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性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分析综合性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陈联华 林巧凤

安溪县医院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其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优于护理之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反流性食管炎;心理状态


在临床当中反流性食管炎是较为多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泛酸、烧心、胸痛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出血以及食管溃疡的情况,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往往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并且病程时间比较长,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会伴随着长期治疗而进一步严重[1]。并且因为部分患者并不了解该疾病,对于服药的依从性也比较差,且生活作息絮乱,从而其整体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基于此,本实验主要分析综合性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当中有男性患者19例,有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0岁至7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1.29±6.23)岁。病程时间为6至35个月,其平均病程时间为(13.11±3.27)个月。观察组当中有男性患者18例,有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1岁至7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2.81±5.47)岁。病程时间为7至34个月,其平均病程时间为(13.08±3.1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实验将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口服10mg多潘立酮片,每天服用3次;口服2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早晚各服用1次,共进行治疗1个月。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的时候为患者发放统一的健康手册,并对其进行健康喧嚣,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规范用药。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进行综合型护理干预,以图片的方式一对一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讲解关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案等等,制作手绘的药物说明书,叮嘱其遵医嘱定时定量的服用药物,调动患者的服药积极性[2]。同时还需要排解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以及护理当中,在护士的指导下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予患者心理以及情感支持。在患者进行卧床休养的时候,需要将患者头部垫高大约30°,防止呕吐或者食管倒流情况,适当的进行运动,可选择散步或者太极拳等缓慢活动,叮嘱患者勤刷牙、漱口、维持口腔清洁等等。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月时间护理。

1.3 观察指标

本实验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于其中计量资料则采用(60963edbb6184_html_888879a0e80f1135.gif )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对于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其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优于护理之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状态对比(60963edbb6184_html_2a6b37e2ff6cadf4.gif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5

54.63±4.41

47.21±3.24

56.91±4.26

49.24±3.51

观察组

35

57.16±4.32

40.12±3.26

56.33±4.19

41.33±3.24

t

/

0.564

8.465

0.163

8.942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当中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因为食管黏膜抗反流能力水平比较低,胃以及十二指肠物反流,会对患者的食道黏膜反复刺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水肿、充血以及糜烂等情况,造成患者胃灼烧、胃胀,从而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生理负担加重[3]。在临床当中通常采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减轻胃肠道以及胃酸刺激,加强食管收缩、蠕动,与此同时结合生活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食管狭窄,增强患者的预后。但是常规护理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护理模式单一,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治疗的效果较差。本实验当中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了综合性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显著降低,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钰. 整体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2):241-242.

[2]赵雪梅.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N]. 大众健康报,2021-01-13(012).

[3]郭慧娟.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日常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J]. 家庭生活指南,2020,(0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