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毕业研学旅行——“徒步研学旅行”活动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行走的课堂,毕业研学旅行——“徒步研学旅行”活动 案例

吴丽娟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小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一、课题:毕业徒步”研学旅行活动背景与设计

(一) 本次教学活动分析:徒步是一种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大部分在城郊和乡村进行,沿途欣赏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徒步旅行中,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旅行途中,增强安全意识、集体意识和环保意识。我们把徒步旅行与我们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典礼结合在一起,邀请家长与学生同行,感受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在顺峰山徒步过程中,欣赏沿途美景,感受家乡美。了解家乡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活动目标:

了解家乡缫丝的历史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亲近大自然,认识家乡植被。

通过提前做徒步准备,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短途走路锻炼,锻炼学生的体魄,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通过亲子、师生同走孩子人生重要转折旅程,感受亲情、师生情、同学情,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爱护环境,绿色环保。

(三)学情分析:毕业徒步,是指沿着山间小径行走,徒步旅行线可长可短。在徒步旅行中,可以欣赏到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学会合作,互帮互助,增加朋友之间的情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的活动课的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点:徒步是一种走路锻炼,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绿色环保。徒步过程中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学生在徒步过程中,不仅欣赏到家乡清新碧绿的自然景观,还能在“南国丝都博物馆”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丝绸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小学毕业是学生人生的中的一个转折点,家长、挚友、良师一起徒步见证成长,让学生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懂得珍惜和感恩,做一个幸福、充满正能量的人。

二、活动过程

(一)徒步准备,联合社区、企业、家校力量

1.安排孩子做好徒步准备,给予徒步旅行的建议。穿各班统一班服T袖,穿长裤,防蚊虫;穿运动鞋,袜子最好是纯棉线袜。吃早饭,自带饮用水、雨伞和垃圾袋,保护环境。安全教育,过马路等一切听老师安排,排队前行。

2. 联系好社区、民警中队、交警协助道路安全。联系企业,中途为学生供水供食物。联系家长,家长义工陪行,协助老师保障学生沿途安全。

3.小结:学生在徒步前,按要求,自己动手做好徒步准备,学会自理自立。社区、企业和家长的齐助力,给学生的安全起到全方位保障。

(二)徒步校园,牢记学校期望

在校长、主任和各位班任的带领下,学生走进五沙小学校园的绿茵校道,穿越学校的“三道门”——安全门、道德门、知识门。让学生牢记学校对他们期望:注意自身安全,具好高尚的品格,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小结:学生们穿过三道门,拍照留念,时刻不忘自身安全、道德和知识的重要性,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徒步五沙,激发浓浓家乡情

走出校园,从五沙小学开始徒步到五沙大桥,按班级顺序,排队有序地穿梭在五沙工业园的道路上,了解家乡企业和家乡建设。

小结:沿途社区交警在道路旁协助指挥,保障学生的道路安全。学生两人一排,有序前行,各班老师为孩子们用相机留下难忘瞬间。学生了解五沙工业园中的一些企业和厂房,为家乡发展而自豪。

(四)参观“南国丝都”,了解顺德丝绸文化

1. 徒步到“南国丝都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介绍顺德的丝绸文化,顺德的历史人文。

2.学生询问缫丝的历史和技术,缫丝成品的特殊之处。亲身体验织布、丝绸染色。并可参观粤绣和蚕丝被的工艺流程、 制作和产品的展示。

小结: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传统的缫丝技术、顺德历史文化,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家乡的自豪感;感受到祖先的勤劳务实,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徒步顺峰山,颁毕业证耍功夫拳,留下毕业感言

由“南国丝都博物馆”继续前行拐进顺峰山公园,经湿地公园到达终点处顺峰山牌坊。到达顺峰山牌坊(亚洲最大的牌坊),齐耍学校自创的威风功夫拳,叶校和各班班主任为学生颁发毕业证,拍毕业照留念。

小结:小结:徒步以顺峰山牌坊为终点。威风功夫拳是五沙小学自创的一套拳(广播体操),伴随了他们小学生活的每一天,学生们用心地打完最后一次拳。接过校长、老师颁发的毕业证,一起欢呼庆祝毕业的喜悦。

三、案例实录

(一)案例实录一

每一年学校毕业班都会举行毕业典礼,一般的毕业典礼都是孩子看一场精彩的节目演出,优秀毕业生讲话,看完表演就结束了。全班同学一起来一场徒步旅行,有说有笑,走一走校园,游览一下家乡的景观,学生和家长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徒步先从走校园三道门开始,校园是学生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带着即将毕业的心情重新走校园,是完全不一样的体会。

1.案例分析

学生着各班不同颜色的班服,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越三道门——安全门、道德门、知识门。校园承载了学生六年里的小学生活,徒步选择从走校园开始,勾起学生美好的校园回忆,也再一次让他们牢记学校对他们的教诲,为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努力。瑞轩同学说:“小学六年,最难以忘记的就是叶校长说的,安全第一,然后才是要有好的品德,最后才是学好知识。”嘉敏同学说:“老师,毕业了,重走校园,感觉真不一样,这就是我童年学习知识的地方。”

2.措施与效果

这是学生作为小学生最后一次全班走在校园里,意义非凡。通过走校园三道门,让学生们意识到安全、道德、知识的重要性,重温小学的校园生活,感受校园里的同学情、师生情、亲情,见证自己成长的点滴,给自己的成长留下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二)案例实录三

1.案例分析

在顺峰山公园徒步中,是学生们最开心的阶段。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可以自由徒步。学生们三五成群走在绿荫小道上,欣赏自然美景。不随手扔垃圾,做到游玩之处不遗留杂物,绿色环保;沿途中,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共同走完一个多小时路程。

2.措施与效果

陈鹤琴在《话教育思想》第四条指出:“要做一个现代化中国人必须学会合作。”在活动中,我们也深深被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所感动。下小雨时,带伞的同学帮助没带伞的同学,几个人一起共撑一把伞;走到添水的地方,水龙头要一直按着才能出水,樊洛贤同学一直帮同学按水龙头,等装水的同学全部装完,他才给自己装水;李泳茵同学半路走不下去的时候,郑思静和柏兴艳搀扶着,一直为她加油打气,走到了终点。家长们也为孩子们的成长,赞不绝口。

四、活动反思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精心选择徒步路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徒步一小步,磨炼一大步。别样徒步毕业礼,不仅强健了学生体魄,还磨练了学生意志,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更通过亲子、师生同走孩子人生重要转折旅程,见证了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家长、同学、老师,互相鼓励、打气,相伴走过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是在路上。沿途走过东海理化,途经南国丝都博物馆,穿过顺峰山公园,跨过湿地公园到达终点处顺峰山牌坊,路上景美、人美、心更美,寄寓孩子们前行不忘成长路上的风景,永葆童心,同在一起,让学生懂得珍惜、感恩。

通过这样一场特别的徒步毕业典礼,让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有更高的眼界格局。未来的日子,心系故乡,自信勇敢,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慧敏, 程琳. 行走的课堂: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课程实施构想[J]. 教育观察, 2019, 008(042):P.29-30,33.

60823e33aa4cb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