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李明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 7235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1 核心素养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自身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品质和关键能力,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考试能力,已经升华为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等。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高中数学来说,要求与学生自身的能力相适应,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行,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把关注点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上,导致学生长期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并且在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受到了限制。但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革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依据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促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有助于高中生的成长。

2 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1 理论结合实际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的特点。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会出现学习脱节的情况,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应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数学理论知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并在学习中不断开阔数学视野,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进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教学内容为例,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必要条件的意义、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充要条件的意义、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初步使用常用逻辑用语进行数学表达、论证和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并围绕每个学习目标设置问题。

2.2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学科价值

步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对待学习的角度也逐渐变得多元化,他们渴望学到真正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知识。但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给予其这种体会,但身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了解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将生活元素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融入的要求,以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是对现实的高度凝练与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体现的数学学科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有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达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说道:“随着数学经验的积累,相信概率问题与咱们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被大家所熟知,而这节课,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然后,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阐述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抛硬币的试验活动,从具体的实践中指导学生获取数据,令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后,教师做课堂活动总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在课堂上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又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踏实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切实使学生具备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技能,有效达到了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3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方面的丰富,以往教师只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难以理解,而且这样的教学也显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开始与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多媒体设备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普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达到变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效果,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从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部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也是很多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多媒体设备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三维立体化的演示,还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墙面边线与地面之间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等,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部分知识更容易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了深刻的认知和印象,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有很大帮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乐华. 基于新课改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 高考,2021(10):87-88.

[2]周娟.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 高考,2018(22):113.

[3]钟华秀.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教学策略思考[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