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处理技术

徐超

61232219710113****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是工程的重要环节,填石路基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尽管道路施工技术的成熟度较高,但因为受到地质结构、自然因素等的影响,导致填石路基施工出现很多问题。道路是否通畅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填石路基技术又会影响道路整体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填石路基;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应用

  1 公路填石路基主要特点分析

  填石路基施工的公路工程主要建设在山岭地区,由于公路路面不平整,需对山岭地区的沟壑纵横的不平整处进行填平。但由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地势险峻和地形崎岖,填石工程复杂,工程要求技术要领较多。第一,公路工程的线性特征要求填石工程也是线性施工,公路的填筑高度要高才能增加填石的密度和深度,形成较大的填方量,但这也增加了碎石填充物的密度,加大了填筑筑体的重力和荷载。第二,填石路基施工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大粒径碎石为填料,该种碎石由于大颗粒难以形成强的粘聚力,占用空间较大,填充碎石就会不均匀,则会发生碎石填充物离析和难以提高均匀的密实度。第三,填筑筑体填料密实程度小,颗粒间嵌挤力和摩擦力也小,筑体具有的弹性则会削弱了筑体抗剪的能力。第四,增加对路基的碾压,减少填料内的空隙,以保持路基碾压至路基的稳定状态,从而减少路基弹性和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2 填实路基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加强对地基承载力度的控制

地基担负着承担建筑物荷载的重任,对强度与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牢固的地基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与耐久性。当前,公路地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天然地基,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也就不用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另一种是人工地基,如果土层的承载能力不足,就可以考虑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通过选择石质地基,提升路基稳定性与承载力。但这种地基衔接性不足,会出现承载力不均匀的问题,往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对承载力的有效调整。在进行填石地基施工时,不同的填筑高度,会对地基承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倘若填筑高度大于10m,那么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150KPa以上;当高度介于10m-20m之间,地基承载力应当达到200KPa以上;一旦高度达到20m以上,则应在岩石基面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建设。   

在正式进行施工前,应先将地基清理干净,在此基础上加强地基承载力检验,保证其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如果是非岩石地基,应当事先做好路基填筑工作,并合理设置过渡层,如果地基存在较大横坡与纵坡,则应挖好台阶。

  2.2 地基的清理

  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地基表面进行有效清理,彻底清除掉存于地基表面的腐殖土与树根草坪,并及时使用土料对洞与低洼处进行回填处理。在回填处理完成后,应当使用公路施工规范进行压实处理,如果是耕植地段,表土清除深度达到150mm以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地基类型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深层夯实法、排水固结法以及换土添层法,在选择加固措施时,应当结合地基特点与形式合理确认加固措施,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改善土质条件。如果土质为淤泥,表层较薄,就要使用一些措施,防止淤泥受到扰动。倘若地基较为松散,那么重型压实度应当达到90%以上。如果地基密实度较好,且比较均匀,就能用作持力层。如果原土达不到施工要求,应当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应当达到30cm以上。如果路基填筑高度低于80cm,要保证路基压实度超过95%。

  2.3 路基填石工作

  针对同一路段开展填石路基工作,填石材料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应当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类别归纳,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填筑形式。填筑形式主要包括交替填筑和分层填筑两种方式,如果采用的填筑形式不合理,就会导致填石路基缺乏有力依据。在初期填筑过程中,路面表面是黏土层,导致工程排水不畅,导致路基表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在确定填料标准时,尽量避免使用土方填筑的形式,如果在对同一路段同时使用土方与石头进行填筑,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对土方与石方加以混合,然后填筑在一定路段,从而达到施工技术要求。

  2.4 地基排水处理

  如果路基填料的粒径较大,那么水分就会从路面向下渗透进入到地基内部。同时,地基附近一直存在地下水,地基就会受到雨水与地下水的冲击,如果反复浸湿,地基就会失去稳定性,路基与路面也会受到破坏。所以,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水要求,并使用砂砾石或片石加强透水层建设,高度达到30cm,从而提高路基透水性。通过透水层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拦截雨水,还能起到引排的作用,促进水量排泄与疏散,以防止路基受到破坏。

  2.5 边坡处理

  在对边坡进行处理时,也应满足相关要求,充分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并对边坡处理形式进行合理评估,具体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先码后填或者先填后码两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坡度纵横的控制,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并合理设置伸缩缝,以有效解决基底的转换情况,从而起到明显的缓冲效果。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伸缩缝距离进行合理控制,为伸缩缝质量提供保障。在边坡处理过程中,要求所用施工材料的强度超过30MPa,避免出现分化情况,还要对石料粒径进行有效控制,不得超过30cm。

  2.6 施工材料的摊铺作业

  在摊铺施工之前,应当再次加强对基底的检查,使基底保持平整,为后期摊铺与压实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石料进行摊铺时,应当防止路基中间存在凹陷,不利于公路排水。通常,应适当保留之前的路拱,但必须控制在4%以内。一旦完成摊铺作业,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还应再次检查路基施工成果,并结合施工经验加强对物料摊铺厚度的控制。如果发现摊铺不均匀,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在进行摊铺施工时,如果土石混合料中含石量达到70%以上,应当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如果含石量低于70%,则可以使用推土机完成摊铺作业,并加强厚度控制,以确保填料在推移过程中距离在3m以内,使路面保持平整,使摊铺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2.7 路基的压实

  在对石料进行压实处理前,应对填石路基进行洒水处理,保证填充材料浸湿,以减轻岩石材料的摩擦,确保石料间的细碎石沉降到位,使压实施工能够顺利下去。在压实施工过程中,应当使用重型振动压实工具以减小岩石间的摩擦阻力。通常情况,通过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与重锤夯击,就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振动力,为石料提供振动与位移动力,使石料间的咬合更加紧密。但是,如果选用静载光轮压路机,往往难以达到这种效果。在实际施工中,一般应选用吨位在40t的重型振动式压路机,重复进行压实,以6-8遍为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路基质量将会对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采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既能有效提升路基的夯实度,又能为公路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认真把握质量控制要求,努力做好各阶段的施工工作,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确保公路路基建设达到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朱桂香.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16.

  [2]付巧云,屈国庆.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7(9):163-164.

  [3]周洋.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8(3):135-136.

  [4]孟海伦.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8(1):61-61.

  [5]苏东南.刍议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79(5):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