌注桩浇筑范围应控制为≤5m,浇筑高度≤1.5m。(5)咬合灌注桩部分进行优化调控时,低应变法部分水平承载压力调整上,应选用抽检数量≤3根的标准设定。

咬合桩施工要点中,注重咬合桩整体建设需求,以及混凝土基桩周围施工压力即可。

2.支撑立柱桩

支撑立柱桩是深层基坑开挖中纵向重力支撑形式,它在项目整体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形式可概括为:(1)基底采用Q235,D610*12钢管柱进行外部支撑,内部采用立柱与外部间接性支撑。(2)检查立柱钻孔区域的厚度,并尽量保障钻孔区域厚度≥50mm,其他区域基桩建设需要符合基桩建设的基本标准。(3)钢筋笼制作期间,主筋部分的偏差为±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4)立柱浇筑活动实施期间,浇筑角度应≤0.5%,桩位偏差应≤20mm。同时,立柱桩的侧向偏差也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立柱桩施工建设期间,精准把握立柱桩钻孔、吊装钢筋笼建设建设、混凝土角锥、垂直杆检查等环节工作,保障纵向受力均匀、合理。

3.钢筋混凝土梁受力

深基坑建设工作开展和实施过程中,钢筋混凝土部分受力强度合理,各方面协调、规范的安排开来,可避免基坑局部坍塌等状况的产生。

从本次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支撑要点可概括为:(1)冠梁西侧为1.5×1.2,其余侧为1.2m×1.0m,采用C30商品砼灌注,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为5.0cm;(2)冠梁施工前,运用桩顶凿进行平直建设,有序进行各项施工区域组合搭配;(3)钢筋单面焊接长度应控制在10-40d之间为最优。同时,箍筋部分需将其制作成弯度为135°结构,其长度控制应≤10d,长度最长应≤75mm;(4)冠梁部分预留挡土钢筋放置位置的厚度应≤35mm。

深基坑建设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混凝土受力梁高度层面的施工要点把握,需要做好冠梁施工点的控制,以保障基坑建设要点规范有序的推行展开。

4.混凝土喷射面施工

深层基坑建设期间,喷射面施工点的掌控和把握,也会对基坑整体建设和评估效果之间产生一定的干扰。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所给予的喷射面施工要点可归纳为:(1)支护桩喷射面外层厚度100mm,放坡部分厚度为80mm。混凝土喷面部分所使用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砾直径需≤15mm,沙石配合比例为1:2,喷涂现场材料运用比重,应与基坑立柱桩之间保持协调对应的状态。(2)上层喷射混凝土层的强度,应保持在开挖土方承重能力的70%左右。深层基坑挖掘和建设期间,上层喷射混凝土建设活动的有序实行,需坚持逐层次推进的实施成效。

深层基坑开发活动实施期间,注重混凝土喷面部分的要点梳理,合理实行各项施工因素的调控安排,是从深层基坑的夯实度部分进行相关要素的评估与研究。

5.坑中坑排建设

深层基坑支护施工活动全面实施过程中,做好坑中坑排桩方面的要点控制,也是确保各项活动实施的关键点。结合本次项目施工具体需要,技术人员将该部分的施工要素概括为:(1)沿基坑侧排桩为D1200@1600,中间部位为D100@1500,桩长按各剖面持续施工。(2)基桩中心区域偏差值≤100mm,垂直度偏差应≤1%;同时,为避免坑中坑排建设与周围基桩结构相互分离,此时也需要将其与同咬合桩进行衔接,且采用跳打工艺进行加固,坑中坑部分排桩整体长度应≤16m,底部混凝土进行填充。

坑中坑排桩施工期间,一方面从坑排桩整体施工建设需求层面进行剖析,一方面是从坑排桩局部规划和开发层面入手,全面进行坑中施工点方面进行梳理。

6.基坑排水系统施工

基坑建设工作工作全面推进和实施期间,做好基层底部排水方面的控制,也是其工作全面推行的主要构成部分。结合本次工程建设工作具体需求,技术人员将基坑排水方面的关键点概括为:(1)在基坑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沿着坡顶、坡底、排水沟、以及坡底集水井,形成衔接完整,且具有实际价值的基坑排水系统。(2)针对基坑排水系统中的多个方面,做好单层次系统因素的掌控。排水沟部分建设尺寸为300×300×300(顶宽×底宽×高),坡脚排水沟部分采用底部拦截法,形成一条渠道畅通的基坑排水渠道。集水井部分,是指在基坑建设底部挖开宽度为1000×1000×1000的基坑井;此外,三级沉砂池部分,需要建设3480×1740×1500的沉砂池,以适应当前市政管道建设活动的具体需求。(3)地下基坑挖掘和开发期间,先从宏观区域范围内进行开挖,再进行分步骤、对称式、以及平行化挖掘,进而实现基坑开挖土方平稳、对称式挖掘。

工程项目全面实施和推行过程中,基础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规范性开发,不仅为后续活动的实施带来了可靠的保障,也是协调科学进行多样化工作实施和推进的方式。

(三)难点重点区域集中控制

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工程项目整体活动实施与各项活动之间不相适应,针对重点、难点部门进行全面协调梳理和自主调节,也是确保该部分工作可以顺利推行的依据。

结合本次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技术人员将深基坑支护开挖工程中的重点确定为:(1)尽量保障深基坑支护人员和开挖工程因素的科学化整合,适当的做好深层基坑支护条件的调节。(2)项目部组织机构全面性配置和安排期间,适当的进行管理内容、技术手段、以及经济因素层面的串联,是梳理项目管理内容,协调实行管理要素规制的方法。(3)咬合桩导槽定位时,尽量注意对中,咬合桩桩位力求准确,桩位偏差不大于2cm。用液压装置调整机械水平,施工过程中要求倾斜率不大于0.3%。(4)周边管线分布和调节过程中,施工前期全面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勘察,对于其中容易出现大灾难、情况恶化的状况,管理部门要定期做好应对准备,善于通过安全评估、差异沉降调节等方法,做好基坑建设前期条件的梳理;其次是对基坑周边的空洞进行排查,除了预留后续能够应用到的,其他均需要填充,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基坑底层建设的稳定性。(5)实行管线性质、材质、以及基坑挖掘内容的固定,以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可以按照基坑开发建设的具体需要,做好多重控制内容的详细分析。(6)为避免深层基坑挖掘区域规划和沉降点相互对应,日常检测工作实施方面进行系统勘察和梳理。基坑开挖工作具体推行过程中,按照基坑开挖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施工步骤,以及施工方式层面的对应调节,可实现各项运转工作的规范化调控与自主安排。

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系列工作系统规整和分析期间,技术人员针对工程施工实际状况,不断实行多重管理方法的整合,不仅是社会资源最优化调节的推行形式,更是全面带动基坑支护与开挖工作能够有序化调节的条件。

(四)质量勘察活动规范化实施

质量勘察活动规范化实施和探索过程中,对于项目具体实施工作推行活动全面展开时,有序进行质量勘察工作内容层面的适当调节,也是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作需要明确的点。

结合本次项目推行具体需要,将质量勘察活动规范实施层面的要点概括为:(1)基坑支护和开挖质量审查与管理过程中,以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情况为标准,详细的进行质量勘察和自主评估。(2)从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具体步骤层面出发,按照每一步骤、每一环节进行一次质量控制的策略,做好深坑支护内容方面的安排,对于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点进行圈定;(3)质量勘察活动具体实施期间,做好基础性质量影响标准的梳理。尤其是要对项目质量规整和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在全面把握勘察基础手段的状态之下,做好项目审核、岗位工作分配、技术运用、安全控制、资金输出、以及职责分配等方面的规整安排。(4)本次程共计支护桩188根荤桩+189根素桩,,型钢立柱桩45根,立柱桩32根,钢筋土钉若干,喷锚5000m²。为了将工程实施建设的经济成本投入比重控制到最小,工程支护管理人员也要从工程整体进度部分进行调节。一方面是按照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的时间顺序进行调节,一方面是按照项目建设材料运用情况进行进度控制。(5)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工作具体推行过程中,场地基桩挖掘深度、平面设计分布情况、以及弹线/墨线深度等方面的勘察点距,必须要控制在≤5m的状态。同时,基坑安全监测活动推行期间,电子信息程序监管程序、监管频率、以及基桩施工相关流程掌控等方面的整合,均是深层次实行深层基坑支护挖掘环节需要掌控的点。

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掌控和研究过程中,重视质量控制要素的把握和管控,一方面是从施工关键技艺层面进行施工方式的掌握,一方面是从深层基坑支护外部实施依据层面进行把握。

结论:综上所述,建滔总部大厦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主要施工工艺研究,是当代建筑产业实践活动不断优化调整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做好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咬合桩施工、支撑立柱桩、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混凝土喷射面施工、坑中坑排建设、基坑排水系统施工、难点重点区域集中控制、质量勘察活动规范化实施等方面,分析深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施工要点。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建筑项目实施和剖析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管红兵.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20(02):82-85.

[2]张汝捷,张涛,胡东东.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2):108-110.

[3]邢江朋,梁东,张敬东,等.基于PLAXIS 3D的深基坑支护效果分析[J].重庆建筑,2021,20(02):28-31.

[4]郭少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J].砖瓦,2021(02):108-109.

[5]郭长恩,黄薛,代方园.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及“两桩一锚”在深基坑支护中的研究与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1,33(03):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