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3

论如何提升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

代凌峰

甘孜藏族自治州环境影响评估中心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 6260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广泛使用,对搭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的科学措施,保证工作正常运行同时,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这也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现代化能力建设的一项具体表现。

关键字:环评技术评估效果;问题分析;优化措施;

1.环评技术评估概述

环评影响评估技术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内容,根据国家制定导则和地方相关法律制度,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机构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实施之后,对环境形成的严重影响,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环境可行性和影响报告书,进行客观公正的技术评估工作,以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为主,为后续审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评估机构需加具备相当的技术基础,随着我国环境影响机构不断发展,给环评技术的落实提供了理论技术基础,根据地方不同的环境情况,出台了规范性文件。

2.环评技术评估现状

2.1管理制度欠缺

环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信息预测手段。但是实际工作中各个项目内容中存在巨大差异,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复杂,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环评技术落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为避免在工作中造成大量误差,需采取科学严谨的信息反馈纠正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内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大量发生信息失灵现象。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环境评价体系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需根据环境实际情况,完善三线一单管控技术支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2.2评估过程存在缺陷

环评技术评估有效性保障主要来源于全面详细的系统,针对当地环境情况才能够提出准确的信息数据。环评技术报告和评估采用技术内容相似,但是实际过程中,环评技术评估专业性要求高,而且工作时间紧,而新型技术使用,需采用最新的科学评估手段,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和质量要求,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区确立按污染源强计算、污染物排放清单、环境风险防范等工作体系,构建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总体思路。评估信息化是现代评估工作主要内容,基础数据采集所需时间长,而且数据繁杂,工作量大。信息来源缺乏必要正规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涉及工作内容较多,而且信息主要来源于当地环境情况,在采集过程中因为个人原因容易造成信息误差情况。信息数据库搭建对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环境评估数据信息库搭建工作进度缓慢,数据库中数据不全面且缺乏准确性,给后续工作带来影响。

2.3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环评工作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所以需保证从事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专业人员自身素质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我国环评工作起步较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存在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无法胜任环境评估工作岗位要求。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需对环境问题深入研究,提高创新意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把握项目内容和发展方向,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环境实际情况,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情况[2]

3.研究方式和主要内容

3.1具体研究方式

加强三线一单管控技术支持,在工作中推进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工作,尤其是重大区域和特殊行业战略环评工作进行过程中,落实空间管制等工作内容,完善技术研究方式。工作人员需推动市域环境评价,多规合一,提高技术工作水平同时,在发改委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组织技术审核和复核,减少工作失误等问题,并针对负面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意见。

3.2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就本着为部环境管理服务的宗旨,接受部委托,承办有关建设项目、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政策研究与咨询等工作。已陆续制定了包括大气、地表水、噪声等多个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用于指导环评单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立了评估中心,逐步形成从国家到地方的技术评估机构体系,需要一套技术体系规范评估机构的技术管理。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设项目呈现多样化趋势,评估人员在具体评估工作中,在国家导则的指导下,推进相应工作内容的完善和进步,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构建环评导则体系重构工作。

3.3环评报告技术评估工作流程

通常情况下,环评报告技术流程分为:前期准备工作、专家评审工作、编制技术评估意见、出具评估意见。

(1)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委托单位递送相关材料,委托单位在互联网上进行申报工作,将相关材料上传,然后中心设立专人接受委托单位纸质材料。委托单位递交的环评材料一般为一式三份,并在其中附电子版材料。纸质文件上需加盖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印章,并通过详细的说明文件对材料进行解析。接收材料的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初步判定,并一次性通知委托单位需要补充的内容。

(2)专家对环评报告进行评审活动,并针对报告内容退出详细修改意见。

(3)编制技术评估意见,委托单位根据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重新提交环评报告,并要求把加盖公章的环评报告与所有附件固封装订在一起。收到修改完善后的环评报告10个工作日内,本中心编制完成技术评估意见。

(4)出具评估意见,技术评估工作完成之后,对委托单位进行通知,委托单位领取评估意见之后做好登记工作。

3.4整体内容评估

环评技术评价制度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框架考虑因素,战略环境因素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公众参与,许多环评技术评估工作启动时间有违规操作的现象,根据可行性研究,说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现问题。环境评价制度中许多技术方法规范性不强,而且其中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替代方案分析和管理,后期环境监测,公众参与等,制度中缺乏明确规定,不能有效规范报告书内容,受到这种因素影响,导致许多工作内容操作性出现问题,设计工作具体要求还存在一定缺陷,许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和经济成本提高。加强导则顶层设计,在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原则下,对排污物清单进行有效调整,重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导则中的思路,制定符合当地环境的计划方案。

3.5工作优化建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工作质量需进一步推动,完善制度内容同时,增加战略环境评价工作质量,针对当地环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环境后期监测管理工作,将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能够落实到工作实处,对后续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需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和法律要求进行,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加强环境数据积累因素分析,完善公众工作参与情况。

4.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措施

4.1优化制度内容

有关部门为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环境影响评价在落实过程中需紧密围绕在质量和效率两个方面上,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同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建立专业性强工作质量高的环境服务机构。为了达到目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需在完善的制度要求下进行,制度规定为环评工作提供保障和内容基础,保证环评技术的顺利进行。例如,当地建立环境质量监督控制系统时,通过完善环评部门约谈制度和过程,持续改进完善优化约谈制度。在评估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内容逐渐丰富,有效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4]。将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绩效挂钩,落实质量分析会议,质量控制会议内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落实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在制度要求下高质量的完成环境评估技术工作。

4.2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信息化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需建立完善的工作方案,尤其是专家数据库,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在收款过程中通过信息化处理方式,改善技术基础条件,完善环评技术评估内容,增加考核质量工作水平和对外界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5]。规范设计绩效和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加强环境评估中心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为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提供重要保障。环境评价部门需完善课题研究,围绕环境保护技术难题,尤其是高环境污染产品研究,环境管理对策等。根据课程研究和评估实际问题,开展环评技术评估业务内容,深化技术评估储备自然资源。明确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环境、经济、行业等数据资源。

(1)提升各要素环境影响模拟分析水平和风险预测能力。规范模型和模型参数,降低模型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形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模型体系。

(2)增进战略、规划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联动与服务,大力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监管信息技术支持能力,积极推进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

(3)全面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一是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现状与控制总量数据。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项目成果,构建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接入环境监测数据。借助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成果,形成“三线一单”数据库。数据库搭建对环境影响工作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数据库的规模的内容质量水平,需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保证后续工作能够妥善开展。

(4)持续采集、更新和整合固定污染源数据。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环保专网实现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创建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固定源数据库,夯实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数据基础。

4.3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成果需和绩效相结合,构建环境影响评价绩效统计制度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具体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在当地环境基础上,根据环境内容收集和整理有关内容,将经济环境社会分层不同层级,对环境污染情况涉及信息及时反馈,出现问题之后,能够针对问题内容提出科学解决方式,避免信息传输不到位,影响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信息反馈之后,专家根据反馈的数据情况整理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提供科学建议,提高环境评估工作精度,改善当地环境情况。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发展,从理论和实践情况两个角度展现明显进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有关部门从环境改进的角度出发,评估环境情况,深入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目的是人们在经济发展之后,对环境影响行为和破坏行为的反思,为提高环评技术水平,工作人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整合社会资源,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勇飞,高利红.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程序控权的理论归位与实现路径[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 v.40;No.407(10):174-183.

[2]本刊. 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三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管理的通知》答记者问[J].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