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干扰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探究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干扰问题

骆岩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621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否保证导航频率的正确性与航空运行的安全具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航空过程当中,如若通讯导航的频率无法顺畅使用运行,一旦接收到外部的干扰,会直接致使飞行员与地面失去联系,或者飞行员接到的信息有误,进而使得飞机偏离原始轨道,给相关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问题,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文简要对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航空通讯;频率干扰;应对策略;

引言:观察航空运行的本质,简要来说即是指航空通讯导航频率一旦由于遭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混乱时,航空通顺的导航将无法正常使用,致使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与地面取得联系,飞行员对于指挥台发出的消息无法顺利接收,有一定几率在电磁混乱的情况下,飞机偏离初始轨道,对于乘客以及飞行员的人身安全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航空通讯导航频率的稳定性在安全飞行当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1. 避免航空导航频率受到干扰的必要性

航空在飞行过程当中,所使用的频率乃是专用的无线电频率,其主要是用来保证飞机与导航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航空导航通讯遭受过多的外部干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无线电频率乃是航空安全飞行的重要保障,如若航空导航频率遭受扰乱,致使飞行员接受到错误的信息,致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飞机与指挥台无法顺利沟通,飞行员无法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有一定几率导致飞机偏离轨道而使用其他飞机的航线,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近年来,人们对于航空通讯频率的安全问题增大了关注度。而正是基于此,对于航空方面来说,要尽一切努力,最大程度的保障航空导航频率的安全性以及科学稳定,排查一切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一切干扰因素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不仅可以使得导航通信更加准确和高效,而且使得乘客在航空飞行时的安全性更具保障,探讨如何解决航空导航频率干扰的工作势在必行。

  1. 通常情况下,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的因素

2.1简述航空通讯导航频率的原理

航空的通讯系统配备有作用于远程通信的短波单边带调幅的电台,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台用于空地指挥调度的短波电台。在两个电台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遭受到外部的干扰因素,则其可以顺利高效的使得地面上的指挥台与航空飞行员顺畅的开展信息交流。通常情况下,致使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的主要原因有互调干扰、同频干扰等。

2.2简要分析互调干扰

当所发出的信号过多时,一台发射器会发出具有非线性特征的频率分量,交由另一台接收机接收该分量,同时将其带入通带内部,互调干扰由此产生。已然有调查发现,无线寻呼发射机,极有可能产生互调产物,并且该互调产物即溶混入航空导航系统所专用的频率当中,使得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受到干扰。更应值得注意的是,二阶互调产物数目巨大,其中又以150mHZ段和280mHZ段显著,这使得航空导航频率受到干扰的几率大大增加。

2.3关于镜频率干扰分析

部分电台具有接收宽带的能力,使得发射器所形成的镜像频率极易进入接收机内,进而发送到射频调频器中,使得航空导航频率受到干扰。通过统计并深入分析航空导航频率干扰事件,发现经频率干扰现象发生的事件更多。在探究静平干扰形成的缘由时,许多人都会产生一定误区,更多的将注意力发在放射机上,如此使得工作的难度系数增加,为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不妨在接收机输入端,添加窄带滤波器,以此来防止镜频率的干扰。

2.4飞机自身配置导致干扰

飞机内部中配置有许多电子设备,其都作用于飞机正常飞行,但在飞机工作过程当中,多个电子设备的同时使用,也会使得这些电子设备所发出的频率相互影响,对于航空通信导航的频率产生一定干扰,而由此所引发的干扰问题暂无解决办法。

三、应对航空导航频率常见问题的策略

3.1抗干扰水平的能力有待加强

为了使得航空飞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保护飞行员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航空部门对于航空导航频率的抗干扰能力的提升应该加以重视。若想使得航空飞行的抗干扰水平得以提升,既要使得同频干扰减少,同时也要控制其他干扰发生的几率,在应对互调干扰产生的影响时也要制定相对策略。航空导航系统所应进行的改进工作极具科学性以及方向性,不妨通过使用伏尔导航系统,以求航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强的目的得以达到,科学且合理的运用伏尔导航系统,使得整个系统的性能得以优化。若想将航空导航的干扰能力大幅度提升,确保设师自身的质量以及性能乃是首位,针对其所发生的故障问题和维修工作要加以重视,不断改良和优化应对紧急情况的计划,理应值得注意的是,应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带宽频率完成频率切换的工作。

3.2制定相应制度,重视排查干扰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电磁环境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为了减少由于电磁环境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那势必要对于干扰源的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排查干扰源,一旦发现干扰源,及时向上级上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危险的火苗扼杀在摇篮中。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具有检测信号检查的系统,以求能够更高效、更快速的发现产生干扰的源头,进一步保障航空导航频率的准确性。

3.3提升航空的检测干扰能力

仅对于无线电干扰监测来讲,当前已经能够完成对于地面无线电干扰的深入分析以及排查工作。除此之外,针对于空中也能够使用专门的无线电波,针对于配有专业设备的飞机,持续不间断的频谱扫描,检测空中无线干扰,并且该方法所产生效果尤为显著。对于地面干扰监测来说,空中干扰监测具有精度更高效率更快,监测范围更广的优势。对于航空的高飞机或者客流量较大的机场当中也能够顺利完成,追踪干扰源的定位工作,为使得无线电检测的质量进一步上升,促使无线电检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对无线电干扰监设计一定的制度。

3.4增强航空导航频率知识的宣传力度

大部分人民不具备有相关导航频率干扰的知识,无法正确意识到航空导航频率的重要性,使得部分人们在飞机起飞或降落阶段,使用无线设施,致使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此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不妨通过增强导航频率相关知识的普及活动,使得人们深入了解到航空的安全知识,相关执法力度也要进一步增强,使人们对于安全问题时刻重视,避免由于自身行为造成更多的安全隐患,进而使得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的机会大大缩减,保障了航空飞行过程当中飞行员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科学技术非不发展的同时,航空部门使用电子设备不断增多,能够对于航空通信导航频率产生干扰的因素和设备也随之增加,使得飞机飞行时的安全遭受一定威胁。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的原因也较为繁复,而由于航空导航频率遭受干扰,所产生的后果也极为恶劣。针对于航空导航频率干扰问题,理应加强关注度,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得干扰带来的影响得以控制。不妨增强航空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定期全方位的排查干扰源,举办科普航空导航频率相关知识的活动,以求航空事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扈胜超,吴迪.探究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干扰问题[J].电子制作,2018(17):86-87.

[2]郑学毅.航空通讯导航频率的干扰分析[J].通讯世界,2016(19):59-60.

[3]孟祥新. 有关航空通讯导航频率干扰问题的相关探讨[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