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互联网+”点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热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巧用“互联网 +”点燃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热情

程敏 何林

安徽省桐城中学 231400

摘要:无论是高中政治教师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还是新课标下开展思政课活动型和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一“新技术”的运用。本文尝试探讨如何把“互联网+”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以达到获取新资源、创设新情境,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学习新理念、使用新技术,点燃教师教学研究热情;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点燃教师职业发展热情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热情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的要求。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中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和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指明了努力方向。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这指明了新课标下的思政课教学要更加侧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开展活动型和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高中政治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还是新课标下开展活动型和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一“新技术”的运用。本文尝试分析如何把“互联网+”与思政课教学更好地有机结合,以期发挥其在点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热情,点燃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热情,点燃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热情中的作用。

一、巧用“互联网+”,获取新资源、创设新情境,点燃学生课堂学习热情

我们知道,政治学科有很强的时政属性,学生需要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动态和话语描述,但受限于传统纸质教材的局限性,教材文本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一矛盾如何解决?那就是我们政治教师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手段,获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的资源,并根据这些资源创设新情境,开展议题式和活动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一框时,我选取“2020年抗疫”这一时政热点,利用人民网、新华网,获取了大量抗疫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的筛选和改编后,创设一段教学情境:

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 打响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狙击战。中粮集团发往湖北的米面油一度超过800吨/天,国药集团在短时间内便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各地超市、便利店、菜市场正常营业。全国各地调派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受疫情影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未提经济增速目标。虽受疫情影响,湖北和全国各地不忘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就业脱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总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议题1:抗疫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议题2:抗疫与宏观调控。收集材料,面对抗击疫情带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小组探讨进一步说明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议题3:抗疫与时代青年。结合自己或身边实例,谈谈在抗击疫情面前,新时代青年可以贡献什么力量?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本课内容非常感兴趣,学生在议题1交流讨论中,增强对疫情防控中党的领导、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宏观调控的政治认同。在议题2交流研讨中,学生能科学认识到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作用,彰显了科学精神。在议题3交流分享中,有同学提到“如何配合基层依法防控”、“如何不给国家添乱”等,增强了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互联网+”,学习新理念、使用新技术,点燃教师教学研究热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它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颠覆性变革;另一方面,新兴技术也在不断植入我们的教学研究中,带来思政课教研方式的变革。

通过希沃白板、科大讯飞智慧课堂等技术载体,教师可以“摆脱”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学习、研究这些技术载体的使用方法、需要我们教师掌握网络操作、图片编辑、视频制作、音像剪辑等信息技术。

通过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教师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开展互联网教研、网络培训,提升了教研的便捷性和高效率,做到随时随地开展研讨活动、集体备课、课题探讨。通过教学博客、微信圈、抖音,我们还可以撰写教学日志和心得体会,为互联网学习者答疑解惑,拍摄教学生活点滴,记录成长历程。

通过学科网、高考资源网等教学专业网站,教师可以获取全国各地海量、优质的课件、教学设计、最新模拟试题、高考研讨会资料等,我们还可以开展网上备课,进行网上组卷、命题。通过智学网、7天网络,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网上阅卷、对学生成绩进行精准分析,对试卷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制作学生单科个性化学习册。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等期刊网站,我们教师还可以获取和学习同行发表的专业论文,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拓展教师专业视野。

三、巧用“互联网+”,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时代新人,点燃教师职业发展热情

现在的年轻一代,被称为互联网时代“原住民”,一方面,他们从小就和手机、平板、电脑生活在一起,对互联网熟悉而感兴趣,因而信息素养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容易受到互联网上错误的言论、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容易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我们应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科学理性地看待新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平台上的各种言论,思潮,自觉提高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其次,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关注 “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内容。例如,在微信和抖音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共青团中央等主要媒体公众号,关注时政和天下大事;下载“学习强国”APP,加强政治和理论学习等等,进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不仅太提高政治敏锐力,弘扬创造和奋斗精神,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更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工具,提升信息教学技能,做一名信息化教师。只有我们善于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土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互联网+”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让我们的思政课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17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