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顺利衔接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小升初语文顺利衔接教学探究

张花吉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第一完全小学 671300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但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就学习内容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加大、加深;就学生自身而言,步入初中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初中学习过程自主性逐渐凸显。另一个较为突出的差异来源于学习压力,初中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六年级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语文衔接呢?本文主要对小升初语文顺利衔接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希望能给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小升初衔接;启发思考

引言

近年来,有不少初一新生出现了不适应初中语文教学的快节奏,成绩直线下降,由此甚至产生了焦虑、排斥语文学科等负面心理情绪。 究其原因,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衔接不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实现小学与初中的有效衔接,历来是小学高年级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小升初语文教师可以加强衔接教学工作,为学生适应初中学习节奏、方式方法打好基础,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一、教师减少帮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帮扶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基础情况,做好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安排,标注重难点,反复讲解直至学生掌握,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预习、课堂学习以及复习工 作,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也形成了依赖的心理。但步入初中后,初中教师更加注重整体教学安排,不会过度解读课本,预习复习工作也依靠学生独立完成,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开始无所适从。因此,我们作为小学六年级升学班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当下语文教学工作,还应该结合学生升学情况,预先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比如说,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做好预习工作,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找到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时间线以及写作背景等。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以往我的领读转变为由学生朗读,设置答疑环节,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复习,针对自主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如此逐步减少帮扶教育,让学生来主导语文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自主学习过程。

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大多数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通常依赖于课堂学习以及教师讲解。而初中语文课程学习难度加深、节奏较快。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更低,学生如果沿用小学学习习惯与方法,等待我们的指导,缺乏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自学习惯,就会逐渐出现很多语文学习问题。作为六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衔接教学中的重要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能给当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积极影响,还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应该只侧重于知识点的教学,还应该挖掘课本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发现语文课本中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步入初中后,语文的学习难度会加大,只有充满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前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一直是难点,因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与当下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沟通方式存在差异, 且很难理解记忆,让很多小学生望而生畏。

以《两小儿辩日》举例说明,文章写出了两个古代儿童善于独立思考,勇敢表达自身想法,大胆质疑,勇于争辩的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强调文章需要理解记忆,而应该带领学生以看故事书的心态来阅读文章,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现文章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两小儿辩日的小故事,并在过程中渗透文章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能更加快速高效,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以后面对文言文学习时,不再一筹莫展,而能以阅读小故事的心态来完成学习。 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 善于挖掘课本中的趣味性,才能让学习变得更高效,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四、合理调整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我国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小学生都不存在升学压力,刚步入初中后,面临的较大升学压力让学生难以适应,刚步入校园的新奇感很快就会被巨大的升学压力所掩埋。初中生的考核评价相对严格,考核频次较高,刚步入初中校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学习问题不断。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在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还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整,做好承受升学压力与考核评价的心理准备。了解初一语文考核评价内容、考核方式以及频次,并融入六年级语文考核评价中,让学生提前适应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都应以赞扬鼓励为主,而初中教师在课堂上因为教学节奏紧凑,并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堂评价上, 导致很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感觉到失落,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从而对语文课堂渐渐丧失兴趣。

因此, 作为小升初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教学工作不仅是围绕小学生展开,更要关注学生几个月后的初中学习生活, 结合当下初一语文考核评价模式,合理调整评价手段以及考核评价频次,并引导学生积极应对转变,积极看待考核评价,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比如说,在教学习作《别了,语文课》时,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也将告别小学语文课堂,为学生讲解初中语文学习将会面临的挑战以及变化,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教学评价转变将会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点,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方法,积极做好自我调整。

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六年级教师,除了要围绕六年级语文课本展开衔接教学工作,还应该积极与初中语文教师加强沟通,以听课的方式熟悉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方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差异,为开展衔接教学做好准备。加强与初中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衔接引导教学工作,不断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加大实践力度,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反思,为小升初语文延续性、统一性教学带来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浅谈语文小升初衔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措施[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

[2]吴佳丽.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