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顺序对个体人格的影响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出生顺序对个体人格的影响研究综述

骆素萍

福建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 350118


摘要出生顺序对个体的人格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综述了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研究,总结了长子、次子、幼子以及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为计划生育多胎的父母未来如何开展合适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出生顺序;人格;关系;影响。


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日趋重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考虑生育第二胎对第一胎的冲击和影响,担心自己能否在家庭教育中平等对待年龄不同的子女,担心生育第二胎是否会影响第一胎的健康成长。同时,多子女的家庭环境比起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多了兄弟姐妹的影响,家庭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在当前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家庭出生顺序与个体的人格关系,可为计划生育多胎的父母未来如何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的概念

出生顺序,俗称“排行”,本研究中出生顺序主要是指子女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顺序,即第一胎排行老大,第二胎排行老二。出生顺序很早就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提出儿童的出生顺序会影响其人格和行为发展之后,进化心理学也论证了出生顺序在个体的人格上的重要影响力。

人格

人格的概念

英语中的“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persona",本意是指面具。我国学者彭聃龄认为“人格特质是一种个体独有的,与他人不同的持续而稳定的心理品质,是个体的内在情感、思维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模式。陈仲庚认为“人格特质是一种具有行为倾向性的特质,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的行为导向特征,需要个体思维、情感和观念的联合起来适应外部环境”。总的来说,人格是由行为和行为群有机组织而成的层级结构,最低层是无数个具体反应,是可直接观察的具体行为,较高层是习惯性反应,它是具体反应经重复被固定下来的行为倾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影响着人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人格的相关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是人格理论中最有代表性且占主导的理论。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 W. Allport)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相同的背景下,团体或多数的个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特点;个人特质是个体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特点,又被奥尔波特详细的划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个部分。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R. B. Cattel l )将人格特质划分为四个层次,采用的是因素分析的方法。四个层次分别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与奥尔波特的相同,从外部表现直接可以看出的是表面特质;彼此之间以共同的特点为基础且相互联系的是根源特质;由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确定的是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使人为了某一目标而努力的是动力特质;在运动方面和知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能力特质;个体的情绪反应强度与速度的表现是气质特质。

3.艾森克的大三人格理论

在对人格的理论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是艾森克(H. J. Eysenck )的大三人格理论,他将人格划分为神经质(N)、外倾性(E)与精神质(P)三个维度。神经质(N)主要就是情绪的稳定性表现。外倾性(E)主要就是性格方面的外向与内向。精神质(P)是人格特质中偏于负性的一些表现,精神质倾向较高的个体,所表现出的一般是孤独、冷漠、缺乏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而精神质倾向较低的个体,一般比较平易近人,给人和善、温柔的感觉,而且很有同情心,情绪情感也比较稳定。

出生顺序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阿德勒倡导的个体心理学在研究儿童生活风格时提出出生顺序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为出生顺序对人格影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研究者一般认为长子要稳重严谨,次子雄心勃勃,幼子调皮叛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也认为,出生顺序对一个人人格形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与儿童如何看待这种影响密切相关。还有研究者对大学生安全感与出生顺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出生最晚的个体安全感最高,长子其次,独生子女的安全感比长子要低,但总的来说排行中间的安全感最低;吴小玲研究出生顺序对大学生气质性格的影响发现:幼子外向型性格居多,次子内向居多,长子居中[3]

长子的人格特征分析

有研究发现,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内向、好静、易悲观,而且容易紧张、焦虑,情绪稳定性较差,在社会掩饰性上,处于独生子女与次子掩饰性中间。长子是父母期望、抱负和野心的第一个承受者,他们经常感到来自父母期望的压力,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长子内心焦虑感很重。但不可否认,长子在家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长兄为父”的思想较为强烈,所以长子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也相应的产生一定的控制欲与支配欲,当弟弟妹妹出生后,家长的关注焦点转向次子或幼子,自己的焦点地位明显受到侵害,这种创伤性的地位下降又带来一定的恐惧感,从而形成长子易焦虑、紧张的特征。

(二)次子的人格特征分析

李慧静认为次子作为家庭中中间的儿童,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不够资格享受长子的威信与特权,也不能享受幼子的自由与放纵,主观上他们感受到更少的爱与关心,吴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间子女的安全感最低,他们面临长子与幼子双面的压力。他们会发展出更为外向的性格,要学会各种外交策略与手段,需要从外界得到更多的朋友;同时为了从长子和幼子那里抢到父母的关爱,他必须迎合父母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形成一种容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倾向。如果次子的年龄比弟弟妹妹大很多岁的话,他们也可能会出现像长子一样的性格特征。

(三)幼子的人格特征分析

在以往研究中,关于幼子的性格讨论很多,一般都认为幼子比较调皮和懒散,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竞争对手,集父母与兄弟姐妹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长大后可能由于被宠惯而一事无成,也可能因为有更多资源而具备非凡的能力。父母与哥哥姐姐们对他们百般呵护,他们往往可以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容易形成自我独特的个性特征,例如创新型或者反叛性的性格,他们有更多自主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他们喜爱的研究与创作,这也许是幼子更有可能成为科技或艺术巨匠的原因。

(四)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分析

关于独生子女的人格研究可谓比比皆是,例如有研究者通过对医学生的独生与否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查发现,独生比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但不如非独生子女轻松兴奋,不容易随遇而安。很多研究者也指出,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受到更多的良好教育,父母大部分精力几乎都放在他们身上,在家中一般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所以成人后他们在与人交往时也较任性,不大在乎别人看法,掩饰性很低;他们从小没有兄弟姐妹,所以需要发展出更多的人际交往能力来结交小伙伴,逐渐形成一种外向型的性格,但是由于他们具有其他所有子女无法比拟的安全感,所以在人格成长过程中他们一般不会被冷落或受到威胁,性格也相对来说不易紧张和焦虑。

不可否认,出生顺序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毕竟有限,在其中有很多其他因素尤其是中介因素对两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更详细了解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升平.浅析当前社会形势下“二胎政策”遇冷[J].农家参谋,2018(15):260-261.

[2]张文宏,栗博.同胞结构、代内文化资本传递与教育获得[J].社会科学战线,2018(09):230-239.

[3]许智.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基金项目:2019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出生顺序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机制构建(项目编号:FJJKCGZ1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