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

简团鑫

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邮编: 350002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4,本项目一共收治100例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莫沙必利+奥美拉唑),观察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黄连温胆汤),获取两组相关疗效数据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用药有效率96.00%大于对照组的用药有效率78.00%(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GAS、MIL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GAS、MIL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GAS、M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痞病脾胃湿热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用药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痞病;脾胃湿热型;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黄连温胆汤;用药有效率

胃痞病主要指人体胃脘部有胀满痞闷等不适症状,但是触诊又无法明确具体病变部位,按压也不存在疼痛感,但在进食后往往会有腹胀感存在[1]。该病属于慢性起病,多因中焦气机阻滞与升降失调导致,且患者患病后,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有研究[2]指出,导致患者胃痞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有饮食冷热失调、情绪失调、生活习惯不佳等等原因,这些原因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还会促进患者的疾病发展,甚至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患者疾病,但有研究[3]指出,西药治疗可缓解胃痞病的临床症状,短期效果尚可,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4]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病,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远期疗效理想。基于此,笔者选取医院(2019.3-2020.4)收治的100例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治疗方案,详细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3-2020.4,本项目一共收治100例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33男、17女;年龄23-79(51.38±8.96)岁;病程1月-3.5年(1.79±0.71)年。对照组31男、19女;年龄24-79(51.64±8.99)岁;病程1月-3.6年(1.84±0.80)年。纳入标准:患者均满足《胃痞病中医诊疗方案验证方案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5];患者发病时间在1月及以上;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伴有胃食管反流病;伴有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莫沙必利+奥美拉唑),药物均口服,其中莫沙必利一次5mg,一天3次;奥美拉唑一次20mg,一天2次;连续用药4周。

观察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莫沙必利+奥美拉唑+黄连温胆汤),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黄连温胆汤基本处方如下,陈皮与半夏各有12g,茯苓、黄芩、黄连、苍术、枳实与白蔻仁各有10g,竹茹6g。若患者气虚,则添加黄芪10g、党参10g;若患者阴虚,则添加北沙参6g、石斛9g与龟板8g。加水煎煮,获取药汁250ml,早晚用药,连续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

  1. 用药有效率,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6],痊愈:患者的胃脘痞满、嗳气、烧心等症状全部消失,病理检查显示患者的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等体征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胃脘痞满、嗳气、烧心等症状明显改善,病理检查显示患者的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等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胃脘痞满、嗳气、烧心等症状有所改善,病理检查显示患者的腺体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等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

  2. 血清GAS、MIL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离心分离,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

  3. 用药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在患者用药期间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患者停药后随访6月,获取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血清GAS、MIL水平)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药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用药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用药有效率96.00%大于对照组的用药有效率78.00%(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用药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0

15

15

18

2

48(96.00%)

对照组

50

10

10

19

11

39(78.00%)

X²值

-

-

-

-

-

14.3221

P值

-

-

-

-

-

0.01


2.2两组血清GAS、MIL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GAS、MIL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GAS、MIL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GAS、M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二。

表2 两组血清GAS、MIL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GAS(pmol/L)

MIL(p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0

206.12±40.23

301.23±45.32

7.61±2.14

12.45±3.21

对照组

50

206.79±40.45

253.42±42.35

7.65±2.08

9.97±2.98

t值

-

0.2877

14.3212

0.9867

10.2187

P值

-

0.54

0.01

0.67

0.01


2.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比较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三。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用药不良反应

疾病复发率

腹泻

呕吐

肝肾功能异常

合计

观察组

50

2

1

0

3(6.00%)

2(4.00%)

对照组

50

1

2

1

4(8.00%)

9(18.00%)

X²值

-

-

-

-

13.2112

9.2876

P值

-

-

-

-

0.01

0.01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逐步多元化,饮食结构逐步改变,胃痞病发病率逐步升高。现代医学认为,胃痞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并伴有不同程度反酸、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7]。胃痞病虽然是常见胃肠疾病,但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且多数患者的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反复进入医院治疗疾病。长期持续这一现象,会打击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甚至会促进疾病癌变。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实际发病原因,但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人体内脏过于敏感、肠胃功能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社会压力、心理因素以及胃肠激素紊乱等多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8]

西医治疗胃痞病,主要对症治疗,多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但从临床实际用药情况可以看出,西医治疗胃痞病,多通过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9]。从疗效角度看,两种药物治疗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酸分泌过多现象,可缓解胃酸过多诱发的腹痛症状;可加速人体胃排空速度,可改善患者的饱胀感。但是,服用西药虽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并不理想,尤其是远期疗效。因此,临床提出了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有研究

[10]明确指出,西医对症治疗治疗胃痞病,虽然具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无法彻底治愈疾病,多数患者停药后疾病便会复发。而中医治疗胃痞病,主张治标治本,用药时间相对较长,临床症状改善速度稍逊于西药,但整体疗效理想,无用药不良反应,患者停药后的疾病复发率偏低。

中医认为,胃痞病是人体胃脘部塞满闷之证,触之无形,压之无痛,按之柔软。且患者不知饥饿,没有食欲。胃痞病的病位是脾胃,因气机不畅、中气受损、继而形成胃痞病。但是,胃痞病虽然主要病位是脾胃,但是与人体肝脏、但脏存在密切关系,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11]。中医治疗胃痞病主张辨证治疗,国家中管局结合胃痞病的验证方案将疾病分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寒热交错、饮食停滞、胃阴亏虚、脾虚气滞七种证型。从临床治疗情况可以看出,脾胃湿热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胃痞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胃脘痞满、舌苔黄腻、烧心,次症主要有嗳气、纳呆、食少、口苦、脉细数等。临床治疗应从清热化湿、和胃理气着手。临床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病的中医方案较多,如连朴饮加减治疗、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研究主要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病,黄连温胆汤中有陈皮、半夏、茯苓、黄芩、黄连、苍术、枳实、白蔻仁、竹茹等中药材,其中黄连可清热泻火,茯苓可定志安神,竹茹可化痰燥湿,苍术可健脾益气,白蔻仁可行气温中,枳实快乐消积除痞,竹茹可止呕除烦,半夏可消痞散结,联合应用可达到理想的理气、和胃、化湿等功效[12]。现代药理学表明,茯苓可提升人体免疫力,可减少人体胃液分泌,可保护胃黏膜;苍术可促进人体胃肠道吸收,可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改善胃液分泌情况,缓解胃肠道痉挛;半夏可有效阻滞患者呕吐,还可阻滞人体胃酸分泌,可保护胃黏膜功能,可改善胃肠道的输送能力;枳实可有效杀灭人体幽门螺杆菌,可促进人体胃肠收缩,可保护胃黏膜;数味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后,观察组的用药有效率96.00%大于对照组的用药有效率78.00%;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6.00% VS 8.00%),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4.00%小于对照组18.00%;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GAS、MIL水平高于对照组。

由上可知,黄连温胆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



参考文献:

[1]陈虹.中医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20,33(z1):151-152.

[2]陈贵赏.黄连温胆汤对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血清MTL、GAS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3):103-104.

[3]冯春元.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3):24,26.

[4]刘秋岩.比较分析单纯西药、中西药联合治疗胃痞病脾胃湿热型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90-91.

[5]张杰,李明.中西药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病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8):125-126.

[6]刘晨霞,耿锋.温胆汤对胃痞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4):17-20.

[7]陈锋.自拟清胃治糜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胃湿热型验案举隅[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342.

[8]张贞鲁,王博.健脾清胃汤联合调理脾胃灸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143-145.

[9]张元忠,郭憬昱,郑丹.清胃祛湿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3):1583-1585.

[10]马永建.三仁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6):61-62.

[11]焦玉梅.柴胡三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49(10):41-43.

[12]赵磊.沈玉明运用木香槟榔丸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痞病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