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本课程背景下游戏计划书对大班孩子自主性游戏的推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基于园本课程背景下游戏计划书对大班孩子自主性游戏的推进

闻陈瑛 金蕾

浙江省杭州市绿洲花园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孩子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游戏中也理应自主制定计划、自主探索、自主调整,教师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应逐渐弱化,我们尝试在绿洲游戏中逐步放手。本文通过提高大班孩子的前书写能力,支持他们自主制定游戏计划书,并对孩子的游戏计划书的分析,结合视频、文字的游戏记录以及孩子的自我评价,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以及游戏的发展,达到拓展孩子的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计划书;前书写;自主性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那怎样的游戏才是孩子最喜欢的呢?安吉游戏主张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有充分的自主权,是由孩子自由构想参与的真游戏,深受孩子喜爱。本园以“安吉游戏”为基础,根据自己的园本特色以及实际情况,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材料、场地、同伴进行的自发性游戏。

  1. 核心概念界定

游戏计划书:是指孩子通过前书写在游戏前对即将进行的游戏做一个提前的计划,在游戏后对刚刚的游戏情况做简单的反思和评价,对计划加以调整。

前书写:孩子利用水彩笔、记号笔等书写材料,在纸上运用涂鸦、绘画、符号以及自己会写的同音字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感受的一种学习活动。

自主性游戏:特指本园以“安吉游戏”为基础,根据园本特色进行调整,基于“悦纳”教育,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材料、场地、同伴进行的自发性游戏。

  1. 研究设计

(一)研究指向

1.教师:通过对孩子前书写和游戏计划书的研究,解读孩子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并及时地对游戏作出相应的评价,进一步推动孩子的游戏。

2.孩子:通过对孩子游戏计划书的研究,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让游戏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提升。同时提高孩子的前书写能力,为孩子幼小衔接做准备。

计划的意义

二)研究方向

孩子游戏

游戏前计划

游戏计划书


前书写能力

设立书写角


游戏进行时


游戏观察记录

结合游戏计划书分析


游戏后评价


分享游戏计划

计划调整



(三)研究内容

提高孩子的前书写能力,是孩子制定游戏计划书的基础;孩子理解计划的意义,投入相应的游戏计划本,是制定游戏计划的前提。孩子结合自己的游戏计划书以及游戏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是提升游戏水平的内因;教师结合孩子的游戏计划书和游戏观察记录,并对游戏做出相应调整,是推动孩子游戏发展的外力。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

  1. 设立“书写角”,提升前书写能力。

  2. 投入特色游戏计划本,培养游戏的计划性。

  3. 分析游戏计划书,推进孩子游戏。

四、实践操作

(一)能力培养 奠定基础

我们在游戏场地为孩子创设了“书写角”,投放了多种材料(各类纸、白板、黑板以及相应的水彩笔、蜡笔、白板笔、粉笔等),让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和方式,可以在桌面上,也可以在画板上,随时进行游戏记录。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前书写习惯,创设大班孩子前书写的良好环境。

(二)制定计划 开启游戏

我们与孩子共同制定游戏计划书,封面由孩子们自己排版、设计绘制,可以写上学号、名字、画上自画像及喜欢的图案进行装饰,每位孩子的本子都富有个性化。这是一开始我们与孩子们共同设立的“个人游戏计划书”,同时还创设了计划书展示墙,悬挂他们的游戏计划书,让孩子们可以随时拿取制定、调整和分享。孩子们在每天的绿洲游戏之前都会主动制定自己的游戏计划(包括需要的材料、要和谁一起游戏、游戏的初步内容),并且会在游戏中根据游戏当时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游戏后的讲评中还会拿出自己的游戏计划书进行分享。

(三)分享故事 推进游戏

孩子在游戏后借助游戏计划书进行游戏的分享,并在讨论中作出调整并及时记录,在下一次游戏时把调整过的环节再一次开展,验证遇到的问题是否解决,若未解决则继续调整,若已解决则将游戏继续往下开展。通过游戏讲评、讨论、调整,让游戏做进一步的提升。

五、研究成效

  1. 改善书写习惯

虽然孩子自身因发展尚未成熟的原因导致握笔姿势及坐姿会有不当,但在一次次的引导和调整以及环境的无声熏陶下,孩子的坐姿有了明显的改进。画画、书写、看书时,大部分孩子都能有意识地自己调整坐姿。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的握笔姿势也在不断地改正,整体书写习惯都在改进,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很好的基础。

  1. 提高前书写意识

孩子愿意书写自己的名字,懂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制定游戏计划时,愿意用自己会的拼音、符号、图案和简单的字等去把它记录下来,让大家都可以读懂自己的游戏计划以及调整的一些思路,从而使游戏的分享的评价变得更加轻松。

  1. 明确游戏计划性

孩子的游戏不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了一个前瞻性。他们通过自己或者小组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去游戏,又在游戏中不断调整计划,在游戏后又通过调整过的游戏计划书来分享,并记录下游戏中的问题以及下一次要调整的地方。正是有了这样全套的游戏计划,孩子的游戏不是一次就结束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再现并优化、推进。

  1. 有效推进游戏讲评

借助于游戏计划书,再结合游戏中的图片、视频,孩子们可以对自己以及同伴的游戏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游戏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反思,他们会去思考这次游戏该调整什么,下一次如何更好地游戏,会及时把调整思路反映在游戏计划书上作为下一次的游戏计划基础。经过这样的讨论反思之后,他们会在下一次继续进行调整后的游戏,从而让游戏得到推进。教师利用游戏观察记录和游戏中的图片、视频,并结合孩子的游戏计划书(包括前期计划和后期调整),更有效地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并根据孩子的游戏兴趣和需求对材料进行调整,使孩子的游戏更深入地推进。

六、结论思考

通过“书写角”的设立以及一日活动中对于前书写的渗透,培养了孩子对于前书写的兴趣,他们愿意去写、去表达,前书写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因此,孩子也可以很顺利地进行游戏计划书的制定。通过游戏计划书,孩子的游戏自主性、计划性、目的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他们也在游戏计划的制定、调整和分享中,增强了自身游戏的自信心,提高了游戏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扬.游戏计划书在角色游戏中的运用[J].好家长/孩子教育研究

[2]卢静.从“一纸计划”到“一门学问”——孩子游戏计划书的“四化”建设策略[J].实务.2017/09

[3]张少雅.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的问题及对策[J].孩子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4]金齐月.关于幼小衔接中孩子前书写活动的探索[J].当代学前教育.2014

[5]秦艳.例析角色游戏计划书对孩子游戏发展的意义[J].读与写杂志.2018年9月.第15卷第09期

[6]袁芳芳,张莉.以计划书为抓手 探寻大班孩子角色游戏的放手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9月

[7]叶丽芬.孩子园前书写活动开展现状研究——以福州市S孩子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