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评审团: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同伴评价的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幼幼评审团: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同伴评价的创新与实践

许箫箫

温州市第三幼儿园

【摘要】项目化学习中的评价是多元而丰富的,其中同伴评价为幼儿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的特别体验,强调的是幼儿的主动参与。本文中,笔者反思了幼儿园项目化学习评价中同伴评价存在的问题:评价主体幼儿缺少当家做主的机会,量规制定缺乏科学性、评价方式没有站在儿童立场,创新了“幼幼评审团”的评价模式,通过在“儿童立场”下组建团队,在“发展序度”下制定量规,在儿童视角”下实施评价的策略,从而优化项目化学习中同伴评价的质量。


【关键词】幼幼评审团同伴评价;项目化学习


在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评价”可以促进幼儿积极向上,激发幼儿的潜能,链接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包含许多的评价方式,常用的有教师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等。和其他的评价相比,同伴间的评价往往更注重过程,更愿意发现同伴的积极表现。笔者今天就项目化学习中的同伴评价谈谈当下的困境,思考并创新“打造更有效的同伴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1.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同伴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困境

  1. 评价过程:幼儿缺少当家做主的机会

当前幼儿园项目化学习中同伴评价看起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评价互动,实则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同伴评价机制中幼儿缺少自己做主的机会,当下很多项目化学习中的同伴评价是老师一起评价的,有些幼儿会顺从老师的看法进行评价,有些幼儿干脆根据老师的喜好进行评价。这些同伴评价都是由“教师”掌握评价的标准与方向,幼儿没有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1. 评价量规:量规制定缺乏科学性

在项目化学习中,量规是一个评分程序或指南,列出了幼儿表现的特定标准,描述了在这些标准上的不同表现的等级。而以往的“同伴评价”中出现的量规制定一般都是教师与幼儿谈话生成,较为随意,没有相应的科学依据,这样的量规没有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无法为评价服务。

  1. 评价方式:没有站在儿童立场

在当前同伴评价机制中,评价的方式往往成人化,大都是老师用文字来呈现的,评价方式也是由幼儿统一打分,汇总结果,死板且不灵活。没有站在儿童的视角与立场来做适合3-6岁儿童的评价,导致幼儿无法理解评价的意义,也无法理解量规的意义。

  1. 项目化学习中“幼幼评审团”的创建与实施

1.“儿童立场”下的组建:创建幼幼评审团,将评价权归还于幼儿

  1. 民主产生评审团成员,发挥以幼评幼作用

幼儿应是评价的主体,幼幼评审团的成员也应该来自幼儿的民主选举。评审团的幼幼名额有限,该限定多少人数呢?成员有些谁呢?这些问题都将由孩子们共同解决。有意愿参加的幼儿在《报名表》上画上自己的报名宣言,通过亲子合作完成《自荐书》,在同伴面前进行自我介绍,表达自己参加评审团的意愿。

  1. 明确团长与成员职责,建立良好评审氛围

幼幼评审团组建成功后,为了让评审团成员有更好的组织性,幼幼们需要通过推荐选举选出团长,明确团长与成员的不同职责。团长负责安排与协调团内事宜,代表成员意见表达评审结果,各成员可根据自身特长承担相应的任务与职责,即合理分配了任务又促进了团里的愉悦氛围。

  1. 发展序度”下的量规:《指南》与项目融合,促评价量规科学有效

  1. 基于《指南》与项目特点,明确量规方向

在同伴评价中基于量规来分析彼此的行为和成果时,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内省时机。为此,“幼幼评审团”的量规的制定,需要教师根据项目化学习的侧重领域,对照相应的《指南》学习与发展目标,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结合,形成初步的符合儿童发展序度的量规。

  1. 融入幼幼评审团意见,优化量规内容

教师科学的罗列出量规后,可向评审团成员进行讲解,让评审团了解需要达到的目标,再结合评审员们意见与想法进行整改。将量规不仅符合幼儿发展序度,又真实的来源于儿童,有儿童的参与。

  1. 儿童视角”下的评价:幼幼评价新模式,做儿童立场下的同伴评价

  1. 介绍量规,定初评

幼幼评审团评价前尝试在评审团中加入介绍量规的环节,其目的是想向幼儿介绍制定好的量规,让幼儿知道前进的方向,要依照怎样的标准进行改进完善有进步的目标,并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打分。

  1. 组内交流,共回顾

幼幼评审员会根据最终的量规标准给幼儿进行评价打分,每位评审员打分后还会在进行组内交流。组内交流为了让评审员有互相讨论发现自己没有关注到的别人的亮点,交流时幼幼们会回顾视频进行二次评价,做到公平公正。最后由统计员统计成员监督得出幼儿成绩。

  1. 有条有理,布结果

公布结果对幼幼评审员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评审员要做到用有条有理的说话方式公布成绩,做到不打击到幼儿也不夸大幼儿的表现,要在相互欣赏、相互接纳的氛围里,让参与项目的幼儿变得更为自信,更加积极主动。

  1. 幼幼评审团”在项目化学习评价环节中价值与意义

幼幼评审团的建立是同伴学习的一种,和师幼互动的学习方式相比,同伴学习中幼儿与幼儿间的连接更多、依赖性更强。幼幼评审团的评价,能激发出幼儿更加响亮的声音、神气的站姿和多形式的合作表现。在积极的班级群体文化熏陶中,幼儿常常会有诗意的表达:“被好朋友表扬的时候,感觉心里像长出了一棵樱花树。”“和好朋友一起介绍,我觉得喝白开水也是甜的。”生活在这样群体中的幼儿,想必都会长成快乐、自信的人。让我们的幼幼评审团真正的存在于项目化学习中又不仅仅只存在于此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夏雪梅. 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3]张悦颖,夏雪梅.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2.

[4]张丰.重新定义学习:项目化学习15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5]陈素平,缪旭春.基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样态[J].2020.

[6]裘迪·哈里斯·赫尔姆,萨莉·贝内克.项目课程的魅力[M].2006.

[7]季琴.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7):28-30.

[8]翟生明. 层次性·开放性·驱动性——小议历史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J]. 湖北教育, 2003(07):49-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